劉桂蓮
摘要:中職教育的任務是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在信息社會,計算機作為一個高效信息管理工具已滲透到各行各業,每個勞動者都必須掌握計算機基本知識,并在工作中靈活運用知識技能解決問題。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現狀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對應的相關人才需求也正在增加,這就為中職學校培養相關人才帶來了良好機遇。中職院校應該把握住這次良好的發展機遇,發揮好職業教育優勢,提高計算機辦學效率。當前中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雖然學習了相關的辦公理論,但是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需求。
一、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
1、學生的操作能力低、綜合素質差。職業院校的學生,生源比較差,所掌握的計算機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在計算機的實踐課程的時候,學習沒有學習的主動性,不夠積極。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不注重給予適當的指導,沒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導致學生產生了厭學的心理,失去了學習計算機的動力,很多學生雖然很清楚計算機的構成,但是卻不能識別主板、顯卡、網卡以及CPU等等實物,不能夠組裝一臺電腦。一些學生很喜歡計算機,埋頭學習專業方面的知識,不能夠與老師和同學進行及時溝通,實際上,對于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來說,合作精神、個人修養、創新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品德比專業的知識更加重要。
2、教學方法落后。很多教師不能很好地重視實踐教學,隨意安排計算機實驗的內容,經常是隨意指定幾個習題,就讓學生做,也沒有很詳細的實驗指導用書,缺乏一套有利于學生就業的實踐教學內容的體系。計算機實踐教學大部分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就是演示法,教師用多媒體課件來演示,學生僅僅需要跟著老師一步步做,表面上看學生是會操作了,但是學生卻不能知其所以然。教師不能夠利用網絡的交互優勢,不能幫助學生分析學習任務,不能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實際問題,忽略了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
3、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缺乏合理的考核機制。專業課程設置當中過于注重計算機理論方面的教學,導致了學生就業產生很大的困難。市場競爭激烈,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是能夠動手操作的實踐型人才,不是僅僅知道理論知識,不能把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的學生,理論與實踐脫離。
實踐考核標準不過硬,考試質量不過關。例如在進行一些上機考試的過程中,由于機房數量有限,很難讓學生隔一臺機器坐一個人,增加了學生舞弊的可能。另外,一些機器上的操作結果是需要立即給出判斷的,由于時間比較倉促,因此尺度不統一。加上為個別同學開調實驗項目補考有一定的困難,很多教師在把握上就把盡量讓學生及格作為標準。因此在部分學生看來,實驗的考核無異于部分開卷考試,做得好壞,都是要過的。這也降低了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程度。
二、教育教學方法、方式的對策
針對上述現狀,計算機專業要找到適合的專業設置,適應社會的需求,能夠勝任公司工作的基本要求。
1、實施項目教學。項目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它主要是通過完成某個項目而實現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理解和把握完成項目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更好地掌握計算機相關知識。在計算機課堂上應該把項目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環節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創造潛能,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了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計算機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逐層深入、逐步求精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給學生以成就感,避免出現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教學模式。通過項目教學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進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對于教學模式的改革不僅僅是對課堂上的改革,還要大力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和頂崗實習。很多學生走出校門發現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不能很好地應用到工作中去,這種學用脫鉤的現象影響著畢業生的就業,同時也對我國中職教育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工學結合和校企合作能夠彌補單一教學的缺陷,這種模式主要是通過一定知識學習后到實習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期間發現自己知識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更好地自主、積極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
3、學生自信心培養。中職院校的學生年齡偏小,在受到一點打擊后容易否定自己,容易產生自卑心理,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悲觀失望、喪失信心、消極、孤僻,這就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不利影響。這就需要中職院校在培養學生自信心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或特長進行差異化教學,給學生提出適當的教學目標,在達到這個目標后給予相應的鼓勵,同時在建立一個新的目標,讓其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中職教師要有意識地去創設一定的場景,在一些自卑的學生參與進來,讓其在課堂上展現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得到學生及教師的肯定,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激起他們對成功的追求。
4、注重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強化實踐操作。根據中職生的職業要求特點,教學應以職業技能培養為主,注重對學生實際操作與應用能力的培養。計算機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要學好計算機,第一個環節就要加強技能的培訓,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同時,教師可以模擬不同專業計算機應用的真實環境,使用多種形式進行授課,增強學生對計算機應用性的實踐鍛煉。
三、結語
總之,計算機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求學生既要掌握豐富的知識,更要有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和知識的創新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師能夠直接傳授的,只有在機房中,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和體驗才能培養起來。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了解學生們的需要,探詢適合他們的教育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左文英.關于中職計算機緊缺性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探討[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9.
[2] 牛富霞.淺談如何營造濃厚的計算機教學課堂氛圍[J].新課程學習,2011(5):49.
[3] 李紅波.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改革思路[J].高教論壇,2004(1):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