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映雪
摘 要:藝術創作包括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傳達,藝術的本質是審美主客體的統一,一切藝術都是情感的藝術,藝術情感取材于生活,在腦海中經過提煉升華反映到藝術作品,《庭院生活》表現的是農民的勞作場景,老人與小孩形成鮮明對比,表達對樸素生活及生命的熱愛,畫面充滿一種風土人情。畫面中老人、小孩和他們的動態統一于整個畫面。黑格爾曾說:“情感是藝術作品的生命所在,一切情感的激發,心靈對每種生活內容的體驗,通過一種只是幻想的外在對象來引起這一切的內在激動,就是藝術所持有的巨大威力?!?/p>
關鍵詞:藝術創作;生活;創作過程;思想情感
中圖分類號:J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65-01
一、創作背景
創作前搜集了南方生活的圖片,對比南方生活和北方生活場景的不同。《庭院生活》表現對生活的熱愛,對童年的回憶,用象征性手法抓住老人纏線的瞬間,象征性把人物和木門,天井等融為一體,這樣的創作手法突出主題,使畫面具真實性和空間性。顏色運用單純強烈,使畫面顯得不生硬,極具情感的自然流露。通過對素材進行裁剪,提煉,主觀能動的創新,進而對作品進行深一步研究。
二、準備過程
創作之前,曾想過多種題材,如古典美女,油畫風景,生活題材等。畢業創作要有創新,借鑒基礎上突出思想性,最終還是選擇一幅代表生活的題材,生活是藝術的源泉,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油畫創作需要體驗生活,同時要用心去領悟生活。有意識的選擇與自己創作靈感相關聯,注重對生活內容的觀察,采集生活中關于美學的事物及相關資料,在平凡的生活中創作出美的畫面,畫心之所想。
構思階段,明確自己創作方向,查閱農民題材的畫家,維米爾、布魯蓋爾、米勒,參照了他們的一些構圖,色彩等。藝術創作要求視覺沖擊力強,人物安排,色彩對比控制好,想的挺多但實際做的比較少。經過導師的指導,決定通過這幅《庭院生活》將畫面人物安排,人物形象刻畫等一系列問題一一解決。
先做了素描小稿,色彩稿,經過反復修改,直到形成直觀形象,在其過程中需要有不斷否定的東西,有肯定的東西,進而創新新新內容。畫面還是以人物的動作神態為中心,后面兩個小孩給畫面增添了平衡感,處理上較虛幻,便于塑造空間感。整個畫面以暗色調為主,展現一種淳樸充滿鄉村氣息的意味,使畫面傳達給人們一種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創作過程
藝術創作中,創作的過程是決定創作能否成功的關鍵。
第一步:創作初,先用鉛筆起稿,形狀基本確定,蘸赭石用小筆起稿。
第二步:劃分明暗關系,區分色調冷暖,大筆觸畫出大關系,根據一個形體,或者一塊顏色,啟發自己去創作另一個形體和另一 塊顏色,具體到畫面上就是把具體形體的外輪廓畫好之后,著手進行細節的刻畫。
第三步:從暗部畫起,漸漸向亮部過度,處理人物臉部,手部,畫面中最亮的部分是線,又處于前面位置,所以刻畫要精細。
第四步:各個物體在調色上注重與周圍的色彩關系,注重細節刻畫。
第五步:技法上,作品中側重人物的真實面貌,采取了寫實的手法進行,摒棄了形體中瑣碎的部分,物體人物看上去更加單純,豐富。
最后,這一階段的畫面效果基本完成,對于臉部和手部還需深入刻畫,效果才更好,因為具象寫實繪畫,對于形體塑造,色彩調配,邊緣線處理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不再是簡單的再現物體,而要有主觀意識與情感,并從畫面中體會到作品內在涵義。最后,把重點放在了老人和小孩的面部神態上,但還要注重整體關系的刻畫,不失畫面的關系色調。
四、個人體會與自我評價
藝術創作需要反復進行,反復探索,從生活中搜集素材,創作出的作品才能吸引觀眾眼球,本著適合自己的繪畫風格,把情感通過畫面形象表達出來。所以,創作需要從生活中不斷汲取靈感,不斷創新,通過繪畫感受生活,繪制生活的美。
在這幅作品中,人物不是單獨的站著或坐著,而有各自的動態,二者看似沒關系,但以兩個小孩的出現來烘托老人。生活是流動的,人物是運動的,在這并不先進的生活中普遍存在著的形象和他們顯現出的不同層次的色彩,構成一幅關于生活的平凡的勞動場景,表達當地農民純樸而真摯的情感。
生活中的美往往是最吸引畫家的,每個人對生活都有不同的感受,那么所繪制的作品也各不相同。從學畫時就接觸不少理論,但理論再多不實踐也是白學,所以實踐對于畫畫也很重要。不斷畫,不斷思考,為自己的繪畫補充新設想,隨時試驗。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組編.外國美術史及作品鑒賞[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路貴山.藝術真實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