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靜
摘要:生命是人的根本,從古到今,關注和完善生命始終是教育的必然選擇。生命化課堂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提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是以生命發展為基礎,通過對生活世界的關注,師生生命在交往互動中不斷發展的活動。英語,是人們在生活中進行交流表達的一種語言,它來自生活,并為生活所用。中國教育家陶行之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把教育同整個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各種社會實踐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
關鍵詞:小學英語;生命化;課堂教學;方法
“生命化課堂教學”是指以教師與學生的生命發展為根基,師生、生生之間通過多向和諧交往,共同使書本知識成為生成性的知識,師生生命在共同經歷中成長,在共同經歷中完善。其價值取向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美,即體質的完美、人格的完美、個性的發展和情感的滿足。“小學英語生命化教學策略的研究”是研究如何充分地喚醒小學生生命意識、開發生命潛能,讓每一個學生自由、充分、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的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方式。根據上述理念,本人對生命化英語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步研究:
一、恰當制定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目標,猶如大海航行的明燈,指示、引導著課堂教學的方向。它既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又是課堂教學的落腳點。恰當制定教學目標,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促進學生生命發展的前提。
1、鎖定課程標準,逐層分解設定教學目標。《課程標準》體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的指導思想。我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要認真解讀、領會《課程標準》的精神,逐層分解設定教學目標。在一堂課中,我們應把教學目標具體化,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三維目標”來表述,即“知識和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2、關注學生實際,有的放矢設定教學目標。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基于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應該是我們所有教學行為和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因此,教學目標的設定應深入細致地考慮學生的實際,關注學生的生活視界。
二、科學重組教學內容
英語教學內容是幫助學生達成英語課程目標的載體,也是教師所教和學生所學的素材。小學英語教學內容有較大的靈活性和開放性,具有一定的彈性和伸縮性,允許使用者根據實際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重組,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需要和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重組教學內容的手段包括整合、拓展、選擇、補充等。
三、精心演繹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課堂教學應當煥發生命活力。我們要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念來重新認識課堂教學。那么生命化教學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將實現何樣態呢?
1、以生活體驗為根基——生活的課堂。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我國教育家陶行知也認為生活即教育。語言的學習離不開生活,離開具體的生活,語言教學就會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動活潑的語言素材來源于真實的生活當中,學生總是對那些與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趣味性強的知識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2、師生共同促使書本知識成為生成性知識——生成的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不可能根據老師的事先預設按部就班地進行,往往會出現很多預想之外的事情、問題、情景等生成性的資源,這就需要教師用動態生成的眼光來看待這些資源,及時調整自己的預設,順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保持高漲的探究熱情,真正體驗探究的快樂。
3、師生生命共同經歷成長——生命的課堂。對于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獲得成長或發展的必然場所,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對于教師而言,不僅僅是創造別人的精神生命,也應該是自我精神生命的創造者。生命化教學強調要關注學生生命的體驗性,要強調其身體參與。課堂上,學生不僅要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的嘴說,用自己的手操作,還要用自己的身體親自經歷,用心靈親自感悟。
四、多元構建評價體系
生命課堂的教學總目標是促進學生生命發展,因此,其評價必須是有利于教師診斷教學、調節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促進性評價。其標準是生命質量提高、生命創生力發展,其主體是應多元參與,其內容包括設計、實施、效果在內的教學全程,其對象包括教師發展和學生發展,其方式兼顧口頭即時評價和事后反思評價,其手段采用面對面評價和成長袋評價。
1、設立成長記錄袋。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歷程時,我們主要采取建立成長記錄袋的方式,反映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與進步歷程,幫助他們不斷總結學習情況,增強學好英語的信心。
2、采用其它方式的評價。(1)自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相結合。教學中不斷地指導學生開展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不斷地進行自我判斷與自我分析,通過自我努力,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在學生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的能力。(2)延遲性評價。由于學生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之間在學習的發展上必然存在差異,我們嘗試采用延遲性評價,允許一部分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逐步達到可能達到的目標。(3)成長卡評價成長卡包括“承諾卡”、“優點卡”、“收獲卡”。“承諾卡”主要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承諾;“優點卡”則由教師、學生和家長共同使用,教師和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用描述性語言進行記錄,積累第一手的評價資料。
總之,教育具有鮮明的生命性,課堂教學應從關注“人”的生命開始,以生活世界為根基,以成全每一個生命為指標,以生命發展為基礎,尊重生命的獨特性、關注生命的整體性、發掘生命的創造性,使課堂教學不僅成為學生學校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也是對學生與教師人性的陶冶、靈魂的洗練、人格的提升與生命生長覺悟喚醒的過程。“生命化課堂教學”應用充滿激情的生命去開啟生命的智慧,唱響生命化課堂教學中生命永恒的主旋律。
參考文獻
[1] 葉 瀾.教育理論與學校實踐[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程曉堂,劉兆義.小學英語[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3] 沈 倩.初中英語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10):29-33.
[4] 陳儉賢.高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