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艷
摘要:近年來,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方法得到了業內的廣泛應用,研究其相關實施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首先指出了教學過程要端正態度,認真分析,探討了課堂教學規律的把握,并結合相關實踐經驗,分別研究了注重深鉆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以及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闡述了個人對該項教學工作的幾點認識。
關鍵詞: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方法
一、前言
作為小學五年級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數學的關鍵地位不言而喻。該項課題的研究,將會更好地提升對五年級教學方法的分析與掌控力度,從而通過合理化的途徑與措施,進一步優化五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的整體效果。
二、端正態度,認真分析
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時,首先需要找到教學切入點以及影響學生計算能力提高的原因,進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造成學生計算能力不高以及計算效果不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沒有認識到計算學習的重要性,不能夠投入較多的精力和努力進行計算練習。另外,沒有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也是制約學生計算能力的一大因素。對此,教師要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實際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計算教學,端正學生的態度,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首先,教師要注意循循善誘,有效引導學生提高對計算能力培養的認識,使學生認識到計算能力是奠定數學學習基礎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從而使學生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數學計算學習。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引導學生按照正確的計算步驟進行計算:(1)認真看題、讀題和審題。(2)仔細查看數學運算的符號、順序、數字等,避免出現抄錯題目而影響計算結果的問題。(3)在計算時,要按照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注意運算順序、符號和規范書寫,認真計算題目。(4)得出計算結果后進行驗算,發現錯誤立即改正,確保計算結果的準確性。最后,教師要向學生傳授有效的計算方法,來提高計算正確率。學生可以自行制作一個錯題總結本,并且勤于總結和復習,避免出現相同的錯誤。
三、把握課堂教學的規律
1、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過程。我們認為,課堂教學的整個活動過程是由教師和學生兩個活動的個體直接參與下進行的。兩者是一個雙方共同活動的雙邊活動。師生雙方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互為主客體的辯證關系。要想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關鍵在于能否遵循這條規律,實現教與學的最佳結合。課堂教學最優化就在于教師能否緊緊地把握住這種辯證統一的關系,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得到充分地發揮。為此,我們在數學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實踐中始終朝著優化教與學的關系,以教導學,以教促學的目標努力,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獲取基本的學習方法,在學會中掌握會學的本領。
2、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我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重點應解決“教什么?”與“怎么教?”的問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探索”重點應解決“學什么?”與“怎么學?”的問題。教師的引導與學生的探索之間是一個動態發展的活動過程。通過學習使我們逐步認識到:目前廣大教師之所以極為反感教學觀摩活動中存在的“表演課”、“假課”課堂教學所出現的形式主義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沒能遵循“動態發展”的這條規律造成的。
3、課堂教學是師生信息交流的活動。按照信息論的觀點,我們可以把教師的教學過程以及學生的認識過程都看做是一個信息加工處理的過程,課堂教學就是師生通過信息的傳遞,轉化,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交流過程。
四、注重深鉆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以提高課堂效率
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后奏效的內容。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以及學生的狀態有關。第一,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于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第二,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于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的、熟練的知識才是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的有效知識,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于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教學中學生獲得的、融會貫通深思熟慮的、實在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第四,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于有效知識量。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五、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小學五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
21世紀是名副其實的信息時代,教育在與時俱進的風口浪尖也開始借助多媒體強大的圖形處理功能和動畫處理功能,出色地完成著每一堂數學課。小學五年級數學是一門集數形關系知識于一身的學科,而多媒體教學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靈活性,正好符合數學教學的要求。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在數學課的開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數學課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數學課直白地提問、復習、引入新課過程平淡無奇。如果能夠運用多媒體的聲光、色形、圖象的翻滾、閃爍、定格及色彩變化、聲響效果,則必將能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閘門,使學生由被動到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輕松愉快地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多媒體強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師能自由調整和控制學習進程。尤其是對于重難點的鞏固練習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娛樂性的分層測驗,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心的學習興趣,達到課堂教學目的。
六、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方法的研究分析,對于其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今后的小學五年級數學教學實踐中,應該加強對其關鍵教學方法的重視程度,并注重其具體教學過程的科學性。
參考文獻
[1] 張景.提高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有效性淺析[J].學周刊.2014(10):66-68.
[2] 趙錄敏.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農村科技.2013(12):68-70.
[3] 張麗香.試論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評價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4(16):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