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
時光荏苒,轉眼跨越式教學模式已經在我們塔什店中學推行兩年多了。就我個人而言,真正接觸跨越式教學模式只有一年多,在這一年多的路途中,充滿了“苦與樂”?!翱唷笔亲畛踅佑|跨越式模式的疑惑太多,問題太多,苦于摸不著頭緒?!皹贰笔墙涍^了這段路途的艱難前行,稍稍取得了一些成效。
在這一年中我一共參加了五次聯片教研活動,受益匪淺。去年8月份第一次參加跨越式培訓時,聽完專家們的理論,我還是云里霧里的,但是后幾次培訓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上了兩堂公開課聽了專家們的精彩點評就一下豁然開朗了。 印象最深的是9月27日到阿拉爾市參加兵團教學觀摩研討會,大賽采取“借班上課,抽簽講課”的辦法,教師9月26日下午抽出上課時間,然后進行一節30分鐘的觀摩課。此次活動共有13位參賽教師授課,還有一位來自華山中學于婧老師的示范課。雖然各地老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課后參賽教師的5分鐘課后回顧,讓我能夠更加透徹的認識各位教師的觀摩課,而課后的專家點評可以說是“評得忠懇、評得實在”。我們在看過每節課后,再聽到專家有針對性的點評覺得特別有抓手,專家每說一處就會在我們的腦子里反射出當時的教學情境,這樣更易于我們理解和接受,有時碰到某節課中存在的問題我們的教學中也有的,會感到專家的點評就是在給我們自己指導,特別有針對性,有效果。
我有幸代表我師參賽,授課內容是三年級上unit 3 Look at me 在提前的備課、制課件中,我想象著學生的接受能力,模擬了一幕幕的教學場景,精心設計的教學流程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努力做到把真空教學與實際課堂以及素未謀面的學生完美結合起來,以期達到預期的高效課堂。下面,我就這一年多的“跨越式歷程”結合這次賽課詳細談談自己的深刻體會:
一、課堂生成了智慧
我深深地感受到,課堂生成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智慧,更是教師的智慧。由于我面對的是陌生的學生,高估或是低估了學情都會對課堂的教學效果產生影響,這必然對我的課堂掌控能力以及教學環節的調整能力也是一次挑戰和提高。比如,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鞏固本課重點句型“This is my…”我臨時添加了一個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操練句型,然后再進行個別展示,利于降低教學難度。又如在Free talk時,我發現學生上一節課的句型Lets play!掌握不扎實,于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一直在滲透這個句型幫助學生回憶,這就在學生pair work時初見了成效,因此我的課堂應變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課堂衍生了情感
信其道。對于陌生的師生關系很難做到這一點。于是課前的談話、新課導入,活動設計等都要能緊緊抓住孩子的心,讓他們徹底沉浸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學生能自主自愿的跟我配合,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環節的順利進行。我性格活潑,能演善變,很快成為了他們的好朋友,那一刻,我感覺作為一名教師的光榮及職責所在,也懂得了教師一定要有精湛的教學技藝和獨特的個人魅力才能征服孩子們的心。
三、課堂顯現了缺憾
體現真實、扎實、豐實,學生才能有碩果累累。由于備課在真空狀態下操作,對學情毫不知情,因此在教學設計上難免會出現漏洞,顧此失彼,上完了課,才能反饋出一些真實的信息。如:在操練重點句型時,應多變換一些方式操練,參與面廣,而且能讓課堂檢測落到實處。在新授說部分,我應該多做幾個示范,引導學生利用舊知來豐富語言,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了解知識的連貫性和實用性。
四、板書設計特色鮮明
閉門造車,事倍功半。聆聽了這十幾節課,我才發現板書設計原來可以精彩萬分。這十幾節課中,所有的老師都匠心獨具地設計了各種式樣的板書,而且與課文主題聯系緊密。如農十師84團的劉靜老師執教的是5A Unit4 What can you do?,她就把板書設計成一個大房子,由課文中的重要信息組合等等。教師們巧妙地設計不僅吸引了評委和聽課教師們的眼球,更為重要的是加深了學生對課文信息的印象,為后面課文的復述做好了鋪墊。
五、情感教育的滲透
每位教師都根據自己上課的主題巧妙、有效的滲透了情感教育。例如:農十師84團的劉靜老師執教的是5A Unit4 What can you do?就滲透了A helpful man is always happy?。ㄖ苏叱罚。㊣f you help others, you will get help from them.(助人者,人助之。);
農五師八十七團學校王志博老師執教的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Dont waste food please?。ㄕ埐灰速M食物?。〩ealthy food, healthy life?。ń】碉嬍常】瞪睿。┑鹊龋诮虒W中不僅僅只是教授單詞,句型,閱讀技巧等,對于學生的情感,生活都給予教育指導。
六、用英語組織教學,創設各種情景,鼓勵學生大膽對話
用英語組織教學,可以烘托英語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這一環節非常重要,是學生練習聽力的良好機會,也是學生學習與模仿的途徑之一。講課中大多數的老師都用英語組織教學,我們跨越式教學理念就是這樣,全英教學,從最簡單的短語、句子、日常英語開始,然后逐步加深。當學生聽得不太懂時,配以適當的動作、表情或適當的解釋說明,使學生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氣氛之中,通過英語交流,提高了學生聽說能力,也無形中發展了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培養了他們靈活運用英語的習慣。
總之,我感覺教學要實際,既要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又要讓學生扎實地掌握教學目標,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教學活動地設計要有明確地目的(也就是我為什么這么設計,這樣學生是否會被調動起來,能否達到預期地效果……);教學活動地設計不要繁瑣而要貼近學生生活(也就是要便于學生理解和操作,不可浪費課上寶貴地時間,也為后面地實際運用做鋪墊);教學活動要充分利用學生資源(也就是學生、教室資源和教具能達到的不用課件、學生、教室資源不用教具,盡可能少地使用不必要地教具,用就要用得有效果、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