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小寒
摘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新世紀的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由于多種因素,目前我校小學生數學成績整體不是很理想,就我所教班級而言,相對于城區及城郊其它學校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如何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已擺在我們面前。以下是我在方面的一些膚淺認識和做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質量
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從教學內容上看,的確小學數學非常簡單,但對于一個十歲左右的學生來說,真正弄懂并且靈活運用也卻非易事,需要我們教師能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們積極參與,利用其好奇的心理,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關鍵。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要千方百計點燃學生心靈上的興趣之火。而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喜歡上了這個老師,就有可能也喜歡你教的這個學科了“愛屋及烏”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首先要做的是左近孩子的內心世界,其次要充分備課,精心準備每一堂課,以引起學生對你課堂的濃厚的興趣。學生們樂學,他們的思維就會活躍,教學質量自然就會好。最后,教師課上的語言要充滿激情,面帶微笑,給學生提供一個和諧的學習氛圍來達到高效課堂的要求。
二、數學問題必須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的科學,它來源于生活實際,又應用于生活實際,若能將數學教學密切聯系實際,就能使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學數學,怎樣用數學,從而萌發數學應用意識,進而真正喜愛數學,所以在教學中,我常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結合起來,如教學求“長方形周長”,我設計了求教室里黑板的周長,教學“四邊形的認識”時,我設計成找教室內的四邊形和我們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四邊形……,這樣,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社會、生活、實踐,又應用于解決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作用。
三、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教師要勇敢地把課堂無償地歸還給學生,讓他們成為課堂的的主人,而不應該一味地控制主宰課堂,抱殘守缺,固守著傳統的“一言堂”不放,那樣,學生的思維打不開,學習興趣沒有,教學效果自然不佳,要想讓學生的思維真正的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的思維真正地深入到學習的每個角落,教師只能作適當的指導和點撥,敢于放手,把課堂讓給學生,讓學生各抒己見,大膽地去相互討論,互相研究,哪怕面紅耳赤也是一種體驗,也是一種精神,一種能力,啟發他們多提有價值的數學問題,通過小組合作共同討論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并進行條理清晰的表達。這樣的課堂,學生才能真正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所學知識。
四、跟上課堂教學的新理念
現在提倡“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筆者以前的教學方法有些陳舊,要想按現在的要求去上課,自己首先做到備課與課堂教學的實用性。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力爭上好每一課,在教學中,筆者注重教給學生的預習方法,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指導學生自學能力,出示自學指導,學生看懂然后帶著明確任務去學,教師起引導作用。慢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今后一定設計好課堂練習題,做到當堂訓練扎實有效。
五、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是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要注意各個環節時間安排的科學性。學生學習知識和思維能力培養的最佳時間不應該用于導入新課或者復習舊知識的課堂教學時間就不能過長,而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在課堂中的最佳學習時間講授新課,重點講解新課中的重點、難點,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組織教學是協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它應該貫穿整個課堂教學的始終,但是不能過多的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影響課堂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突破。同時,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要注意教師的講授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練習鞏固在時間上分配的合理性,要避免教師滿堂灌和學生放羊兩種極端現象的出現。另外,教師在安排教學結構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教學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特點。
在課堂上,師生的雙邊活動輕松和諧,師生們展示的是真實的自我。課堂上針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同學們時而竊竊私語,時而小聲討論,時而高聲辯論。同學們爭相發言,有的居高臨下,提綱挈領;有的引經據典,細致縝密。針對同學們獨具個性的發言,老師不時點頭贊許,對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老師則以信任鼓勵的目光和話語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自然敢于講真話、講實話,個性得到充分地張揚。
六、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學包括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 教學是一樣師生交互的過程,為此,要使得小學生更好的入門,小學數學教師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能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雙方都能體驗到愉快的情緒,教師教的有激情,學生學的有興趣,教學質量的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構建有助于增強小學生對教師的向師性,由喜歡一位教師到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入門教學時,要逐漸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誠然,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需要從點滴做起。在進行備課時多設計安排一些活動環節,盡可能將教學內容以活動或者游戲的形式呈現在小學生們面前, 充分尊重他們身心發展規律。在授課時,對課堂中的每位同學都需要抱著積極、熱情、信任的態度,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活躍靈活的課堂氛圍中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促使小學生對數學教師產生愛戴和尊敬。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不能僅僅只是停留在課堂上,在課堂下教師也需要積極與學生們溝通交流,在課間或者自習的時候多多與小學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小學生的想法,解答小學生的疑問,指導幫助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營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 郜舒竹.實踐去向小學教師教育教程-數學教學案例[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晏超.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現代閱讀,2011.
[3] 馮潮勇.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J]. 教育科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