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現階段高職院校對專業建設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其教育理念,但是依然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考核標準不統一、頂層設計不夠、沒有充分的理解教育理念等等。為此,本文倡導在專業建設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職業技能檢定為考核標準及方法,同時以國家大綱要求為基礎來建設鑒定場所,讓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到實訓室建設和實訓設備維護的實踐當中來。
關鍵詞:崗位能力;技能鑒定;課程改革;專業建設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4.251
0 引言
相較于全日制教育而言,高職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教學的主要目的往往是讓學生具備可以就業的技能,重視理論教學,更重視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當中,為以后的就業打好基礎。為了更好地發展高職教育,在高職院校改革專業核心課程的過程中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
1 高職院校專業核心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
1.1 教師對高職教育理念缺乏深刻深刻的認識
高職教育不同于全日制教育,它的目的就是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實現就業,相信對一些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如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為導向等等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是,這些先進的理念無法對教師的課程改革起到指導作用,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落實這些理念,沒有將其真正的作用發揮出來,其效果可想而知。
1.2 高職院校沒有充分重視專業核心課程改革
學校層面在專業建設當中也頻繁暴露一些問題,如沒有引導課程建設的方向,沒有加強可行性指導,沒有大力的加以宣傳和推廣等等。總之就是提出較多問題,缺乏解決方案;批評發火時長有,激勵打氣很少有。
1.3 科研室缺乏專業建設的頂層設計
專業建設中容易暴露出諸多的邏輯性問題。頂層設計的缺失會導致教研室沒有清楚的理解專業建設的概念,無法明確各級培養目標;缺乏推動和宣講的力度,團隊成員彼此之間缺乏有效溝通。
1.4 教師課程思路不清晰,沒有明確其目標和任務
高職專業改革的實踐者就是教師,因此,教師應該對課程目標、課程時間表、課程進度表等做到心中有數。但是現階段大多數教師只是為了教學而教學,教師沒有從整體上去把握專業建設,沒有對“教改”引起高度的重視,缺乏自主開發實訓設備的熱情和積極性。通常情況下,教師把“教改”當成是其“晉升職稱”的跳板。
1.5 教師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較弱,缺乏課程建設的毅力和恒心
核心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把包括課程調研、課程開發、編寫教材、構建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環境、實施多遠評價體系等等,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保證課程改革的良好效果,無論是專職教師,亦或者是兼職教師都務必要保證其扎實的教學功底,做到層層支持、環環緊扣。而現如今高職院校的教師并沒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改革事業當中來,專職教師團隊缺乏彼此之間的良性互動,兼職教師缺乏教學經驗及貢獻精神。
2 基于職業資格鑒定的專業建設方案
為了有效地解決上述諸多的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做好專業建設的頂層設計,尤其是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設計,確保過程的權威性和考核方式的統一性。
高職院校務必開展的一項教學活動就是職業資格鑒定,對技能鑒定大綱要點及鑒定場所建設要求進行分析,本文以機電專業維修電工考證為例,提出具備可行性的專業課程建設防方案。
2.1 機電專業能力模塊分析
專業建設頂層設計實際上是在相對穩定的條件下進行的微調,其始終處于動態平衡的狀態。頂層設計與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需同步進行。如果沒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做支撐,那么頂層設計就如同紙上談兵、空中閣樓;如果沒有充分發揮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作用,那么專業建設設計就無法做到有的放矢,其服務范圍和服務對象也無法明晰,見圖1。
其設計過程如下:首先,確定專業崗位;其次,分析崗位對應能力;最后,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在這一過程中,過程考核的要求要講清楚,校企合作時如何有效的降低其受到訂單班“狹隘性”的影響程度,實踐建設如何有效的處理個別公司不開放實踐教學設備的問題。
2.2 職業技能鑒定包含的內容
職業技能鑒定指的是某一領域內勞動者從事某項職業應該掌握的技能、知識由鑒定機構來進行評估、考查、測量、審核的過程。
為了適應高職專業教學改革的浪潮,對職業技能鑒定的指導作用進行總結和細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職業技能鑒定應該與職稱掛鉤,為職業服務;
(2)職業技能鑒定對知識要點、技能要求進行明確的規定,與職業能力掛鉤;
(3)職業技能鑒定對相關職業規范進行明確的規定,將職業文化特性重點突出,與行業規范掛鉤;
(4)職業技能鑒定細致的、明確的規定實踐場地,與實訓室建設掛鉤;
(5)職業技能鑒定培訓對被鑒定者的資格進行明確的規定,如基礎水平等,與安排前期的專業教學課程掛鉤;
(6)職業技能鑒定明確規定培訓指導人的水平與人數,與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該具備的能力掛鉤。
這些要求與規定實際上是吻合高職教育的基本特性,高職專業應該以此為基礎,來指導人才培養方案。
2.3 監理能力、證書、課程之間的對應關系
確定專業能力模塊,與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基礎是專業調研,在此基礎上開展專業建設。那么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專業能力。同時,考核機制的建立健全也至關重要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教學效果的基礎性和連續性。確保考核方式的統一性,盡可能的避免由于教師不同而產生教學效果偏差的可能性。因此,很容易會將其與社會認同感和權威性較強的職業資格考核聯系在一起。將證書、課程與能力之間有機的統一起來,充分發揮其在教師教學過程中的指導作用。例如機電一體化專業,其對應關系的建立如圖2。
嚴格遵守國家職業資格考核的相關要求,確保教學課程的順利進行,從而獲得專業資格,通過這一系列的流程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能力,為后續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2.4 以“維修電工”中級考證為例,實現機電專業能力培養的過程
(1)“維修電工”國家專業資格四級內容分析(見圖3)。
從圖中可以得到以下結論:首先,專業能力培養需要一個過程,職業資格鑒定亦需要一個過程;其次,專業能力培養需要一定的邏輯性要求,職業資格鑒定的內容也需要邏輯性要求,一蹴而就顯然是不現實的;然后,分解鑒定內容并與課程教學的各項任務進行融合,對教師教學的核心內容和重點內容進行適當的引導;最后,為實訓室的建設提供一定的指導,并確定設備型號。
(2)對“維修電工”鑒定項目進行分解,并根據課程教學的內容進行適當的融合,見圖4。分解各個鑒定項目,至少與三門課程進行有機的融合。
(3)積極參與到“維修電工”考證臺的維修、安裝及設計當中,使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通常來講,上述工作的開展可以以學校的實際情況為基礎,最佳的狀態就是由企業和教師共同努力完成“維修電工”鑒定考核臺的設計、生產工作。在使用實訓培訓臺的過程中,其開放性的優越性就會愈加明顯,即電源部分在培訓過程中比較容易出問題的部分,但是較快的維修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設備的效率。
3 結語
綜上所述,此方案的應該將過程教學及教學效果的考核列為重點內容,對相應的能力指標進行明確,在職業資格鑒定中充分體現出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本文所論述的觀點,在個別高職院校已經展開,以考核“維修電工”職業資格為切入點,有助于培養機電一體化的專業型人才,并取得了顯著地成效,希望可以為其他高職院校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唐方紅,曾軍華.基于職業資格鑒定的專業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①--以機電專業維修電工考證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136-137.
[2]朱承,廖金權.職業資格鑒定與專業核心課程教學相融通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商,2013(13):342.
[3]趙芳,金婕.將職業資格鑒定植入獨立學院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研究[J].品牌,2014(10):30.
[4]呂國偉.基于職業資格鑒定和技能大賽的高職課程考核改革芻議[J].新校園(上旬刊),2014(12):80,227.
[5]唐麗麗.多媒體設計與制作專業課程與職業資格考核鑒定銜接情況分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37):201,202.
[6]朱敏紅,閆紅蕾,劉雙等.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03):7-9.
[7]伍小兵.礦山機電職業資格鑒定標準的開發[J].煤炭技術,2012,31(08):216-217.
作者簡介:李之繁(1977-),男,甘肅臨夏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