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梅
摘要:弗洛伊德首創了潛意識,從此將意識結構由過去的猜測轉化為實證分析。潛意識包括個人的原始沖動和各種本能以及這種本能所產生的欲望,是個體之所以為人的最根本的東西。弗洛伊德對潛意識進行考察與探索,得知人的本質主要是無意識的和非理性的潛意識。潛意識理論目前主要應用于心理學領域,但是其理論對英語教學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將從潛意識的培養、師生情感交流、鼓勵學生參與等方面論證潛意識在英語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弗洛伊德;潛意識;英語教學;
一、潛意識概述
弗洛依德將人的心之結構分為三個層次,即潛意識(無意識)、前意識、與意識,并且一改過去的偏見,認為心理的就是意識的,認為心理過程主要是潛意識的,至于意識的心理過程則僅僅是整個心理的分離部分和動作。這樣由本能、沖動組成的潛意識,成了人類心理的主宰,而人的理性卻退于“人的那個分離的部分”,這是徹底的反理性主義。弗洛伊德說:“精神分析以為心靈包含有感情、思想、欲望等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潛意識的。”為此,他提出了一個心理意識的模型構造:意識系統可分為前意識系統和潛意識系統。潛意識系統的興奮要進入前意識系統,必須要經過考查、檢驗,得到允許后方可入內。而潛意識即使能夠進入前意識系統,也只有在引起意識注意時,才能成為意識。顯然在這個意識系統內,意識和前意識都是被動的,而潛意識才是其中唯一主動的。潛意識內的各種興奮一旦沖動,就一發不休,隨時隨地都要進攻前意識系統。
二、潛意識培養與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過程中,不但需要學生掌握相關詞匯、語音、語法等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發展使用英語溝通與交流的技能與技巧,實現英語學習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英語教學中,學生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其教學效果容易受到學生生理、思維等各方面的影響。因此英語教學中潛意識的培養與運用顯得尤為重要。
(1)樹立目標、自我鼓勵
期望對人的行為有著巨大的影響,人們只有在懷抱強烈的愿望、相信且能夠充分想象到自己實現期望、抱著持續不斷努力的決心將期望付諸行動時,潛意識才能發揮驚人的作用。英語教學需要正面激勵學生,使學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任務,誘發學生的積極性,形成強大的內在動力,驅動學生正確掌握英語知識與技能。尤其是學生英語學習之初,對英語還很陌生,更需要教師不斷地鼓勵與引導。學生受到鼓勵后會產生英語學習動力,進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2)注重師生情感交流
學生的積極性有一部分是來自與對教師的崇拜和尊敬,這種情感在一定情況下課轉化為動力。當學生通過長時間努力掌握了大量的詞匯、語法知識,但是卻羞于開口用英語進行表達。這時,教師應善于利用語言提示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比如“great””excellent”或在大型場合夸獎學生、分享學生在日常學習、交流中取得的成績等。這種帶有情感色彩的激勵對學生起到心理暗示作用,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促進學生產生進步的積極期望。
(3)生生溝通、分享經驗
反復強調的事情一旦被潛意識所接受,便容易形成記憶,在人的心理上構成事實。英語教學中,教師可將復雜的長句子分解成一個個簡單的小句子或短語,引導學生先分段掌握簡單的句型,然后組合成完整的句子。在此過程中,要求學生之間相互溝通與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的精神,幫助學生將知識熟練地掌握。
(4)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影響式鼓勵對教師自身的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師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對學生起到榜樣和模范的作用。英語教師不僅在語音、語調上盡量規范準確,還應要在英語教學態度上保持積極樂觀冷靜。教師的行為和處事方式對學生有著重要的感召力,學生具有向師性,很可能因為對老師的喜愛而愿意學習這門課程。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頭腦冷靜、條理清晰,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參與教學
參與感是個人自我體現的一個重要表現。無論是參與討論、參與組織、參與決策,均可以使人產生主人翁意識從而誘發積極主動的心理。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自我需求,積極接受學生建議,鼓勵讓學生大膽提出不同見解,鼓勵學生與教師一起完成教學。如此有助于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內心潛在的責任感和自豪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6)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人在放松狀態下潛意識最容易發揮作用。教師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應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氣氛。可在課前播放安靜幽雅的音樂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放松心情、排除一切干擾信息,準確的理解記憶。學生在課堂上出現錯誤時,教師不應該一味的批評教育,要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基礎上對學生的進行糾錯。采取贊許多于鼓勵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
三、小結
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極其豐富,但是人們對其評價,歷來褒貶不一,爭論較大。且潛意識理論大多應用于心理學領域,但培養學生的潛意識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命題。教師應綜合運用各種方式,不斷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暗示、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弗洛伊德,高覺敷譯.精神分析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
[2] 袁羅亞.論弗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兩面性:批判性與意識形態性[J].宜春學院學報,2007(5):31-34.
[3] 姚本先. 潛意識理論發生發展微探[J].東北師大學報,1999(1):78-83.
[4] 袁義江,劉安誠. 弗洛伊德潛意識學說初探[J].天府論,1988(6):60-64.
[5] 趙靜. 潛意識概念探析[J]. 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5(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