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輝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閱讀教學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然而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由于受到一些客觀原因的影響,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發展。而隨著新課改要求的不斷提高,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成為我們語文教師所要積極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下面本文就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索。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一、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我們都知道,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初中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學生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初中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而語文閱讀教學做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然而,目前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由于長期以來對閱讀教學的觀念比較落后,不能正確認識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從而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學中往往比較忽視閱讀教學,使得農村初中閱讀教學發展比較緩慢。其次,在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在教學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在閱讀教學中不能做好備課環節,對閱讀教學并不重視。另外,在農村初中學校中,書源不足,并沒有像樣的閱讀室,學生可以閱讀的讀物太少,再加上家庭影響,家長并沒有閱讀的習慣,因此對學生語文閱讀習慣的養成也不能引起重視,從而使得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得到順利開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想提高教學水平,那么就要加強對農村初中閱讀教學現狀的改變,以期提高教學質量,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探索
1.加強對農村初中生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
提高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那么首先就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使得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更好地激發農村初中生對閱讀的熱情。對于初中學生來說,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知識、對外界了解的渴望就會越大,因此,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更好地對學生的閱讀習慣加以引導與培養。對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教師沒有必要對學生做硬性的規定,必須要讀多少本書,要從多個角度去完成與深入,采用多種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同時,在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感興趣的讀物的了解與關注,并與學生對這些讀物進行分析與探討,站在學生的角度對這些讀物進行閱讀,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從內心激發學生對閱讀的感悟,使得學生更好地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在農村中,學生的課外閱讀來源并沒有那么豐富,那么老師可以組織活動讓學生之間對自己所有的讀物進行交換,這樣就會使得閱讀來源更加豐富,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
2.在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對教學觀念的轉變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對于閱讀教學來說,它是讀者與作者進行交流與對話的一個過程,而學生才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因此,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閱讀自主性的強調,在教學中充分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教師是教學的引導者與參與者。同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以與學生平等地位的身份融入到閱讀之中,與學生一同對閱讀內容進行積極地探討,從而更好地縮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閱讀教學中,更要加強對民主學習的體現,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使得學生自己去品味、體會和感受閱讀,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3.在教學中加強對語文教材的運用,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對于農村初中閱讀教學來說,由于學生的閱讀資源來源較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語文教材的運用。通過對語文教材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課文的閱讀,更好地引導學生對文中枯燥的文字進行想象,把抽象的詞語展開想象,組成生動的畫面。這樣,學生在閱讀時,不僅僅可以進入到作者創設的意境之中,加深對文章的欣賞,更可以加深對作品蘊義的理解。將想象加入到閱讀中來,可以加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讓學生更愿意去閱讀,同時,可以增強學生的創造力的發展,讓學生在想象中去體會、理解閱讀的魅力,進而使得閱讀能力進一步的提升。
4.不斷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關注,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最終目標就是要加強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關注,加強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在農村中學生中,由于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學生課外閱讀的機會并不多。但是要加強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就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沒有更多的課外閱讀資源,可以每位學生拿一、兩本課外讀物,然后學生之間進行交換閱讀,或是一本公共的閱讀讀物可以讀給學生聽,從而擴大課外讀物的來源,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習慣的形成。另外,對課外讀物的選擇上,教師要給學生一些有建議性的指導,選擇適合中學生去讀的讀物,以更好地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它不是單依靠課堂教學就可以完成的,在加強課外閱讀的同時,也要加強對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首先要有一個閱讀的習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去形成閱讀的習慣,教師要加強榜樣作用的發揮。教師要不斷加強閱讀量的增加,加強對
更多非本專業及眾多邊緣學科知識的了解,這樣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才可以做到旁征博引,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以榜樣的力量更好地引導學生多進行閱讀。
參考文獻:
[1]禤文.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困惑與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2(03)
[2]賴喬輝.新課程理念下的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2(05)
[3]劉婭.淺議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J].新課程(中學).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