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卓文
摘要:生命化教學能使我們的政治課堂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的生命歷程,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生命化教學在政治課堂實踐過程中遭遇的困境主要表現在教學泛情景化,教學過程形式化,關涉主體單一化等方面。在政治課堂中踐行生命化教學需要繼續加強宣傳引導,培養家長與社會人員的相關意識,采取多種形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素質,建立良性的師生互動機制。
關鍵詞:生命化教學;高中政治;困境;改進策略
一、生命化教學理念
(一)生命化教學的理念
生命化教學以關注人的真實生命存在出發點,按照生命的發展歷程來認識和組織教學,從而使教學更能關注主體的生命感受,更能與現實生活相關聯,從而真正實現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的生命價值,在動態生成中更好的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提升教師的職業生命。
二、生命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實踐中的困境分析
(一)情境設置的泛化
由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本身就與現實社會生活聯系緊密,教材中的許多知識點都能與生活情境相關聯,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合適的情境,更有助于實現教學目標,同時也更能體現知識的教育和人文價值。但是,很多教師對這一問題的理解陷入了另一個極端,即設置過多的情景。一些教師無論教材內容如何安排,都會設置一些情景,結果導致許多無效情景不但對實現教學目標沒有幫助,反而浪費了大量的教學時間,這樣的情境并未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的體驗性。
(二)活動實施過于形式化
在大力倡導生命化教學的背景下,很多教師也積極將生命化教學落實到實踐中。但是一些教師對生命化教學的關注還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流程與形式,卻忽視了生命化教學的內在理念與追求。部分政治教師片面的將生命化教學理解為學生的活動,于是在課堂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辯論、討論等,卻忽視了政治課內省與思考的重要性,使學生在表面的討論過后并未獲得內心的情感提升。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部分討論的問題缺乏討論價值,使得討論本身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
(三)教學過程中關注主體的單一化
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二者的生命體驗都應予以關注和重視。隨著教育的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這是一個令人欣慰同時也是值得倡導的事情。但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另一種極端的現象,即對教師生命體驗的忽略。如果教師的生命體驗與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生命化教學就難以真正的實現。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倡導師生平等,這一平等主要是人格上的平等,即教師和學生有著平等的人格尊嚴與地位,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可當學生遇到困惑之時,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理應給予學生恰當的幫助和引導。教師價值的更好實現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發展。
三、生命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實踐中的改進策略分析
(一)加強宣傳引導,培養家長與社會人員的生命化教學意識
從現實情境來看,社會中人們對于生命化教學的了解相對較少,一些家長衡量教學效果的唯一指標仍然只在于學生的分數,他們把升學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唯一目標,這些情況對于生命化教學的開展與普及都或多或少的產生了阻礙作用。因此,國家相關教育部門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來引導社會人員尤其是學生家長觀念的轉變。學校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利用微信、網絡平臺推送消息來向家長傳輸生命化教學理念,教育部門可印發相關教育宣傳手冊,開展生命化教學專題欄目來普及生命化教學的理念,從而為生命化教學的實施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師的素質,使其自覺踐行生命化教學理念
教師觀念的轉變與能力的提升,對于生命化教學理念的實施至關重要。首先,教育部門與學校可定期對教師開展相關培訓,增強教師對于生命化理念的理解,并向教師傳授一些關于生命化教學實施的技巧和應注意的問題。其次,學校內部、學校之間可開展相關主題的競賽,讓一線政治教師通過真實的課堂觀摩與點評來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最后,加強城鄉教師間的雙向流動。從生命化教學的整體實施情況來看,城市的發展略快于農村,因此,可通過城鄉教師的雙向流動,讓城市教師去農村支教,將先進理念帶入農村;讓農村教師去城市學習,以增強農村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進一步促進生命化教學的實踐。
(三)建立良性的師生互動機制
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的互動機制對于生命化教學的開展至關重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學生本身有其自身獨特的經歷與體驗,他們已經具備的學科知識和生活經驗都可以作為開展生命化教學的基點。同時,在關注學生生命體驗與超越的過程中,不能忽視對教師的關注與尊重。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互動應注重精神與情感的交流,以此才能真正實現良性的師生互動。
總之,生命化教學在高中政治課堂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遭遇了多種困境,但這并不等于否定了生命化教學理念實現的可能性。生命化教學理念作為一種教學價值理想,為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一個方向,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現實的缺憾,逐漸地變革教學的藍圖,并最終實現生命化教學的理念。
參考文獻:
[1]吳禮明.建筑生命的課堂[M].長春出版社,2005.
[2]陳旭遠,孟麗波.生命化教學的理論構建與實踐樣態[J].教育研究,2004,(4).
[3]李正銀.數學教育中生命化教學的缺失與建構[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5).
[4]葉瀾.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7).
[5]袁維新.生命化教學模式的理論建構[J].高等教育研究,2007,(4).
[6]黃旭主編.生命化教育沖擊波[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7]周潔.生命化教學價值觀的實踐困境與改進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