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優
摘要:在21世紀的今天,伴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教育事業的革新也呈現出與時俱進、不甘落后的架勢,網絡教學早已滲透到科教興國的理念當中。然而網絡教學有利有弊,一方面使得高職思政教學更為簡便,另一方面,卻又給教師學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挑戰。據此,就當今網絡環境中高職思政教學應該選擇怎樣的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思政;教學路徑選擇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4.079
網絡在教育領域的迅速滲透,不僅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使得課堂新奇又有趣,還加速了高職思政教育信息在學生間的流通傳播,對學生的思考模式及學習方式帶來了深遠影響,然而,這種影響不一定都是正面有利的。因此,在當今的網絡環境中,探尋并選擇出一條適宜于高職思政教學的路徑迫在眉睫。
1網絡環境中高職思政教學利弊并存
1.1正面積極影響
從教師角度而言,網絡的使用給高職思政教學提供的便利不僅體現在能讓教師搜集到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的教學資源,還可以讓教師在搜集整理教學信息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知識儲備,完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網絡教學實現了資源共享,開闊了學生視野,使學生對“學海無涯”的真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激發學生向上向前的斗志。縱觀整個思政教學課堂,多媒體設備的使用、全新的教學模式等,使得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興味盎然,有效提高了教師授課、學生學習的效率。
1.2負面消極影響
網絡世界是相對于現實世界而存的虛擬世界,學習資源雖然豐富,但是魚龍混雜,除了對教學有利的資源,還并存著諸多負面信息,對于心智發育尚未成熟,是非辨別能力薄弱的學生而言,很容易迷失在虛擬的網絡世界里。不僅如此,網絡環境下的高職思政教學,由于借用了網絡平臺傳播知識信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變少,由此淡化了教師對學生教學的引導作用。
2網絡環境中高職思政教學路徑的選擇
2.1模塊化網絡教學
模塊化網絡教學使得教師不僅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式,針對性的教學,還可以全程記錄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思維活動。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先行整理用戶信息,創造出一個僅屬于老師和學生的網絡學習空間,學生憑借學生ID即可瀏覽教學資源。教師要在這個學習空間里起主導作用,及時更新教學信息,將課堂內容以模塊化的方式處理,整合網絡資源,并按一定主題,比如政治動態,國家大事等分類,幫助學生快速高效的學習各類資源。
2.2職業教育新干線網絡教學
職業教育新干線是通過構建一個針對所有學生的大型的、系統的網絡教學平臺,使得學生在這個平臺內自主式或與老師同學交流式學習的教學方式。教師依然是這個網絡系統里的主導者,通過完善學習空間,篩選并整合出利于學生參考借鑒的網絡資源,為學生創造一個寧靜、和諧的網絡學習平臺。而作為網絡空間主體部分的學生,始終是教師的“針對”對象。教師在網絡空間教學的過程中,應時刻注重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維動態、學習進度,監測教學效果。唯有如此,才能在網絡環境中實現高職思政教與學的雙贏。
2.3現代信息交流工具教學
QQ、微信、微博等現代信息交流工具,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在學生中間,幾乎是人人必備。教師應抓住機遇,有效利用這一現狀,創建討論群,在QQ、微信或微博上隨時交流學習心得。這種社交軟件的利用,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學生隨時可以通過電腦或手機在討論群里提出問題,尋求老師或同學的幫助,不僅如此,還可以及時共享探討時政熱點,讓思政學習與時俱進。
3結語
網絡環境下的高職思政教學不同于傳統課堂教學,給教師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在著其他隱患。教師應時時注意完善調整高職思政的網絡教學模式,高效授課;學生應加強自身辨識能力,自覺抵制充斥在網絡上的不良誘惑。唯有如此,才能讓網絡環境下的高職思政教學之路更為順暢。參考文獻
[1]李青.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13.
[2]袁雙龍,周德義,朱暢.網絡環境中高職思政教學的路徑選擇[J].當代教育論壇,2014,(1).
[3]王炳林,熊曉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創新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