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軍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在提高學生語言素養、規范學生語言表達、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語言習慣方面有著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因此,優秀的語文教師都善于在課堂上運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放飛學生思想的翅膀,讓學生在課文所營造的優美意境中自由地想象、聯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言藝術
一、當前教學語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許多教師的課堂語言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課堂質量的提升,也對學生語言能力和語言習慣的養成造成了不利影響。一是不使用標準普通話。我們生活的贛方言區,特別是在農村,標準普通話并不是人們日常交流交際中的主要語言。受自身和地緣的影響,部分教師也將方言帶入到語文課堂之中,使學生的朗讀和問答語言上充滿著“本地特色”。二是教學語言黯然無色。許多教師在課堂之上要么語調平淡,不論什么課文內容,語言都不帶一點“調味劑”,沒有融入絲毫感情,就像一杯“白開水”一樣平淡;要么充滿著指示性、命令式的語言,讓學生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主體”作用;要么充滿著否定和打擊,對學生的回答不耐心傾聽等等,不斷挫傷孩子們的自信心、積極性。
二、使用標準普通話和規范語言是教學基本要求
小學生對那些富有力量或者智慧的人有著強烈的崇拜和模仿心理,在他們眼里,教師就是這樣的角色,一切言行舉止都值得他們學習和模仿。而在語言方面,學生也會認為語文教師就是語言方面的權威,不僅在課堂,在生活中也會學習和模仿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習慣。從這個意義上說,使用標準、規范的普通話授課,對小學生進行規范化的示范和引導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語文教師應尤其重視教學語言乃至平時語言表達的規范性,始終堅持使用普通話授課,為學生的語言發展發揮好示范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要從語音、詞匯、語法等各個方面對自己的教學語言進行規范。在語音方面,教師要注意避免將方言和個人語言習慣帶入課堂,要使用標準的普通話語音。另外,吐字清晰與否是學生在課堂之上是否聽得清楚、聽得明白以及教師課堂語言是否有效的關鍵。因此,有此方面問題的教師應當有意識地自我鍛煉,確保學生在課堂上、校園內聽到標準、清晰的普通話。在詞匯方面,同樣需要注意的是教學語言詞匯的規范性,避免使用地方俚語、俗語和網絡語言,特別要注意用詞的文明性,讓學生在學習和模仿教師的語言表達中學到規范的表達詞語,也為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作好示范。在語法方面,需要避免一些不規范的流行語言以及網絡、廣告用語經由教師進入課堂,如“你先走”說成“你走先”等等一些不規范的表達,都是不適宜作為教學語言的。在教學語言的組織上,除了語音、語法、詞匯等三個基礎問題外,也要注意表達的連貫性、邏輯性,使教師們的教學語言最終做到規范、清晰、達意。
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思維特征是目標方向
小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處在初級階段,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情緒化的傾向十分明顯,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態受外部的影響較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在規范使用標準普通話的基礎上,還要繪聲繪色、生動形象,同時富有激勵性和趣味性,才能激發和保持低年齡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知識、獲得快樂、獲得成長。
1、形象化的課堂語言是加深學生理解的關鍵。如何讓小學生將語言文字所描繪的事物轉化為腦海中的生動形象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這其中,教師的教學語言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隨著科技在教育中的應用,許多教師開始越來越習慣于直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課文描繪的形象,這對學生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養成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從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來看,教師要多提升自己的教學語言水平,用自己的語言將抽象化為具體、將深奧化為淺顯、將枯燥化為有趣,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想象力和理解能力的發展。
2、趣味化的課堂語言是活躍課堂氛圍的關鍵。小學生的學習目的和動機,并不完全是為了學習知識,更多的是享受快樂。他們的學習和思維活動,與是否快樂的心理感受是密切相關的。如果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快樂和愉悅,他們就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學習,反之則不然。所以,小學語文課堂,除了語言規范、生動形象之外,還必須有能夠持續讓學生感到快樂的東西存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趣味性的教學語言要把握一個度,既要緊緊圍繞教學內容,避免“喧賓奪主”,又要注重“雅趣”,避免粗俗或“挖苦的惡趣味”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傷害。
3、激勵性的課堂語言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從馬斯洛的心理需求層次理論可以看出,每一個社會人都渴望能夠自我實現,被他人所認同、尊重和理解。小學生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說這種需求更加強烈和敏感。他們的學習行為,滿足快樂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首位的,而后才是學習知識。并且,由于心理上的不成熟,他們更加敏感、好勝、要強,對家長的評價看得更重。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看,他們的這種心理應當被尊重、保護和引導,這樣才能保護他們的自信心。針對這一點,教師平時與學生的交互應當以激勵性的言語為主,多些鼓勵和肯定,少些批評。
總之,語文教師在提高學生語言素養、規范學生語言表達、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語言習慣方面有著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因此,教學語言應當從語文教學和學生成長的需要出發,堅持使用標準普通話進行授課,并追求藝術性和靈活性,做到形象化、趣味化、激勵化兼備,才能讓學生感受到語言學習的快樂,并在教師教學語言的示范引導和潛移默化之中養成優秀的語言能力和良好的語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