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旋
摘 要:素質教育有助于形成最終最強的社會競爭力,而幼兒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幼兒的智力發展迅速,心理素質和性格逐漸形成。因此,生活中要以“愛”作為一切教育的基礎,利用生活中的教育契機,通過正面教育、自信心的培養、因材施教等方法讓幼兒習得知識、品德和能力,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其健康協調發展。
當下,隨著認知的轉變以及觀念的變化,人們認識到人的素質教育有助于形成最終最強的社會競爭力。教育體制正由重視“應試教育”向重視“素質教育”轉軌,“素質教育”已經成為一種正確的教育價值取向,它是適合時代發展趨勢的教育方式。而幼兒時期孩子的智力發展迅速,心理素質和性格逐漸形成,這個時期是人生的關鍵期,因此,素質教育應從幼兒抓起。
一、正面教育引導幼兒積極向上
正面教育可以通過傳遞正能量的方式使幼兒從小就獲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人生態度的熏陶,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1)樹立榜樣,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幼兒正確的是非觀。良好的品質不是被教導的,而是被感染的。利用幼兒愛模仿的特質,抓住表現好和表現突出的幼兒,在班級中進行表揚稱贊,讓幼兒向榜樣看齊,引導幼兒樹立正確是非觀,進行榜樣教育。
(2)賞識教育,給予幼兒愛、鼓勵和友好。在幼兒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幼兒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并且在喜悅之中收獲對某些行為的認知和強化。如當幼兒自己主動收拾玩具,把玩具放回原位時,應當鼓勵幼兒說:“你真棒!讓玩具好好地‘回家休息了,玩具會說‘謝謝你。”幼兒得到這樣的贊揚,會開心一整天,并在一天中都積極努力地表現出最好的一面。
二、培養自信心
自信心是幼兒素質教育的能量,是信念得以實現的內在動力。
(1)培養幼兒積極心態—自尊、自信。無論幼兒聰明或笨拙,首先要對其充滿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教育,他就一定會有所成長。如通過一些游戲和學習活動,設計教學情境,讓幼兒能獨立地完成一些事情。在幼兒完成任務后,及時地給予肯定和鼓勵,利用各種機會幫助幼兒獲得他們可能掌握的能力。
(2)培養幼兒“我可以”的良好心態面對困境與失敗。在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中注重傳遞“我可以”的正面信息,使其在無形中對自己進行調整和調控。“我可以”三個字有著一種神奇的力量,它能讓那些平日退縮、自卑、不自信的幼兒變得能干,從而使其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可以勇敢、大膽地面對,在獲得成功的同時戰勝自己。
三、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和諧發展
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幼兒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材施教,就是尊重幼兒獨立的個性、意愿和種種需要,根據幼兒自身的實際情況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
(1)隨機教育,防微杜漸。每個幼兒都是不可復制的幼苗,都有著他獨一無二的個性與天賦,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行為,對幼兒的問題進行充分的了解與分析,找出問題的原因所在,防微杜漸。如是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生理與心理變化導致一些行為的變化而又沒有得到科學正確的幫助與引導,還是由于幼兒的模仿、學習能力強且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與觀念而出現的一些不良影響導致幼兒出現了一些問題,等等。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各種表現,利用可施教的機會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
(2)尊重幼兒。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他們的發育速度有快有慢,個性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對幼兒進行素質教育時必須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年齡特點,尊重其個性和人格尊嚴,尊重其合理要求和情感需要,通過細心觀察,分析幼兒的反應,診斷我們的教育內容是否合適、合理,從而及時作出調整,使我們的教育能夠更好地符合幼兒學習與發展的需要。如用細心、耐心的關注與了解,科學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抓住幼兒成長的關鍵期和最近發展區,因材施教,使教育能夠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
四、結語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我們在對幼兒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還應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利用家長對子女的了解,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做好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從實際出發,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在幼兒的素質教育中積極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作用,挖掘幼兒的潛能,把素質教育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幼兒學會認知,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與人共同生活。
參考文獻:
[1](德)卡爾·威特.卡爾·威特的教育全書[M].杜福林譯.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3.
[2](意)瑪麗亞·蒙臺梭利.蒙臺梭利家庭教育全書[M].吳啟桐,全海濤譯.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作者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