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為了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幼兒思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需要教師將點點滴滴的愛融入幼兒教學過程中?;诖?,文章就幼兒教育的個別案例進行深入反思,并針對案例進行了個人的觀點闡述。
一、典型案例
案例一
小軍出生于一個軍人家庭,是幼兒班級中非常聽話、懂事的一個學生,在課堂上的坐姿時時刻刻都很端正。但是,有一天小軍忽然沒來上學,又沒有請假,這時老師便立刻聯系家長。家長透露小軍不來上學的原因是班上有個叫小朱的學生不和小軍玩了,并讓其他小朋友也不和小軍玩,小軍怕受到同學的孤立而不敢去上學。
案例二
幼兒班上,有一個學生天生大腦發育欠缺,口齒不清,沒有幾個學生愿意和他玩,從而導致他的性格孤僻、心情抑郁。同時,在班級開展游戲活動的時候,也沒有學生愿意和他一組。每當看到其他學生在快樂地玩耍,而他只能跟著笑時,我心里就酸酸的。
案例三
幼兒小班娟娟長得很可愛,大家便稱她為“小公主”。班上又恰好有個男生的名字中有“王子”兩個字,老師和同學便稱他為“王子”。娟娟因為老師夸獎自己為“公主”而感到非常高興,并且隨時都說自己以后要嫁給“王子”。有一天,天氣忽然轉涼,娟娟的媽媽讓娟娟換褲子,娟娟不愿意,說童話故事里說的“公主”只穿裙子。并且,當老師組織學生去戶外參加活動時,娟娟只想牽“王子”的手,而“王子”又不愿意,娟娟便大鬧說:“公主應該和王子在一起,我不愿意和其他同學玩。”老師最后沒轍,只有讓娟娟牽自己的手。
二、案例反思
針對案例一中小軍因為害怕沒有小朋友和自己玩而不愿意來上學的情況,老師便可以適當調整原定的教學計劃,為幼兒們朗讀《兩棵樹》。幼兒們有了明確的閱讀目標便深情地傾聽著。當朗讀完之后,我便問幼兒們:“你們的好朋友是誰?當你們發生了矛盾之后應該怎么做呢?”我趁機問了問小朱,小朱很不自在地說自己的好朋友是小軍,并說當他們發生矛盾之后愿意主動求和。這時我便順勢夸獎小朱重友誼、有愛心。之后,大部分學生都說愿意和小軍成為好朋友。于是,我便讓小軍上來和同學們握手,整個課堂充滿了愛的氛圍。因此,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只有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夠讓幼兒健康成長。
針對案例二中大腦發育欠缺、口齒不清的學生,教師深入研究這個學生,發現他的優點。在了解的過程中,教師慢慢發現這個學生對姐姐和媽媽的感情最深,于是在一次課堂教學中,教師便將以往的成語接龍和故事大賽更換為說話比賽。同時,規定說話比賽的主題為“我的家人”,當學生們一個接一個地述說自己的家人時,這位口吃的學生也站起來描述自己的家人。他雖然說話不太清楚,但是能感覺到他想說的很多,并且每當說到感人處時,他的淚水就奪眶而出。當他講完之后,所有學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這讓他感覺到了朋友們的愛,在之后的學習生活中也變得開朗起來。教師通過因材施教,表達了自己對至善的追求,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案例三中,教師因為娟娟的可愛將其稱為“小公主”,但是卻不料由于學生對“公主”的認知存在偏差,而對其造成了不良影響。人們思想的形成概念常常是在個人的觀念取得大部分人的認同之后。其中,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邏輯思維和推理都處于空白狀態,無法深入學習技巧,而幼兒的思想主要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感官和經驗而獲得的。因此,老師和家長的言語對幼兒的行為和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但是,娟娟的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只是將娟娟說的話當成是幼兒的俏皮話,而并沒有深入分析幼兒話語背后的原因,只是采取表面的解決方式來緩解娟娟行為中出現的不良情緒。因此,為了讓幼兒健康成長,幼兒教師便應該充分意識到幼兒的推理能力存在片面性,并且這種推理能力將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慢慢發展。所以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公主”的正面形象來展開教育活動,逐漸消除娟娟片面的概念所造成的消極影響。
三、結論
總而言之,幼兒教育對幼兒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促進幼兒思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便需要教師將點點滴滴的愛融入幼兒教學過程中,尊重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讓幼兒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素梅,格日樂.兒童觀的哲學意蘊及對幼兒教育的反思[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4,(10):22—24.
[2]李 敏.幼兒幸福的應然與實然——對現代幼兒教育的反思[J].教育教學論壇,2015,(25):241—243.
(作者單位:江西省東鄉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