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娟
摘 要:由于高中地理教學內容較初中地理教學內容有一定的深化,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深入理解及掌握地圖的意義及性質,培養看圖、識圖的技能和方法,以此提高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現關于高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讀圖能力作一探討。
地圖是地理學科的“第二門語言”,是學生學好地理的基礎。認識和閱讀地圖,要掌握分析和繪制圖表的方法。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圖文轉換能力,才能自主有效地學習高中地理知識,因此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對高中地理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讀圖能力的現狀
(1)未實現對讀圖能力重要性的充分認識。在多數地理教師的思想中,讀圖能力就是學生對圖表的感覺能力;還有的教師認為只要將學生對圖像的認識加強了,學生的地理感知能力相應地得到了提升,就沒有必要再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但地理圖像本質上具備著有效的地理語言,并且有效表達并概括了各地區地理條件。教師對地理圖表閱讀能力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導致了學生無法提升自身的讀圖能力。[1]
(2)不重視讀圖能力的培養。讀圖能力主要有學生在面對地理圖像時具有的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挖掘地理圖表中深層信息的能力。在信息量龐大的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更為重視學生對表面地理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能力,并未訓練學生挖掘深層信息的思維能力,因而無法培養和完善學生的讀圖能力。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圖能力的具體策略
(1)了解讀圖程序,掌握閱讀技能。教師在教學中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并識記常用圖例,要求學生掌握圖表中的圖例和文字說明,進一步實現對圖中各個符號表示的含義進行了解,掌握分布圖、地理聯系圖、景觀圖等具體概念。同時要讓學生在地理學習中養成良好的用圖習慣,保證學生可以對現實中的地理環境和情況在地圖中進行落實,幫助學生掌握牢固的空間地理概念。在指導學生讀圖的過程中要遵循圖文結合、精簡和聯系原則,即實現圖像和文字的緊密結合;簡化地圖中的信息含量;實現學生將新老知識進行密切聯系,自主發現相關規律。[2]
(2)培養學生的信息綜合能力和圖表分析能力。為了獲取地圖上有重要價值的隱形信息,實現在讀圖基礎上增加相應的分析,在獲取信息后進行思維加工,在分析信息及地理特征歸納基礎上發現地理規律和成因以及內在聯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相應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對圖像的閱讀;要善于綜合、歸納地理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一圖多思、多用的技能。在面對同一幅圖時,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思考,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3)提高動手能力,培養繪圖技能。填繪圖在學習中是十分重要的動手操作階段,教師要結合適合繪圖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使學生在自學基礎上,帶著相應的問題讀圖并在地圖上進行填繪練習,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鞏固,實現課本知識向自身知識的轉化。在教學服務的需求角度,培養學生的繪圖能力可以從描摹、填繪、仿繪形式開展。對高中填圖練習進行重視,實現學生將自身在平時的學習中的知識在地理填圖練習中的有效運用,并對學生進行督促,掌握學生的填圖練習結果,歸納學生在填圖練習中表現出的不足。針對練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解決,引導學生利用圖像解決實際問題,養成良好的用圖習慣,提升思維能力。
(4)培養學生對圖表的轉換能力進而提升解題能力。隨著高考的發展,高考更加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績,就必須獲得高考中所要求的各種能力。圖和圖之間的轉換主要表現在剖面圖形向平面圖形的轉換、局部圖向整體圖的轉換、表格向圖形的轉換等。學生切記不要靠記、背來實現圖形的轉換。
三、結語
總之,讀圖能力是高中階段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升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學生學會怎樣看圖、用圖,能夠從地圖上獲取有用的信息,提高解題能力。讀圖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過程,因此教師要循序漸進,逐漸提升學生的讀圖能力。
參考文獻:
[1]韋 毅.高中地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學周刊,2012,(6):28.
[2]馬紅英.高中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下旬刊),2012,(7):63—64.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