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燕
摘 要:準備活動是小學體育課堂的基礎部分,準備活動部分做得好有利于減少傷害事故的發生,有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后面內容的積極性。文章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并結合當前小學體育課準備活動的現狀進行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優化當前體育課準備活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及借鑒。
一、體育課準備活動的現狀分析
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學生需要進行身體基本活動練習,以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克服自身的惰性,使自身快速達到適宜運動的狀態,為其后的學習內容做好準備,從而減少和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但是很多學生對準備活動不是很重視。根據筆者的走訪調查發現,關于“你認為做準備活動有必要嗎?”的回答中回答“沒有必要”的學生占全部學生的84%。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對準備部分有多不重視,但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根源還是在于教師沒有對學生灌輸準備活動的重要性。一項關于學生運動中損傷原因調查排列顯示:因準備活動不充分或不當,而發生運動損傷的排在運動損傷原因的第三位,準備活動的質量直接影響體育教學的效果和學生的身體健康,它可以延長或縮短一個人的運動壽命。
二、體育課準備活動存在的問題
根據調查發現,體育課準備活動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
1.教師與學生對準備活動的重視程度不高
很多教師與學生對準備活動都存在著不重視的情況,在實際的教學過程調查中,筆者發現大部分教師與學生在準備活動環節中,都只是慢跑兩圈,然后做幾節熱身操就結束了,甚至有些老師還盲目地壓縮了正常的準備活動時間。
2.準備活動內容枯燥乏味
小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好奇心較強,對舊事物存在抵觸心理。而我們的體育課準備活動內容往往是慢跑兩圈加一套基本體操,或一個長期使用的游戲。這些枯燥乏味的內容久而久之會讓學生感到乏味、厭煩。
3.準備活動中,教師教學未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
由于小學生中低年級與高年級成長的不同,在生理與心理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不能一味地教同樣的內容,應具備不同的教學特點。但在很多學校體育課堂實際教學中,準備活動內容區別不大,一套操、一個游戲,從初一至初三都沿用。
三、優化體育課準備活動策略
1.提高思想意識重視程度
準備部分作為體育課的教學組成部分,是一堂課學習的開始,起著重要的熱身及調動興趣的作用。準備活動的安排,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心理上很快融入其中,還可以預防運動損傷和不良生理現象的發生,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基本運動能力,更能培養小學生共同協作意識及自身品德意識,培養學生正確的姿態和體態。
2.內容與教材要相吻合
從內容與教材的選擇上來講,體育課的準備活動在內容的選擇上應與主教材的內容緊扣在一起,結合主教材的教學內容,制訂準備活動的內容,根據主教材的教學任務,在準備活動中有針對性地安排與教材相銜接的輔助性動作。體育課的準備活動,不僅要為一堂課的教學任務做好準備,還應為完成所學教材內容做好準備,要從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出發,有針對性、有計劃性地采用各種練習方法為教學內容的順利完成做好準備。筆者覺得在內容與教材的結合上,應該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融入其中,從準備部分過渡到學習基本部分的內容上。
3.關注學生個體差異
(1)年齡的差異。由于年齡的差異,低年級與高年級的學生準備活動的內容及時間的安排上都有不同之處。對于低年級學生,可多采用一起模仿和表演等形式。而對于高年級學生,由于其已經有了一定的體育技能,在準備活動中,應多采用對抗性較強、能展示個人能力和力量的活動。
(2)性別的差異。高年級男生一般喜歡對抗比較激烈的準備活動,而女生則更喜歡節奏慢、輕快的準備活動。因此,應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準備活動。筆者在對女生的準備活動安排上一般采用健美操的形式,這樣有利于讓女生更容易融入其中,為下面的內容學習作好鋪墊。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一名體育教師,就應該多掌握一些專業知識,科學地安排準備活動及體育課的內容,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保證教學任務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繼芬,郭紅濤,王青濤.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應堅持八性[J].河北職工學院學報,2006,(4).
[2]崔振宇.淺談準備活動在體育課中的作用及運用方法[J].科技信息,2009,(4).
(作者單位:浙江省余姚市肖東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