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園圓
摘 要:小學語文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語文學習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但是在現在的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需要解決,本文針對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可以讓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 問題 教學 策略
目前來說,在現在的小學教學中還存在這一些問題,導致小學教學的質量不高,效率低下,同時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就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觀念,改革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學質量。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的年齡處在對外界探索的階段,任何新奇的事物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那么小學語文教師正確的引導這種好奇心,就可以充分的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可以對語文產生興趣。但是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把握中自己的教學風格,也就是說拍在不能出現太過死板的教學風格,會讓學生認為教師十分嚴格,從而會對語文科目產生懼怕的心理。如果教師的教學風格太過單一也不行,缺乏了一定的靈活性和技巧性,從而會遏制了學生的天性和開放性的思維。但是教學風格過于活潑了也不行,會讓學生產生語文學習是在玩耍,失去了對語文學習的定性,甚至出現忽視了教學紀律,講課堂當成是游玩場的現象。
有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將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上,學生不會主動的親近教師,教師也不信任學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很少。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教師在主導思想上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但是卻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同時學生也承擔了過大的學習壓力,可能會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且有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很好的產生對語文的興趣,從而和教師之間也產生隔閡,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多,導致師生之間存在著矛盾,導致語文教學存在著質量低下的問題。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應對策略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創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從而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來進行語文學習。同時教師也需要堅持紀律性和高效性的教學原則,既讓學生充分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語文教學環境中遵守課堂紀律,規范的學習語文。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二年級上的《拍手歌》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來給學生播放一遍這首課文的朗讀,學生一聽,這篇課文一點都不無聊,甚至還可以唱出來,那自然就會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迅速的進入到學習狀態,可以和教師一起來進行這篇課文的學習。同時教師在上課的古城中可以和學生一起進行朗讀。適當的指導學生的讀音,學生也在無形中拉近了和教師的距離,并且教師也可以及時的糾正學生讀音不對的地方,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不單單是要教會學生們知識,還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這樣才能使他們愛上語文,主動學習。
教師可以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充分的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那么接受能力也不一樣,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教學,將學生分類,然后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特點來制定學習計劃,從而有效的提高整個語文教學的質量。教師在具體上課的過程中,每一篇課文的學習都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實際學習情況,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教師首先要給學生進行分層,分別是技術一般的學生,基礎好的學生以及基礎非常好的學生。將學生進行分層后,就可以針對性的展開教學。對于課文中基礎的部分,可以要求學生熟練的朗讀課文,并且能夠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讀音和生字的寫法。更深一層的教學,就可以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提煉出相關的信息來完成題目。關于擴展方面就可以要求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去解釋課文中過的實際內容。這種分層教學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發現自己能夠很好的完成教師布置給自己的教學任務,從而可以循序漸進一步一步的進步,這樣學生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就可以學到越來越多的知識,同時也和自己能力的學習內容非常的匹配,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式。
三、結語
總之,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改進,但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相信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需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而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教學體驗。
參考文獻
[1] 戴艷艷.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6(11):149-150.
[2] 趙文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探討[J].中國農村教育,2016(20):70-71.
[3] 張曉宏.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6(32):36-37.
[4] 周海波.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訓練問題[J].學周刊,2013(32):132-133.
[5] 董維妍.探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