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相杰
摘 要: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是工程建設前期的關鍵階段,關系到建筑施工的最終成果,而造價的控制也主要在于招投標階段。對于造價的管控,決定著工程最終的施工結果、收益以及企業未來的發展,為了更好的控制造價,文章針對招投標造價控制要點展開分析,為招投標管理提供有利意見。
關鍵詞:建筑工程招投標 造價控制 對策研究
建筑工程是我國社會體系當中基本的工程類型,為了達成更理想的施工成果,得到理想的施工收益,并且得到理想的發展,做好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至關重要。文章針對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對策展開思考分析,在當前的工程領域,這是提升工程質量的關鍵點。
一、在編制招標文件中融入造價控制
在一項工程的招投標過程當中,招標文件在實際的工程施工過程當中有著綱領性的意義,以此為基礎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指導才能真正確保達成招投標的目標。所以在招投標過程中,及后續的工程施工過程當中,都必須要對招標文件的重要意義及作用提起充分的重視。如果要確保達成以招標文件為基礎的工程項目造價管理,首先必須要以科學的角度去思考,并且對招標文件進行認真的編制。在實際編制時,首先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是要工程項目當中所有與整體造價相關聯的費用進行確認,一經確定,在原則上便不能夠更改,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施工單位在原有造價上做文章。其二是對于部分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可預見的但并不包含在工程清單當中的費用,則必須要將費用的明細內容更加明確精準的在招標書上進行闡述。其三在工程的總價包干模式下,如若工程出現了一些單項工程量,造價無法確認,則應當針對其中不屬于合同范圍內的部分進行分析與調整,以達成明確費用的目標[1]。
二、優化評標機制
評標是工程招投標過程中重要的評定環節,確定了評標辦法,評標的方向才會更加明確,簡而言之評標機制的完善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評標辦法的改革,對于業主的最終選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決定著最終的承包商選擇。在評標過程中,招標方為了確認中標方,必須要首先制定出更加合理的評標辦法,最終選擇出最為有效的評標辦法,當前我國的建筑企業招標過程中,最為常用的評標辦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其一是最為常用的方法,即是采取最低投標價法,利用這樣的評標辦法,能夠確保給價最低的企業中標,但是并不能保證對方的商品或是服務質量。其二則是綜合評估法,利用這樣的方法,也許并不能確保最低報價的企業中標,但是衡量各方面綜合條件后,所選擇出的中標方是更加可靠的。簡而言之如果利用最低投標價法,會提升評標的風險度,如同以上所述,雖然最低的報價能夠讓業主耗費更少的成本,但很可能引發投標時惡意壓價等問題的產生,并且最終確定的中標方也很可能在后續利用文件漏洞去加入其他款項,謀取私利,或是使用劣質的材料或是落后的技術去施工,反而可能導致業主付出更多的成本,卻無法確保施工質量,業主必須要意識到這一點,才能避免在招標過程中被一時的利益所蒙蔽,選擇出最為合適的投標企業達成合作。相對來說綜合評估法的科學性則更強,對于商務標的評標,采用綜合評估法去評標首先要對評標的基準價進行確認,評標基準價=有效的投標報價總和/投標的單位數量,所有參與了投標的單位,其給出的報價要與基準價作出比較,按分值扣減。但是采用這種方式必須要防范串標問題,避免幾家投標企業暗地操作抬高中標價格。
三、注重項目工程量清單調整中的造價控制
項目工程量清單是投標評價的主要根據,在工程量清單的計價模式之下,工程量清單是必要且重要的基礎文件。即是說要真正達成對工程造價的合理管控,必須要首先對工程量清單進行明確與控制,這樣才能確保工程造價更加合理。在具體實施項目招標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有新的工程量清單為基礎,前后的兩個清單,并不會在基本內容上有大幅度變化,但是在許多分項成本上,卻是可能發生變化的,甚至會是很大的變化。而招標文件是生成清單的主要依據,在實際的施工過程當中,工程清單對于造價控制有著不可忽視的決定性意義,所以必須要遵循嚴謹科學的原則去對清單進行完善,闡述任何的含義都要做到精準無漏洞,這樣才能避免漏洞被利用[2]。
四、確認合同形式與內容
合同的形式與內容,決定著合同的實效性,為了確保前期訂立的合同能夠成為后續維護各方利益的有效依據,必須要以嚴謹的態度去訂立合同,這是達成工程造價控制目標的要點之一。建設工程的項目施工合同,其最主要的意義便是對建設方與施工方雙方風險的分攤以及利益的分配。在合同當中,必須要明確闡述雙方的款項結算方式以及合同類型、計量支付條款、合同價格調整要求以及風險責任條款等相關內容。必須要對不同合同類型進行明確,依照計價的方式,合同類型總共可分為單價、總價及成本加酬金三類合同。這與實際的施工要求有著密切的關聯,包括工程規模、圖紙深度、復雜程度等都是選擇合同類型的依據,業主需要根據后續實際的施工需要去進行合理選擇,這也是控制造價的必要條件。
五、規避工程風險,實現造價控制
工程風險的影響,決定著業主是否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去彌補,所以要控制成本,對于風險的規避是必要的一個目標。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工程造價管理主要給予工程量清單,即是說以市場的趨勢變動為導向。而工程市場的價格水平并不是始終不變的,即是說在市場趨勢的變化之下,業主與建設方都難免要承擔一定的造價風險。最為常見的風險類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是工程項目的清單信息錯誤所引發的造價風險。其二是工程設計圖紙的問題所引發的造價風險。其三是工程實際施工過程中因不可抗要素(自然災害等)所引發的造價風險。其四是因承包方的決策或是施工操作失誤所引發的造價風險。其五是各類工程物資的市場價格浮動所引發的造價控制風險。這些都是可能影響工程造價的問題,需要提起重視[3]。
結 語
建筑工程招投標工作影響著工程的施工成果,以及相關企業的利益發展,特別是在當前經濟發展愈發迅速的趨勢下,為了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更要從早期的招投標階段開始明確造價控制要點,這樣才能保證以更低的造價建立起更加優質的工程。
參考文獻
[1] 金惠峰.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造價控制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7(11):3-4.
[2] 唐小清,黃穎.分析建筑工程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方法[J].建材與裝飾,2017(50):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