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柞躒
摘要:美術欣賞課主要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因此在中職美術教育中開展美術欣賞課程對中職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尤其是在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分析和研究當前開展中職美術欣賞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為中職美術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在中職美術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合理教學策略的路徑,本研究內容僅供同行參考,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職美術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
關鍵詞:中職;美術欣賞;有效教學方法;實踐研究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社會對美術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漸提高,美術欣賞課程是中職美術專業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就中職美術課程教育系統來說,美術欣賞課程具由一定獨立性。盡管美術欣賞課程對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學鑒賞能力提升能夠起到顯著作用,但是很多中職院校依然沒有重視起美術欣賞課程教學,并且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也存在不足,如很多課堂根本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欣賞,有的老師為學生講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歷史故事及含義,教學形式就是一講到底,這樣的欣賞課變成了“講賞”課。新課程中指出,美術欣賞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想象力、感知力等方面能力的培養。為此,美術欣賞課上,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快,引導中職生對事物的認識和深入理解。
一、在中職美術欣賞課中凸顯人文性
人文性凸顯對中職學生的正確審美觀念和健康審美情趣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闡述作品主題,進而引導學生深層次理解作品內涵和創作意義,為學生的作品欣賞奠定基礎[1]。其次是教師應盡可能的創造教學情境。如:在欣賞中國古代山水畫時,教師可以放一段中國的古箏名曲《高山流水》,這樣不僅可以促使學生理解山水畫的意境,還可以把握體會作者創作時的心態。在這樣美妙的藝術氛圍中,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也促進了學生主動地去學習。
二、在小學美術欣賞課中體現自主性
新課改強調了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中職教師在開展美術欣賞課程的過程中,也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突出學生美術欣賞的主體性。首先是創設情景,好的導課要激情蕩趣。上課伊始可先給學生播放一段片段,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說說都看到了些什么?從而引入課題。其次是興趣延續,在課堂上讓學生從動口動腦進一步到動手制作具有民間特色的小藝術品――捏面人,在輕松愉悅的音樂背景下讓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提升,在活動的過程中又深刻地體驗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2]。如:剪紙教學中,剪紙是難度適宜,這一內容教師僅僅充當材料的提供者和教學的引導者。教師啟發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剪紙的分類,展開小組搶答,在競爭中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同時還要講究藝術語言,教師提供一些列有代表性的剪紙藝術作品,學生分小組代表發言。在小組代表分析作品藝術語言的過程中,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三、體驗教學法在美術欣賞教學中的應用
首先,教師可通過創設體驗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融入美術鑒賞中。例如,在學習欣賞中國古代藝術作品時,如欣賞《清明上河圖》時,教師可先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呈現《清明上河圖》,幅畫展現的速度是較慢的,讓學生有時間去感受、去看、去觀察,在此過程中教師可播放背景音樂,如中國古典音樂。當學生欣賞過后,再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如就這幅畫的朝代、人物、服飾、畫中的娛樂項目等提問,學生可以參照書本回答,在此基礎上可進一步延伸問題,以此激發學生的思維,并主動去嘗試分析和思考,以此達到讓學生體驗美術欣賞的目的,最終提升教學效果[3]。其次,教師為充分讓學生體驗美術欣賞的過程,面對眾多美術作品,教師依據教材可靈活安排教學內容的順序,或者有重點地進行美術欣賞。例如,在國外美術作品欣賞的教學中,講到印象畫派的發展時,教師則可挑選印象畫派的代表人物及作品進行欣賞和分析,如分析馬奈、莫奈的相關作品,并嘗試讓學生理解印象畫派的特點,在此過程中可向學生展示相關的畫作,有必要還可要求學生在生活當中,就某物仔細感知光、色等的變化,并嘗試描述觀察的感覺等。從而逐漸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這一畫派作品的美,同時也專注美術欣賞的關鍵點。
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美術欣賞過程中,往往只觀察某個細節而忽視整體或注意整體而忽視其它,他們只注意到作品的其他一些形式的審美特征,很少有意識的把一幅作品當作一件完整的藝術品來欣賞。有的學生不會依據自己的生活見聞及由畫而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認識。為此,在美術欣賞過程中,采用強烈的色彩對比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他們對作品的感受能力也容易持續增長[4]。為此,需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從動口動腦進一步到動手制作,把課堂的愉悅氣氛帶入高潮。如:教師給學生提供捏面材料和簡單的泥面人造型圖片,在輕松愉悅的音樂背景下讓學生們加入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這個活動簡單易上手,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知識的鞏固和技能的提升,在活動的過程中又深刻地體驗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
結束語:
綜上,作為美術生,其審美能力和美學鑒賞能力必須要達到一定標準,中職學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主要陣地,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十分重要,開展中職美術欣賞課程直接關系學生的職業素養培養,對學生就業和個體成長都具有積極意義。但是當前的中職美術欣賞課程教學質量不理想,很多中職美術生缺乏這樣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未來面臨無法勝任工作崗位的危機,也對其個體發展造成影響。基于此,本研究將集中分析開展中職美術欣賞課程的有效教學方法,希望上述研究內容具有參考價值,可以有效培養中職美術生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馬薇.試論新課程理念下的中職美術教育[J].新世界,2013,21(05):190-191.
[2]夏巖.新課改背景下美術欣賞課的有效性教學研究[J].大舞臺,2015,21(02):l94-l95.
[3]董建宜.論中職美術教學中藝術創造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7,12(01):125-126.
[4]蘭金仁.藝術與人的發展[M].北學校支持力度育研究,2013,21(12):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