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開展的背景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師不能只是為學生傳授基礎文化知識,更應該實現各方面能力及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此時他們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和學習能力,此時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更加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鍛煉學生口語表達,引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對他們未來的繼續學習及人生成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小學語文;語文素養;培養
引言
新課標改革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掌握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在教學中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培養,這將使他們終生受益。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語文素養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
小學生的心智、認知能力等都還沒有完全發展健全,通過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讓學生感受到文字、語言之美,可以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得到滿足,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保持一個健康愉快的心態,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素養,也可以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1]。
2.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語文素養的培養是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語文知識,讓學生了解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自主地開始對語文知識進行分析探討,這樣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讓學生更全面地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讓小學語文教學成果更為顯著。
二、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1.鍛煉學生口語表達
語文教學課堂中存在著大量的語言實踐教學內容,因此語文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儒雅氣質和文明舉止,培養學生談吐文雅、能根據不同場合選擇合適措辭的能力,使學生學會文明地和他人溝通。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口語鍛煉,幫助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和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掌握常用的思維方式,善于把自己獨特的思維邏輯用規范的語言進行加工和表述,使學生初步具備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2]。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文《匆匆》時,教師可以先做一個朗讀示范,然后說道“這篇課文的作者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憐惜之情,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我們應該珍惜寶貴的時間。”接著,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誦讀中深化感悟文本內容,樹立不要虛度年華的思想意識。之后可以舉行一個小的演講比賽,以“珍惜時間”為題,每個小組可以派同學參賽,然后教師進行點評、評比。教師要鼓勵學生、表揚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學習、更加愿意主動表達、更加善于與人交流,在這樣的鍛煉過程中,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引導學生拓展課外閱讀
語文素養的高低與學生的語文文化積累有關,因此應該尋找新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知識量。課本教材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閱讀量的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中應該拓展課外閱讀,培養學生快速閱讀、高效閱讀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語文教學課堂上開展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而且可以讓學生積累語言、豐富知識,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3]。例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做出詳細的課外閱讀指導,幫助小學高年級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書目,《西游記》《朝花夕拾》《駱駝祥子》《魯濱孫漂流記》等名著都可以推薦給學生細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鍛煉自己的閱讀速度,學會精讀、略讀的讀書方法,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教師還應該教給學生可以提高閱讀效率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做好閱讀摘記,以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增強情感體驗;摘錄抒情議論中或感情細膩,或富有哲理的句子,以增加自己的寫作素材;摘錄記人敘事、寫景狀物描寫優美的句子,要求注明出處,并用一二句話評點其寫作手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勤動手記錄筆記,復習和鞏固重難問題。通過記錄教學課堂中重點講授的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學習習慣,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特定課本位置記錄好重點的內容分析,便于學生日后的查找,而且教師授課時可以適當放慢語速,講解重點字詞,便于學生的理解與消化,要引導學生整理好課堂板書。教師要引導學生記錄生動、精練的內容,傳授學生記錄關鍵詞或出現頻率較高的詞語的方法,牢牢地記錄好文章的主旨以及重點線索等[4]。比如在講授杜牧的唐詩《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時,不能讓學生僅僅理解表面的意思,更應當深入理解作者的內心情感。在學生積累一定的知識量之后,可以師生共同分析,加強思維訓練,詩中描寫了艷麗的秋色,一筆重寫之后,依然清韻悠揚,回味無窮。
結語
總之,語文課堂教學不僅要重視傳授知識,還應該重視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重視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重視學生的學習需要,重視學生積極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重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周良軍.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02):54-55
[2]廖國平.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教學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7(31):83-84.
[3]黃曦 . 淺談小學語文教師如何針對核心素養教學[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02):60-61.
[4]顧梅生.探究小學語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課外語文(下),2017(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