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珍
摘要:想象是基于思維的活動,開拓腦海的空間,結合已知的問題不斷的延伸,像是一個思維器皿延伸的觸角一般,在生活、知識、情感的媒介下,觸及到寬闊的領域中,喚起學生的所思所感,小學階段學生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對于問題的思考通常讓人意想不到,正是由于他們的天真無邪,在語文的世界里,才能夠輕松的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富有情境意味的語文殿堂中,盡情的展開遐思,遨游在語文的美妙文字海洋里,但在基礎不夠夯實的情況下,學生的想象容易戛然而止,受到自身思維能力的束縛,想象力與創造力都桎梏在一定的空間環境下,亟待教師開啟智慧的閥門,小學語文教師應結合學生的想象能力,為學生的想象翅膀“鼓風加油”,寓教于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想象力;培養
引言:小學語文中的知識內容較為豐富,有詩句有畫意,教學的內容多是較為抽象的,與學生的實際接觸面積完全不契合,一些情境的描繪對于出門次數較少,見過的場景也十分有限的小學生來說,只能通過想象虛擬的空間構建,在腦海中去搭建對應性的場景,但正是由于學生與這些抽象的情境接觸不深, 同樣也成為想象的制約點,教師可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通過系統性的指引,使得學生在感官的觸動、生活經歷的幻想中,不斷的升級想象力,拓展認知的視野,為語文的深化探究做好鋪墊。
一、利用圖畫,豐富想象
小學生喜歡色彩豐富、圖文并茂的內容,從他們的日常喜好中就可見一斑,動態的視頻情境中,學生能夠全神貫注的參與互動,教師想要實現對小學生的想象力培養,那么就必然要從學生的視角出發,導入契合學生認知理解的內容,直觀化觸動學生的思維聯想。例如:教學“小小竹排畫中游”時,教師可自主繪制連環畫,這種教學形式也被稱之為繪本教學,不同于繪本的是,教師結合教材內容,以親自繪制或者網絡圖片搜集整理的形式,填補學生的認知空缺,與繪本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語文教師若是對繪畫一竅不通,可以與美術教師聯系,雙向化的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隨著學生的閱讀推進“鳥兒唱、魚兒游”教師利用江南的場景圖片,對應文字的內容,使得學生將文字與圖片銜接起來,構建思維導圖的腦海認知模型,身臨其境的走進江南魚米之鄉,突破語文課堂的局限性,獲得想象思維的擴張。再比如:教學“飛奪瀘定橋”時,教師可將“瀘定橋”的形態通過圖片展示出來,再將戰爭中的場面以圖片的形式導入,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可將圖片制作成“剪影”的形式,將圖片中戰士浴血奮戰的身影剪切出來,拉上多媒體教師的窗簾,利用多媒體的燈光影射效果投放到墻體上,讓學生猜測故事發生到了哪一階段,學生通過戰士奮戰、戰士犧牲等身影進行聯想猜測,最終以圖片幻燈片的形式播放,學生的想象思維被最大限度的激發。
二、情節繪圖,進行想象
語文教學中有很多的故事情節,閱讀的過程中,故事內容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但學生在理解上卻總是停滯不前,教師可將故事的整體脈絡進行梳理,通過故事的情節繪圖,展示故事中的場景或者人物的心理變化。例如:教學:“鄧小平爺爺植樹”時,閱讀到“只見他手握鐵鍬,興致勃勃地挖著樹坑”教師就可以板書一個小樹坑,然后畫一個簡易的鐵鍬,閱讀到“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時,教師畫一個樹苗,利用箭頭連接到樹坑里,同時利用文字板書“挖樹坑---移樹苗……”學生隨著故事的推進,由淺入深的實現自主的現象探究。再比如: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時,教師可利用肢體語言,展示“吹蒲公英”、“曬豌豆莢”等場景,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繪制圖片,學生在繪畫中再一次引發文本的情境,深刻的記憶語文中的科學知識。
三、設置情景,激發想象
情境的構建可以通過語言的描述形式,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視頻切換等,語文的情境應依托教材的內容,并契合學生的認知理解,從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出發,使得學生的想象從歡快的課堂場景上溢出。例如: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教師展開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小蝌蚪等動物,通過對話的互動去找媽媽,走進情境中,并脫離自己學生的身份,化身文本中的故事主角,此時學生不僅能夠通過想象獲得靈感,同時還可以喚起學生的質疑能力,學生的想法天馬行空,教師可鼓勵學生大膽的創新思考,有的學生就回答“我不是你的媽媽,我只是一顆水草。”說著還唱起了最近網絡流行的海草歌謠,課堂哄堂大笑,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通過情境摸索語文的真知灼見。
四、續編故事,展開想象
語文的內容通常都有一定的留白空間,使得學生能夠依從自己的感悟,喚起有關的創想,教師可借助語文中的懸念,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學“七顆鉆石”時,就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故事的繼續創編,當“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后發生了什么事情呢?有的學生想象“小女孩因此成立了礦泉水公司,這個罐子里源源不斷的涌出清甜的泉水,養活了整個鎮子”,還要的學生想象“小女孩的水成為整個地區最大的書庫,因此有一些壞人想要爭搶小女孩的寶貝罐子,小女孩與他們斗智斗勇……”學生大膽的展開聯想,在故事的創編下,想象突破天際,思維得到啟發。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中想象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可通過圖片的導入、板書的設計、情境的創設與故事的創編等,以不同的視角提高學生的想象力。
參考文獻:
[1]董兵.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想象力培養的缺失原因[J]. 中國校外教育, 2010(21):123-123.
[2]鄒學超. 給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J]. 教師, 2014(32).
[3]王紅琴. 尋求奇思妙想,造就精彩課堂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J]. 新課程中, 2017(7).
[4]龔歷蘭. 雪化了是春天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想象力的培養[J]. 中文信息, 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