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軍
摘要:國家實行新課改后,結合素質教育觀念,愈發重視學生這個學習主體,要求廣大教師在課堂上積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發展孩子個性。相對于原來傳統的教育模式,小學語文老師需要完成一個新的職業挑戰。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個性呢?我們教師要學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提高自身素質、放飛學生思想、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和因材施教。
關鍵詞:教師素質;互動;因材施教;教學方法
引言:興趣是孩子學習新事物的主要動力,對于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可以花許多時間精力去學習了解。但是學習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教師通過學生的表現和興奮程度,有效的激發學生的主觀性和獨立性。培養好小學生語文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這有利于學生下一階段的發展進步。教育學者葉圣陶說過:“教是為了不教”。這個轉變就是要教師挖掘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所以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運用自身文學魅力吸引學生,讓學生在做中學互動互助,善用多種方式方法,逐步培養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一、提升教師素質,運用語言藝術
中國的文字博大精深,教師作為語言文字的傳遞者,他們的語言功底直接決定著課堂的教學效果。要想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首先要讓他們對老師產生好感。那么如何讓教師的教學語言變得更有吸引力呢?第一,我們要不斷進修學習,提高自身知識文化素養,做到“有書可講”。第二,課堂教學語言需要科學嚴謹,表達的時候簡練、準確、邏輯思維明確。第三,教學語言要帶有深刻的教育意義。達到與學生的心靈上的溝通,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1]。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第四,教學語言的生動趣味性,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教師的口語表達要風趣幽默、栩栩如生、引人入勝。比如說在講授古詩文唐詩宋詞的時候,生動的表達可以使學生很好地再造想象,讓他們感受到名山大川,以及詩人所表達的情感體驗。一個優秀的語文老師娓娓道來,而又不失乏味,牽引著學生的思維思緒,暢游大千世界,產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愛之情。
二、打開學生思維,開展互動學習
解放天性是每個語文教師都要實施的,放飛孩子們封閉的思維,才能讓他們不斷地探索學習。語文課本中,語義的理解和體會不是每個人都相同的,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再進行整合交流。通過互動辯論,學生會進一步加深感悟理解,發現學無止境[2]。自主互助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可以給課堂注入活力與生機。比如在教學《小馬過河》的故事時,我問學生:“這個故事讓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呢?”一大部分同學說做事不要害怕,要親身經歷才有正確的認識和結果。可有的同學卻有不同的見解,他們認為小馬本不害怕,是老牛、松鼠等的建議不同不對,才讓小馬不敢過河。經過大家的集體思考,最后我做了全面的總結,使學生對故事的寓意有了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不僅保護了學生的自我思考能力,更讓他們在爭辯交流中發展個性,提升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根據學生特征,實現因材施教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小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程度都不同,自然他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有濃淡之分。有的孩子很輕松就可以背誦一篇文章、一首古詩,可是有的孩子費勁九牛二虎之力還是差強人意。因此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自身特征,采用分層教學法。分層教學法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掌握程度、學習興趣將學生分成幾個層次,每層運用不同的教育手段。這樣的做法,對學生而言,不僅有利于先進學生對知識的渴求度,還有利于對后進生的精心照顧,不讓其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繼續保持學習熱勁,一舉兩得。不僅如此,這樣也可以適時調整教師的教學狀態,減輕教學進度不一帶來的壓力及負擔[3]。讓教師保持的飽滿的精神狀態和愉悅的心情。
四、多樣教學方法,提升學生興趣
第一個是想象法。想象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常用方法,因為許多場景我們不能帶領孩子前去感受,也不能配置出相同場景。所以教師需要有感情的朗誦文章,讓學生在腦中構建文章所描繪的畫面。例如學習《刻舟求劍》時,讓學生感覺自己乘船渡江,緊急時刻會怎樣做,會不會犯糊涂?第二個是表演法。小學生從小就愛模仿,模仿電視里的動畫人物等活潑角色,表演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例如學習《巨人的花園》這篇文章時,就讓學生穿衣化妝扮演巨人,感受巨人分享前后的不同體驗。學習到真正的快樂來源于分享。這種做法既注重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感受,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實現新課標所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重要前提。第三個是搜尋法。在學習課文的時候,讓學生思考搜尋有關于課文的故事點,同時閱讀相關的其他童話故事,刺激興趣,接受起來也更加容易,同時拓寬了知識面。
結束語
總而言之,提高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勢在必行。小學語文是素質教育下的重中之重,學好語文對數學、英語等學科有輔助促進的功能。同時培養學生的興趣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需要耐心和恒心,通過不斷地堅持和摸索授之以漁。作為新時代的語文老師,更應該不懼艱難,努力克服實施過程中的意外情況和個例。老師是學生的領路人,是學生健康心靈的鑄造師,我們要將知識的獲得與興趣的提高相結合,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參考文獻:
[1]傅蘭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小學語文興趣教學初探[J].新課程學習:上,2016(08)26-27.
[2]胡麗萍.淺談小學語文興趣教學法的運用[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13)44-45.
[3]李麗虹.談談關于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0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