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卓瑪
摘要:對于教育事業來說,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提高教學效率應該是教師不斷的目標追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更要對此深入思考。小學思想品德是一門塑造學生良好品質的重要學科,是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要注重開展教學實踐,從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教學效率;問題;方式
引言
思想品德教學,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形成基本的思想道德品質,并且了解一些社會常識,對于綜合素質的提升具體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使得教學效率還不是很高,急需改進。對此,就需要小學思想品德教師形成一定的認識了解,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和社會活動實際,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當前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教學方法單一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還處在依靠興趣驅動學習的層次,若是學生的興趣缺乏那么就會導致其積極性下降,從而影響到教學效率。就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來說,教學方法不夠多元化,往往局限在一兩種教學模式當中,長時間使用同一種教學模式,會讓學生逐漸喪失新鮮感,使得教學效率不高。
2.學生參與度不高
在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以學為主的理念也更加突出,要求圍繞學生實際來進行教學活動。但是從當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課堂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參與度并不是很高,具體來說就是,不少時間還是教學處在主體位置,對課堂實現了把控和主導,學生依舊在從屬地位聽從教師安排,沒有體現出主體性,從而使得學生不能有效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降低了教學效率。
3.教學實踐活動不足
思想品德是一門比較理論化的課程,其中涉及到的思想品德素養、社會常識等,對于小學生而言都是比較抽象的,在理解上可能會存在一些困難。比如對于熱愛祖國、熱愛家庭等思想理念小學生可能無法有效理解。因此,就需要通過實踐,來增強學生的理解。但是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實踐不足,理論過多,從而使得教學效率不高[1]。
二、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
1.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想要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那么就需要讓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興趣。而要讓學生興趣始終濃厚,就需要在教學模式上多花心思,將一些不同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靈活使用,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課堂。這樣,學生可以不斷接觸新的教學模式,不必局限在一種教學模式當中,效率自然會上升。現在有很多有效的教學手段,比如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微課教學、游戲教學、翻轉課堂、任務驅動法、合作學習法等等,將這些不同的教學手段運用于思想品德教學,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2]。比如在教學“生活不能沒有他們”的時候,主要內容是對生活中的一些重要崗位進行認識,并了解這些人的重要性,比如清潔工,醫生,交警等等。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針對不同的工作角色,構建不同的教學情境。如對于清潔工這個角色,教師可以構建這樣一個情境:某一天早上,你起來發現街道上有很多垃圾沒有人清掃,原來清潔工集體始終了那么往后會怎么樣呢?通過這樣一個情境,教師引導學生浸入情境之中進行思維發散,學生自然就會想到,沒有了清潔工,街道上的垃圾就會越來越多,我們就不能美好的生活。由此,學生就可以明白清潔工的重要性,我們離不開他們。
2.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課堂參與度
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教,更有學生的學,從本質上來說,教學就是由教和學兩個部分組成的,缺一不可。但是目前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主要偏重于教這個方面,就弱化了學的作用,導致教學效率不高。所以,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就要想辦法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從而實現教學效率的提高[3]。比如在教學“購物”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或是游戲教學的方法,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可以創設一個店員與顧客的就是扮演游戲,模擬一家文具店,讓學生分別扮演文具店的店員以及進店購買文具的顧客,就購物過程進行表演。通過這樣的手段,就切實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角,學生的積極性大幅增加。而且通過實際的表演,學生自身也就對相關的知識形成了有效認識,提高了教學有效性。除了這種方法之外,還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教學,結合所要教學的內容,給學生設定一些不同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分成4-6人的小組,然后隨機選擇任務,在小組內分配任務,在展開自主學習。這樣的模式,也可以讓學生的參與度大大提升,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用顯著。
3.開展教學實踐,注重展示相關案例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想要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要的實踐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讓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實現深入理解和掌握。除了角色扮演這種實踐教學方式之外,教師還可以采取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就是通過多媒體,展示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從中了解相關知識[4]。比如就針對購物這個點,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引入小明、小剛和小紅三個人的購物案例,讓學生分析小明、小剛和小紅在購物上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說一說他們誰購物更加合理,誰購物不合理。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就可以對學到的知識進行應用,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
結語
總之,課堂教學策略是一門辨證的科學,需要教育工作者默默勤耕,以高度的熱情和不懈的努力去探索、實踐、總結和優化,才能實現教學質量新的華章。小學思想品德教師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解放思想,創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手段,假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
參考文獻:
[1]蘇玉紅 . 基于新課改標準下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7(30):154
[2]艾艷飛 . 探究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方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7(01):60-61.
[3]楊教虎 . 關于如何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的探討[J].新課程(上),2016(07):174.
[4]陳國英 . 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實效之我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0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