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璐
摘要:高職院校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培養技術型人才與高級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教學要與這一教學目標緊緊相連。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在新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構建與學生的學習專業相符合的教育教學模式,構建有特色的校園體育活動與校園文化,建立學校體育活動的公共服務體系,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本文將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展開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新思路
近年來,隨著社會變革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數量與質量都得到有效的提升,這些院校為社會的發展輸送大量的人才,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專業基礎扎實、技術性較高的人才,所以需要加強與社會之間的聯系。體育關系到個人的綜合素質的發展與全社會的健康運轉,所以在體育院校中占有一席之地。隨著社會教育教學理念的不斷更像,高職院校也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不斷變革自身發展的思路。
一、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社會經濟長在高速的發展,社會生產率的提高、社會分工逐漸的細化,在從事某項工作的時候,可能或過分依賴于身體的某一部分,長時間的積累下來,這個部位可能或畸形。職業院校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這個,他們往往學會一技之長在社會上有立足之處,但是卻往往會付出一些身體健康上的代價,限制了學生的自由的發展。例如,學習計算機的同學,他們需要長時間的坐在電腦前工作,頸椎會受到損害,因此,加強學生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勢在必行,體育鍛煉可以為學生肌肉帶來歐力,可以促進人的技能的全面發展。另外,從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實際出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比較小。在應試教育的長期的影響下,學生從小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考試,學生對體育活動產生抵觸的情緒,只有當體育教學成為學生考試的一部分的時候,學生才會為了分數而勉強應付,當考試內容不再有體育教學的時候,學生會將體育鍛煉拋之腦后,長此以往,學生難以產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因此,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1.構建全新的體育教育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學要與學生學習的專業特點一級未來工作的職業特點,構建新的教育教學模式,增強體育教學的應用性與實用性,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素質,以便在未來的工作更好地適應職業要求。例如,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多會有頸椎病的潛在的危險,因此在學習中應該多多做一些首腦協調發展的活動,加強讀學生身體協調性的訓練,籃球、排球、乒乓球等都符合這一要求;在旅游專業和管理專業中,對體形的要求比較高,因此要學習一些形體、健身操、游泳等活動,塑造學生的體形等等。還有一些工程測量專業的學生,未來的工作環境大多是在野外,工作環境比較艱苦,因此要加強學生的中長跑的訓練,培養這些學生耐力、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應對逆境能力等等。因此,在高職院校中,要根據學生的專業學習的特點,設置不同的體育課程,設置專業化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將來更好地適應自己的工作。
2.構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改革,需要促進課內、課外教學的一體化、開展體育教學的特色化項目,構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高職院校需要加強體育鍛煉的設施建設,例如開展輪滑、瑜伽、跆拳道等特色的項目,這些項目可以與校外的一些協會相互合作開展,將課外體育鍛煉與課內體育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建設以特色體育鍛煉為主的校園文化,增強校園體育鍛煉的氛圍,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提升學生的體質。
3.建立與完善體育課的教學體系。高職院校中,一般體育課程只開設一年半,有的甚至是只有一年,這樣短的體育鍛煉,已經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體育學習的要求,也不能夠達到增強學生體質鍛煉的要。因此,在高職院校中,需要開設體育課的公共選修課程,利用學生在學習之余的空閑時間,引導學生在網上自由的進行選課,在對體育選修課上實行的是學分制的統一管理,只有學生在完成固定的課程內容后,考試成績合格,才會獲得相應的學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被有效的激發出來,建立健全體育教學的公共選修課體系,滿足學生體育學習的要求。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中,要建立完善的體育課選課體系。
4.加強學生體育鍛煉的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心理情緒,興趣是指一個人認識與掌握某種現象的時候的某種特定的心理傾向。興趣決定了是否能夠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在體育教學中,要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得學生的學習態度是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下,體育教育的最根本的目標就是終身體育教學占有主導地位,增強學生的體質活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高職院校中,教育教學肩負著各種技術性人才的重任,學生身心健康的好壞、終身體育鍛煉的體育觀,直接影響著社會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體育鍛煉中,需要樹立終身體育觀念,為學生終身的體育鍛煉奠定堅實的基礎。
5.豐富體育教學的方式。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教學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不但豐富教學形式,要不斷創新教學活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登山比賽,班級運動會等形式,豐富課堂教學的形。教師也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然后以小組的形式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教學活動中感受體育教學活動。總之,體育教師應該與教師之間開展平等的交流,讓學生感受體育獲得真正內涵,從而對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教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學生的素質不同,還要知識水平等方面的差異,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因材施教,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層次采取分層教學或者分組教學,制定出符合全體學生的教學方式,注重全體學生的綜合發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方式的變革。
總而言之,在新的教學形勢下,高職院校必須要與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形式以及學生的發展情況,開展教學活動,提升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羅鑫,唐汝元.關于高職高專體育課教學改革探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16,(4).
[2]劉震軍.對高職高專學校貫徹終身體育思想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22,(2).
[3]胡勇.淺談高職體育教改如何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J].科教文匯,2006,(2).
[4]尹潔.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初探[J].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