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育濤
摘要:文章論述了國際貿易風險的表現形式,分析了國際貿易風險產生的原因;各國經濟政策的變動、信息不對稱、反傾銷調查、匯率波動。最后針對原因提出相應的對策:熟悉世界國的貿易政策、按照國際貿易慣例辦事、積極應對反傾銷調查、防范匯率變動風險。
關鍵詞:國際貿易;風險;防范
國際貿易風險,是指由于各種與國際貿易有關的因素,導致在一定時間內企業完成國際貿易活動過程中發生無法預料的風險,而風險可能會直接間接影響到企業的經營效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國際貿易風險與日俱增,呈現出復雜化、多樣化、不確定性等特點。
一、國際貿易風險的表現形式
國際貿易規模日益壯大,貿易主體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國際貿易風險的發生率也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國際貿易風險分為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表1)。
表1 國際貿易風險的種類
1、政治風險
政治風險是指從事國際貿易活動的企業由于受東道國政治因素的影響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此類風險具有突發性,不可抗性,原因是貿易所在國的政局突變、政權更迭、政策及其不穩,又加上叛亂、戰爭和恐怖主義等因素,均會對國際貿易造成損害,風險極大,弄不好血本無歸。
2、文化風險
不同國家語言、宗教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對同一信息的理解差異較大,甚至截然不同。種族和民族的差異會加大貿易事件的風險,民族優越感、民族歧視、民族隔閡也常常是國際貿易風險存在的普遍根源,文化風險的本質是貿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從貿易合同的簽訂、貨物運輸、檢驗、收貨、最終結算都存在價值理念的差異,都會加大貿易風險。
3、市場風險:
包括匯率風險、利率風險、股票價格風險、商品價格風險、合同風險等。
價格變動風險是在國際貿易風險中最常見的風險類型,與此同時也是影響國際貿易中企業利潤的重要因素。買賣雙方的供需關系變化會影響到產品的市場價格,而產品市場價格會對貿易雙方產生風險。
匯率變動風險指由于匯率發生波動而影響國際貿易活動,從而導致交易風險的產生。在國際貿易過程中,匯率發生波動會給國際貿易造成較大的影響,其中產品到岸價格差異是國際貿易受到匯率變動風險影響的直接表現。
合同風險,國內企業在剛剛進入到國際市場的初期,不熟悉交易規則,雙方簽訂的合同存在違約風險,各國之間的貿易磨擦加劇,反傾銷案件大量增加,技術性貿易壁壘頻繁出現,這些問題都會加大國際貿易風險。
4、結算風險
結算風險包括匯付風險、托收風險、信用證風險、銀行保函風險等。國際貿易中結算是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容易出現功虧一簣的局面。但實際上風險不可避免,例如國際貿易結算中采用匯付方式,那么雙方都會承受很大的風險:若采用預付貨款,則進口商的資金占用時間長,經濟壓力重,承擔幾乎所有風險;若采用貨到付款或賒銷,則出口商承擔風險和貨幣的機會成本。如果采用票匯,則可能出現信用不好使用假匯票或偽造匯票,導致財貨兩空。
二、國際貿易風險產生的原因
1、各國經濟政策的變動
一個國家的貿易政策的變動都會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貿易保護主義會增加貿易風險,各國之間技術性貿易壁壘、反傾銷案件,國際貿易摩擦日益加劇,都是各國經濟政策發生變動的后果。例如各國對商品的進出口限制政策都不一樣,就會直接導致商品無法進行國際貿易,同時國家對外匯的管制也不同,使可自由兌換的貨幣與其收到的貨款之間無法正常兌換,還包括有些貿易國家設立帶有歧視性的貿易壁壘(例如反傾銷、反補貼)、以及對稅率的調整,都會對國際貿易帶來風險。雖然近年來世界各國降低本國關稅,而且關稅壁壘也透明展現在眾人面前。但仍有很多發達國家以技術性貿易壁壘作為手段,憑借著先進技術方面優勢以及對產品的標準和法規的要求不同,對國外企業實施帶有排他性質的措施,從而將國外競爭者趕出該國市場。
2、信息不對稱
在進行國際貿易交易往來的過程中,產生國際貿易風險的較關鍵的原因,就是由于雙方手中掌握的信息不對稱。例如海上貨物貿易會遇到我們無法避免的自然災害、運輸欺詐和意外事故等一系列風險,一旦出現損失,合同一方對另一方的不誠實或有所隱瞞的行為無法識別,賣方是否與承運人合伙以及是否交付了與合同不符的貨物,災害發生時是否盡力挽救,這些對于合同當事人來說也是不得而知的;而且船舶在運輸過程中在何時何地發生什么樣的意外,更是不可能在第一時間獲得準確的信息。但這些信息的獲取對賣方和承運人就比較容易了,而且經驗豐富的船長也會了解與航線、船舶有關的信息。可以看出,買方所能了解到信息十分有限,可是賣方以及承運人可以掌握到的信息卻較充足。這樣一來買賣雙方所得到的信息就出現了不對稱現象,導致了國際貿易風險的發生。
3、反傾銷調查
我國外貿企業面臨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反傾銷調查現象尤為嚴重(圖1)。據統計,在反傾銷調查過程中,美國所占反傾銷比率為70%,而且多數的評判結果對我國企業是非常不利的。一是因為我國近年來的外貿出口額迅速增加,2005--2014年,中國進出口額增長20倍之多,對國際市場上形成了很大的沖擊性;二是在國際市場上反傾銷比較集中,我國主要出口地區是美國、歐盟、澳大利亞、東盟、日本,而且出口類型比較集中如電子行業就占領了全球貿易中的80%,其增長速度保持在15%以上,這樣很容易引起進口地區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反傾銷調查。
4、匯率變動
參與國際貿易的企業無法避免匯率風險所帶給企業的損失。現階段,美元是國際貿易中主要的貨幣計價單位,但是受到戰爭以及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國市場中沒有一個很好的發展
預期,國際上對美元普遍存在疲軟認識,但是美國利用美元這一新武器,操縱美元匯率的變動,在全球剪羊毛,世界經濟形勢一片動蕩。這種形勢下,我國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作為避風港,這也就導致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上升,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加強。人民幣國際化與美元霸權相碰撞,必然會引致更多的貿易風險的出現。
三、國際貿易風險的防范對策
在當今國際日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國際貿易風險就更加不確定,這就需要我們做好充足的準備,積極應對與防范各種可能發生的國際貿易風險
1、熟悉世界各國的貿易政策
國家的經濟政策變動,會對整個國際貿易的交易往來產生影響,甚至導致經濟損失,這就需要我們能夠準確的把握其他國家的政策、政治和經濟狀況。例如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會用技術性貿易壁壘保護本國市場,因此我國的出口企業就需要利用自身優勢,提升產品質量來爭取勝利的機會,使自己產品的國際競爭力上升,積極創新,打造有質量,有檔次,有品牌的產品,提高產品實力才能有效的規避政策風險。在進入到國際貿易領域的時候,要隨時關注著對方貿易國相關政策的變化動態,與此同時出口企業必須充分掌握貿易往來國家的經濟政策,謹慎的審視在每一個流程中可能出現紕漏,積極地拓展國際貿易之間的來往與合作關系,將主動權和發言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降低潛在的國際貿易風險。
2、按照國際貿易慣例辦事
國際貿易慣例就是指在進行國際貿易交易時,需要有跟國際貿易有關的通則、法規和準則來約束。通常是由商業企業或國際性組織來擬定的,對國際貿易在市場中的交易秩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使國際貿易能夠更快更好的與國際經濟相融合,從而維護并穩定國家和企業的利益。因此在國際貿易的交易活動中如果能夠嚴格的遵循國際貿易慣例和相關法規辦事,就能夠事半功倍,使國際貿易的風險大大降低,并且讓國際貿易交易能夠穩定并且有秩序的進行。積極進行市場調研,減少信息不對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與此同時,在國際貿易的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風險,我們要學會用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維護自己的經濟利益以及國際地位。
3、積極應對反傾銷調查
企業是應對反傾銷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面對反傾銷企業應該做到:第一、轉變競爭觀念,企業要改變以往單靠低價競爭的做法來提高產品的營業額,要結合產品本身的特點加強產品的質量,逐漸提高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優化進出口結構,樹立產品的品牌意識,通過合理提高產品的銷售價格以避免遭受因價格而遭遇反傾銷。第二、積極改善出口產品的市場結構,出口企業應該堅持市場多元化,積極開拓市場的銷售方式,以免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化而增加在國際市場上的貿易風險。第三、注重開展國際化經營,我國企業走出去對其他國家或地區直接投資,利用國際產業鏈條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繞過關稅壁壘,也能有效地避免反傾銷調查。
4、防范匯率變動風險
對于國際貿易交易活動中可能涉及到的匯率風險,可以通過利用金融工具以及一系列財務手段來進行轉化和調節。我國要用嚴謹的態度對待計價貨幣的選擇,需要我們積極地運用衍生的金融工具,進行一系列的宏觀金融調控,從而達到防范國際貿易風險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小北,李禹橋.國際貿易學學科前沿研究報告[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3.
[2]卓小蘇.國際貿易風險與防范[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2.
[3]何瑩瑩.新形勢下國際貿易的風險研究[J].中國商貿,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