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比較研究

2017-01-16 02:36:19田麗麗劉竟
現代情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信息方法研究

田麗麗+劉竟

〔摘 要〕以信息行為領域的114篇國內博碩論文和124篇國外博碩論文為樣本,從基本情況(學位層次、發表時間、所屬機構、學科分布)、信息行為的主體和客體、信息行為的類型、高頻關鍵詞、研究方法、研究深度6個方面進行國內外比較研究。結果發現,國內外共同點主要有3點:信息行為主體、客體的廣泛性和多樣化;相對于其它類型的信息行為而言,信息搜尋行為研究占主導地位;總頻次位于前3位的研究方法是調查法、統計分析法和訪談法。國內外主要不同之處在于學位層次、學科分布、信息行為的主體和客體類型、研究深度方面存在差異。最后,對國內未來有志于從事信息行為研究的博碩士研究生提出5條研究建議。

〔關鍵詞〕信息行為;博士論文;碩士論文;主體;客體;信息搜尋行為 〔中圖分類號〕G250.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6)12-0120-06

〔Abstract〕Taking 114 doctoral and masters theses in China and 124 doctoral and masters theses at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s research samples,this article compared them from six aspects,which were their basic information(including degree genre,publication year,affiliation,discipline distribution),subject and object of information behavior,typ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high-frequency keyword,research method and research dep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mainly three similarities.The first was the coverage and diversity of both subjects and object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and the second was that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was predominant,than other types of information behavior.The third similarity was that the three most frequently used methods were survey method,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interview method.The differences lied in degree genre,discipline distribution,types of subject and object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research depth.Finally,five proposals were put forward for graduate students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study of information behavior in future.

〔Key words〕information behavior;doctoral thesis;masters thesis;subject;object;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

作為人類所特有的一種行為——信息行為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引起了世界范圍內研究人員的注意,以美國的《信息科學與技術年度評論》(ARIST)發表的一系列關于信息需求與信息行為的論文為代表。從此以后,不同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從不同角度開展了自己的研究,研究成果十分豐富,其中就包括博、碩士學位論文。對目前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的研究歷史和現狀進行比較,發現兩者的共同點和差異,有一定學術意義和現實意義。

1 概念界定

“信息行為”這一概念有多種定義,已有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對其加以界定。本文在比較各種定義的基礎之上,借鑒武漢大學胡昌平教授的觀點:“信息行為是指主體為了滿足某一特定的信息需求(如科學研究、生產、管理等活動中的信息需求),在外部作用刺激下表現出的獲取、查尋、交流、傳播、吸收、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相關行為”[1]。

2 數據來源與數據處理方法

筆者于2015年1月9日分別在CNKI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PQDD文摘數據庫中檢索關于信息行為研究的學位論文。在CNKI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以“題名=信息 AND 行為”為檢索式,選擇“精確匹配”進行檢索,得到416篇博碩士論文,然后通過閱讀標題、摘要篩選出與信息行為較為密切相關的論文114篇。在PQDD文摘庫里用“ti=(information AND behavior)”為檢索式進行檢索,得到337篇文獻,然后通過2次篩選,第1次篩選排除了明顯不相關的論文,第2次篩選排除了一些不具備統計意義的論文(指既無摘要又無全文的論文,因為本文有研究主題、研究方法、關鍵詞的統計),并且考慮到國內外的數量應具有可比性,因此最終確定了124篇學位論文。這124篇論文中絕大多數是美國的博碩論文,具體的國別分布為:美國112篇,加拿大10篇,芬蘭1篇,南非1篇。

分別下載所選擇的國內外學位論文樣本的題錄信息(包括標題、作者、出版年、學校、院系或學科、國別、學位類型),分別整理為EXCEL表格。根據實際需要,下載了其中一部分論文的全文。

數據處理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語詞的規范化。由于不同研究人員對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表達方式存在差異,有不同的習慣和偏好,因此本文在數據標注的過程中對于多詞一義或同類詞語加以人工規范,示例如表1所示,目的是為了提高后文詞頻統計的準確性;二是通過閱讀摘要和全文,對每篇學位論文的關鍵詞進行人工標注,不完全按照原始題錄中的關鍵詞,刪除了一些意義不大的關鍵詞,增加了一些實質意義的關鍵詞,避免機器自動標引時出現的語詞冗余、同一概念標注的關鍵詞不同等問題。

3 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的統計與比較分析

3.1 學位層次、發表時間、所屬機構和學科分布

由表2可以看出,在學位層次方面,國內外形成了鮮明對比,國內近90%的是碩士論文,只有少量博士論文;而國外則恰好相反,近90%是博士論文,其余的是碩士論文,說明國內研究主要停留在碩士論文這個層次,博士層面的研究還十分缺乏,繼續深入研究的余地還很大。

由表3可以看出,從發表時間上看,國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的開始時間遠遠早與國內。事實上,根據筆者在PQDT文摘庫的檢索,國外最早的一篇信息行為研究的博士論文是在1968年,但是由于年代久遠,關于該文的信息十分有限(只有篇名、作者、年代、單位),無法獲取摘要和全文,因而不具備統計意義,同時考慮到國內外論文數量應相當,相差不能太大,因此筆者在選擇樣本時將20世紀60~70年代的一批博碩論文排除了。而在CNKI博碩論文數據庫中查到的國內最早研究信息行為的學位論文則是2004年的一篇碩士論文。

從各歷史階段的論文數量上看,以10年為一個階段,國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一直到21世紀10年代,每10年均比前一個10年數量多(21世紀10年代還未結束,按照目前5年的數據進行預測,總數量應該會超過21世紀初的10年),可見論文數量逐漸遞增。而國內的信息行為領域的博碩論文從21世紀才開始出現,21世紀初的10年有31篇,2010-2014年這5年論文數量突增,達到83篇。

由表4可以看出,在論文所屬機構的分布方面,國內外情況類似,分布都較為均衡,沒有出現某所機構的論文數量特別多的情況。在論文所屬國別上,除Dalhousie University是加拿大的以外,其余均為美國的高校。

關于表5有3點需要說明:(1)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2]中的一級學科(管理學除外)進行分類統計。歷史學、理學、軍事學這3個一級學科未列出,因為這3個學科下無論文。由于“管理學”這個一級學科的論文數量最多(國內90篇,國外35篇),占樣本比例比較高,因此我們對其特殊處理,按論文所在的二級學科進行統計和計算。(2)由于國外的學科分類方法與中國不完全一樣,但是為了統一標準,仍按中國的學科分類標準體系進行歸類,比如國外的“心理學”歸入“教育學”大類,因為按照中國的學科目錄,“心理學”是教育學的二級學科。(3)經過查看論文全文,國外有32篇博碩論文未注明所在院系或專業,無法準確判斷其所屬學科。

由表5可以看出,國內以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這個學科的論文數量最多且遙遙領先,而國外則以教育學、工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醫學、工商管理這幾個學科論文數量最多。

3.2 信息行為的主體和客體

通過統計和匯總,筆者發現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涉及的行為的主體、客體都十分廣泛。

3.2.1 信息行為的主體

國內博碩論文涉及到的信息行為主體有:消費者(18)、大學生(15)、網絡用戶(11)、農民(11)、高校教師(4)、科研人員(7)、員工(5)、旅游者(4)、農民工(3)、虛擬社區用戶(3)、群體用戶(3)、組織(2)、病人(2)。括號內表示的是某類主體出現的頻次。居民、駕駛員、中學教師、中學生、病人、護士、老年人、個人投資者、猶豫不決者、女性性工作者各出現1次。

國外博碩論文涉及到的信息行為主體有:消費者 (14)、未成年人(13)、醫護人員(13)、病人(12)、女性(9,包括母親、孕婦、哺乳期婦女、非裔美國女性等)、大學生(8)、員工(6)、外籍美國人(6,包括拉丁裔美國人、韓裔美國人非裔美國人等)、病人照料者(3)。城市居民、滑雪者、飛行員、黑客、咨詢師、中小企業經理、記者、家庭園藝者、農場主、煙民/非煙民、男性各出現1次。

在國內外一部分學位論文中,信息行為主體較為籠統,例如“人類”。

由此可見,盡管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涉及的行為主體類型都十分廣泛,但類型各異。國內主要研究成年人的信息行為,而國外不僅研究成年人,而且研究未成年人。國外學者研究的兒童、病人照料者、保姆、低收入準爸爸、煙民/非煙民、黑客、滑雪者、記者等這些主體在國內并未出現。

3.2.2 信息行為的客體

在國內外大部分學位論文中,信息行為的客體上普遍意義上的“信息”,不是具體到某一類型的信息。除普遍意義上的“信息”以外,也有一些論文涉及到具體的某一類型的信息。

國內博碩論文涉及到的信息行為的客體有:網絡信息(20)、學術信息(6)、旅游信息(4)、健康信息(3)、購物信息(3)、日常生活信息(2)、職業信息(2)、食品安全信息(2)等。操縱信息、企業內部信息、軟件、市場信息、餐飲類位置信息、個人信息各出現1次。

國外博碩論文涉及到的信息行為的客體有:健康信息(29)、網絡信息(12)、社會信息(12)、職業信息(6)、臨床信息(3)、農業信息(2)、電腦信息(2)等。產品信息、飛行信息、汽車廣告信息、雪崩信息、農業信息、標簽信息、智能電話網絡各出現1次。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共同的研究客體包括網絡信息、健康信息、職業信息。國外的社會信息、臨床信息、農業信息、電腦信息等在國內的博碩論文中未出現。

3.3 信息行為的類型

筆者根據所檢索到的國內外博碩論文樣本所涉及的信息行為的類型,設置了14種信息行為類型,并進行了相應歸類,如表6所示,按國內外合計總數由大到小排序。由于國外有的博碩論文同時涉及2種或3種類型的信息行為,因此表6中的國外論文“合計”的數值與博碩論文的樣本總數不完全一致。

從表6可以看出,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信息搜尋行為都占絕對主導地位,都占樣本總數的半數左右。信息利用行為、信息共享行為、信息技術采納行為、信息檢索行為在國內外都只有少量研究。國內外都有一少部分論文并未對信息行為進行細分。

國內外的差別在于,國外的信息處理行為、信息安全行為研究在國內并未見到。國外17篇論文關于信息處理行為的研究都是未成年人的社會信息處理(SIP)行為,除1篇碩士論文以外,其余16篇都是博士論文。信息安全行為研究在國外也有7篇。而國內的信息侵權行為、信息采納、信息倫理行為、信息交互行為、信息消費行為、信息操縱行為研究在國外并未見到。

3.4 高頻關鍵詞

由于信息行為的主體、客體、信息行為的類型前文已經進行了統計,因此,在本節只統計除了這些關鍵詞以外的其余高頻關鍵詞。

統計結果表明,國內3次及以上的高頻關鍵詞還有::影響因素(28)、信息需求(12)、認知(11)、影響(9)、社交網絡(4)、網絡購物(4)、決策(4)、動機(3)、關聯(3)。

國外3次及以上的高頻關鍵詞還有:影響(25)、關聯(15)、信息源(13)、社會信息處理(SIP)(11)、角色(9)、心理(8)、決策(7)、攻擊行為(7)、信息需求(6)、認知(6)、信息-動機-行為模型(IMB)(4)、情緒(4)、親社會行為(3)、偏好(3)、社交網絡(3)。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共同的高頻關鍵詞有信息需求、認知、影響、社交網絡、關聯、決策等。

3.5 研究方法

通過查看這些博碩論文的摘要、目錄、全文中的“研究方法”這一章,對每一篇論文的研究方法進行標記,總頻次在前7位的研究方法的統計結果如表7。學位論文綜述部分采用的文獻調研法,以及普遍的理論分析法(邏輯推導、歸納法、演繹法)不包含在統計范圍內。表7中的調查法包括問卷調查、實地調查、網絡調查等,問卷調查所占比例最高。

由表7可見,國內外總頻次位于前3位的研究方法都是調查法、統計分析法和訪談法。不同之處在于:國內比較法的總頻次高于國外,而國外的觀察法和實驗法的總頻次高于國內。

3.6 研究深度

筆者通過查看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的標題、摘要、研究內容、研究主題,對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的研究深度進行了綜合考察和比較,發現國內外差異較大,國內的論文選題比較寬泛,研究內容注重全面性和整體性,研究深度較為欠缺,而國外的博碩論文的主題細化程度比較高,研究較有深度。

例如對信息行為影響因素的研究,國內不少論文都全面分析了信息行為的多方面影響因素,但是究竟每一種因素是如何影響信息行為的并未深入研究,例如:《基于認知的農民信息行為影響因素研究》一文[3]從農民信息需求產生的認知影響因素、農民信息獲取與選擇的認知影響因素和農民信息接受與利用的認知影響因素3個方面分別分析了農民信息行為的認知影響因素;《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一文[4]從信息需求的影響因素、信息查尋行為影響因素、信息瀏覽吸收行為的影響因素、信息交流和合作行為的影響因素、信息創新利用行為的影響因素5個方面梳理了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信息行為的影響因素,提出5個研究假設,并且圖書館用戶的實際繪制了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行為及影響因素模型圖;《新生代消費者網絡信息搜尋行為研究》一文[5]中分別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收入、不同學歷的新生代消費者的網絡信息搜尋影響因素進行了比較分析。《研究生科研信息需求與信息行為研究——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為例》一文[6]采用方差分析法,分別分析了性別、年級、專業、論文發表情況對研究生科研信息需求的影響。

而國外的博士論文一般深入研究某一個影響因素對信息行為的影響,例如研究關系主義對信息源選擇行為的影響[7]、情緒對記者信息搜尋行為的影響[8]、不同個性(快速沖浪者、廣泛瀏覽者、深度潛水者)對信息搜尋行為的影響[9]、語言濫用對兒童助人品質、知識學習和信息搜尋行為的影響[10]、隱性動機對信息處理行為的影響[11]等。有的博碩論文的研究對象非常細化,例如汽車廣告、營養標簽等。

當然,研究深度的不同與所屬學位層次有一定關系,因為國內近90%的是碩士論文,而國外則近90%是博士論文。

4 結論及研究局限

經過前文對國內外信息行為領域博碩論文的統計分析和比較,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4.1 學位層次、發表時間、所屬機構和學科分布

在學位層次上,國內以碩士論文為主,而國外以博士論文為主;發表時間上,國內的論文明顯晚于國外,國外在20世紀60年代就出現了信息行為方面的博碩論文,而國內則從21世紀才正式出現;機構分布上,國內外情況類似,分布都較為均衡,沒有出現某所機構的論文數量特別多的情況。在學科分布方面,國內以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的論文數量最多且遙遙領先,而國外則以教育學、工學、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醫學、工商管理這幾個學科論文數量最多。

4.2 信息行為的主體和客體

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均涉及廣泛的、多樣化的主體和客體,但具體來講,國內外涉及的主體、客體的類型不一樣。國內主要的研究主體是成年人,而國外的主體則不僅包括成年人,還包括未成年人,重視對弱勢群體的研究。國內外共同的研究客體包括網絡信息、健康信息、職業信息等。

4.3 信息行為的類型

從信息行為的類型上看,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的博碩論文中,信息搜尋行為占主導地位,而信息處理行為、信息分享行為、信息技術采納行為等其它類型的信息行為所占比例較小。近幾年信息安全行為、信息倫理行為在國外得到關注,成在國外信息行為領域博碩論文新的關注點,2012-2014年3年間共有7篇關于信息安全行為博士論文。國內也至少有4篇關于信息侵權行為的碩士論文。

4.4 高頻關鍵詞

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共同的高頻關鍵詞有信息需求、認知、影響、社交網絡、關聯、決策。此外,國內信息行為博碩論文高頻關鍵詞還有網絡購物、決策、動機等;國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高頻關鍵詞還有信息源、社會信息處理(SIP)、角色、心理、攻擊行為等。

4.5 研究方法

從總頻次在前7位的研究方法來看,國內外總頻次位于前3位的研究方法都是調查法、統計分析法和訪談法。不同之處在于國內比較法的總頻次高于國外,而國外觀察法和實驗法的總頻次高于國內。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各學科通用的研究方法為主,新興研究方法十分少見。

4.6 研究深度

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研究深度存在差異,國內的論文選題通常比較寬泛,研究內容注重全面性和整體性,研究深度較為欠缺,而國外的博碩論文的研究主題細化程度比較高,研究較有深度。這與國內90%的論文是碩士論文,而國外則90%的論文是博士論文有很大關聯。通常而言,博士論文比碩士論文在研究深度方面更勝一籌。

4.7 研究局限

當然,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出。一是由于國內外有的高校學位論文并未上網或只有部分上網,因此學位論文樣本的遺漏在所難免;二是在文獻的篩選過程中存在主觀判斷性;三是本研究的檢索方式是僅從“信息行為”的字面進行檢索,存在漏檢的情況,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據的精準性和代表性。因此,后續研究需要采用更為廣泛的檢索詞,包括“信息行為”的下位詞、相關詞等進行檢索,從而進行更深層領域的分析和研究。

5 國內未來研究建議

根據前文的數據分析和結論,筆者對國內未來有志于從事信息行為研究的博碩士研究生提出5條研究建議:

5.1 期待更多的、更深層次、更有影響力的理論研究成果 目前與國內信息行為研究密切相關的博碩論文已有124篇,其中90%是碩士論文,盡管已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但總體上看,研究深度尚顯不夠,與國外存在一定差距。同時,實證研究成果較多,理論研究則較為欠缺。因此,我們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的博士生來從事信息行為領域的研究,出現更多的、更深層次的研究成果,以及更多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重大而有影響力的理論研究成果。

5.2 深化對特定成年人群體和未成年人信息行為的研究 社會不同人群通常有著不同的態度、能力、心理和情感偏好和傾向,表現出不同的信息行為傾向和特征,因此對特定群體信息行為的研究是一項很有意義的研究課題。今后可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之上,繼續深化對特定成年人群體(例如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民族、不同學歷、不同收入、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黨派、不同宗教信仰的群體)信息行為的研究,尤其應注意對弱勢群體(例如病人、老人、低收入群體、農民工等)信息行為的研究。

此外,國外十分重視對未成年人信息行為的研究,有多篇博碩論文是對未成年人社會信息處理(SIP)行為的研究。 今后,國內的博碩論文可加強對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的信息行為開展研究,包括未成年人的信息需求、心理、社會信息處理行為等。

5.3 弱化對信息搜尋行為的研究,加強對其它類型信息行為的研究 本文研究的表明,目前國內外博碩論文都側重信息搜尋行為的研究,研究成果非常豐碩,而其他類型的信息行為研究力度不夠,例如信息需求的認識和表達行為、信息處理行為、信息安全行為、信息采納行為、信息共享行為、信息消費行為、信息倫理行為等都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5.4 促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交叉化和新穎化

研究方法的種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本研究表明,調查法、統計分析法、訪談法、觀察法等是國內外信息行為博碩論文常用的研究方法,這些方法都是各學科通用的研究方法。統計結果表明,不常見的、低頻研究方法包括自陳量表法、情境調查法(Contextual Inquiry)、出聲思維法、關鍵事件法、文本分析法等。近幾年來新興的研究方法例如眼動技術、知識圖譜、大數據方法的應用較為少見。國內114篇信息行為研究的博碩論文樣本中只有2篇碩士論文應用了眼動技術,尚未見大數據、知識圖譜方法在國內信息行為博碩論文中的實際應用。因此,今后可有意識的引進一些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常見的研究方法以及新興研究方法并綜合、交叉運用,從而促進信息行為博碩論文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交叉化和新穎化。

事實上,信息行為本身就屬于典型的交叉學科領域,前文的統計結果也證明國內外多個學科都產出信息行為研究的博碩論文。多學科研究方法的交叉運用有利于研究的綜合和深化。

5.5 注重研究方法應用過程的規范性和嚴密性

研究方法應用過程的規范和嚴密程度對科學研究十分重要,直接影響著科學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例如問卷調查法必須有前測或預調查,抽樣調查法前需確定最少樣本數。此外,研究過程的完整、嚴密以及表述的準確性也需特別注意,也屬于規范的范疇。在本研究開展過程中,筆者發現國內有一部分論文未開展預調查;在問卷可靠性檢驗方面也十分欠缺,僅有一少部分博碩論文利用一些工具進行問卷指標的可靠性檢驗。

參考文獻

[1]胡昌平.現代信息管理機制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130.

[2]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印發《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834/201104/116439.html,2015-03-24.

[3]張宇晨.基于認知的農民信息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石家莊:河北大學,2013.

[4]周佩.高校圖書館用戶信息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1.

[5]劉杰玲.新生代消費者網絡信息搜尋行為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2.

[6]盧小莉.研究生科研信息需求與信息行為研究——以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為例[D].合肥:安徽大學,2010.

[7]Zimmer J C.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The effects of relationalism on the selection of information sources[D].South Carolina:Clemson University,2011.

[8]Briks J.The influence of emotions on interviewers information search behaviors:A test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D].Ohio:The University of Akron,2009.

[9]Heinstrom J E.Fast surfers,broad scanners and deep divers:Personality and information-seeking behavior[D].Turku:Abo Akademi University,2002.

[10]Pishva R.The impact of violation of linguistic expectations on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helpfuless,knowledgeability and information seeking behavior[D].Ontario:Queens University,2010.

[11]Stein J D.Implicit motive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Examining interactive effects on behavior[D].New York:Adelphi University,2001.

(責任編輯:孫國雷)

猜你喜歡
信息方法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捕魚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健康信息
祝您健康(1987年3期)1987-12-30 09:52: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小说|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午夜三级在线|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一级裸网站|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播放| 啪啪永久免费av| 久久中文字幕av不卡一区二区|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国产AV毛片|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91丝袜乱伦|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福利在线不卡|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四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无码| 美女国产在线| 亚洲婷婷丁香|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日韩AV无码一区|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在线最大成人|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无码|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大全| 国产后式a一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裸网站|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va|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色悠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伊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全部免费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9| 在线免费不卡视频| 高清国产在线| 在线无码九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丁香六月综合网|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婷婷激情五月网|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香蕉|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亚洲资源在线视频|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re丫丫一| 色欲国产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亚洲一区无码在线| 99热免费在线| 女人18毛片一级毛片在线|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在线免费看黄的网站| 亚洲九九视频|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青青草原国产av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www亚洲精品|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国产丝袜丝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色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