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均華
摘要:高等數學是我國高等教育專業的必須科目,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背景下,如何進行教學改革,以提高高等數學教學有效性,是高校教師和教育教學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本文主要從專業導向視角,分析了當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關于教學改革的幾點構想,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數學;專業導向;教學改革
高等數學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從教學實踐來看,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教學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教學改革也并不完全符合新課改標準,甚至與市場需求和專業導向存在脫節。這不僅影響了高等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也制約了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
一、當前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內容偏重理論和計算,教學內容專業針對性不強
當前高等數學教學,一般采用“定義、定理、證明、舉例”四步講授方法。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技巧的訓練,輕數學思想的學習;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輕數學應用的訓練。習題課、討論課缺乏與專業相關的應用型內容,未明確高等數學在學生未來專業發展的教育價值作用。這對于將來要從事具體專業應用的高職學生來說,是極為不足的。不少高職院校往往更加注重對學生技能和技術應用的培養,對于高等數學教學的研究則相對較少,重視程度也不夠。在學時不足的情況下,有的高職院校就對高等數學的教學大綱統一進行了修改,對教學內容進行了取舍。然而,一些刪掉的知識點對某些專業學生的后續學習來說是必要的。比如電子類、電氣類學生后面在學習復變函數、信號與系統等專業課程時經常要用到傅立葉級數、第二類曲線和曲面積分、格林公式,而這些內容在新的大綱里已經被弱化為選學內容,可教可不教。
(二)過分依賴計算機技術,忽略對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技術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改革中,當前高等數學改革教育中出現過分依賴計算機技術,而導致教學活動中教師地位的缺失、教材的忽視和學生主體地位的喪失。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高等數學改革教育中運用計算機技術來展開教學活動、問題解答。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主要是對已設定好的計算機軟件進行操作,引導學生進行高等數學學習,現實中,計算機技術展開的高等數學教育具有準確性和科學性,但計算機技術缺少對高等數學課堂的柔性管理,不能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知識點的進一步分析探究。計算機技術的廣泛使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但忽視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二是電子課件的使用。學生在高等數學學習過程中,改革教育推動了電子課件的產生,但是忽略了課堂筆記的重要性,在運用課件進行高等數學教學活動時,學生同教師,教師同課件之間的聯系變少,不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入探究。
(三)各種教學模式的濫用,忽視高等數學教育的內容
素質教育改革要求利用多種教學模式,增加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當前,高等數學改革教育濫用教學模式,過分重視教學的形式,而忽略形式作用下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例如,某高職院校的高等數學課堂中,教師通過情境教學進行數列極限的概念教學,學生對情境產生的興趣,而對知識原點過目即忘,這是由于數列極限知識的情境轉移再現性不強,教師浪費了大量的課堂實踐進行情境的創設,問題的導出。但實際上,這堂高等數學課中只要對數列極限的概念進行解說,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數列極限問題的理解和掌握即可。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模式使用不具有實質性作用。
二、基于專業導向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研究構想
(一)根據專業導向調整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
通過對各專業學生進行訪談和調查,大致定位學生的基礎水平,找出其數學基礎薄弱的部分;聯合各專業課教師,找出本專業學生應重點掌握的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并找出適當的專業課教學實例;高等數學教師則需深入研究確定應該選用的實例,并根據高等數學教學內容的先后順序安排各專業實例講解的時間及深度,同時區分教學部分的基礎模塊、應用模塊,確定具體的教學內容。
(二)創新高等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根據職業需求創新教學方法
現代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的目標是通過高等數學教學活動,達到傳授思想與方法的目的。教師應帶領學生走出“一支筆,一張嘴,一面黑板”的數學教學形式,讓計算機輔助教學走進課堂。高等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是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以及其中所體現的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空間想象、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示、運算求解、演繹證明、體系構造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且還應該培養學生學習新的數學知識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因此,教學改革可從如下幾點進行:其一,注重數學思想的講授。讓學生掌握數學的思想形成及科學的思維方法比掌握知識更為重要。教師要教會學生用數學的方式去思考、探索問題,使學生善于挖掘隱藏在書本背后的問題和方法;教師還應將自己多年積累的數學思維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其二,重視直觀性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手段(如畫圖、類比、動畫等)在概念、定理、證明、解題中突出其直觀性,培養學生的數學直覺。直觀性教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記憶力和學習效率。其三,開展學術講座,介紹專業最前沿的應用所涉及的數學工具。教師要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情況,向學生介紹數學與各專業結合的一些研究實例,開闊學生的視野。
(三)正確認識高等數學的基礎性課程地位,合理利用教學模式和教學工具
雖然當前高等教育的改革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專業知識的實際應用效果。但是要求正確認識高等數學的性質,一方面高等數學是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所服務的基礎性課程,可以進行教學模式的構建,構建情景模式,提高微積分知識的再現性和轉移性。但同時要考慮高等數學對于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作用,在文科專業開設高等數學,培養文科學生運用理性的思維解決問題,同時對于學習或生活上遇到的繁瑣數學計算能夠通過數學軟件有效解決。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等數學是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學校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要根據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積極進行高等數學教學改革,使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專業性,能充分發揮出對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作用,從而促進高等數學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邊平勇.基于專業的高等數學教學改革探究[J].科技視界,2015,26:21+31.
[2]任曉燕.基于專業服務的高職院校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風,2015,18:225+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