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



【摘 要】本文以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數據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柳鐵職院15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進行數據分析,針對結果提出體育教學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質健康標準 體育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C-0062-03
2014年7月,國家教育部發布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本次修訂對測試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修訂新標準對各級各類學校在體育教學的改革上起到明顯的引導作用,為進一步深化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為實現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全面發展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以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通過對高職生體質健康情況進行測試與分析,貫徹和落實新《標準》與學校體育教學相結合,在按照國家高校體育課程的要求與思想下,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教學內容的優化與改革,使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在教學工作中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為體育教師的體育教學改革思路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測試項目、測試儀器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測試項目、測試儀器
1.研究對象
結合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的實際情況,2015級學生共3920人,有效測試學生共3885人,其中男生2988人,女生897人。
2.測試項目
按照2014年新修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的規定項目,共八個項目:身高、體重、肺活量、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50米、一分鐘仰臥起坐(女生)、引體向上(男生)。測試的八個項目從身體形態、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綜合評定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3.測試儀器
本次測試采用的儀器由教育部權威部門認定的深圳市恒康佳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中國知網相關體質健康和體育教學改革方面論文、書籍和國家出臺的相關文件,了解體質健康與體育課程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力求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2.專家訪談法
通過走訪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校級領導與課程教學改革研究方面的專家教師、體育教研室教師和學生,進行一系列體質與體育教學問題的咨詢和走訪,對得出的建議和意見信息進行整理。
3.數理統計法
對所測試得的數據采用SPSS13.0和Excel2007進行統計分析處理。
4.邏輯分析法
對數據統計分析結果進行討論與邏輯推理,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特點進行體育教學優化改革。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身高、體重分析
多項研究數據表明,體重過胖,會引起心血管疾病;體重過輕,是營養不良或患有疾病的重要特征。適宜的體重對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有著重要的意義。從表1我們得知,2015級學生與2014級學生(大一數據)在身高、體重對比中,男女均有不同程度的變化。其中男生的體重上升了0.71 kg,女生上升了0.42 kg。
(二)肺活量指數分析
肺活量是評價人體呼吸系統機能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它綜合反映胸廓的發育程度、肺的用力呼吸能力、呼吸肌的強弱和全身的體育鍛煉水平。從結果顯示,我校學生肺活量在優秀與良好比率上占比例較低,僅為17.65%,及格占比例較大,為73.33%,說明我校學生肺活量指數要達到良好以上指標,需要在體育教學層面進行改革,以改善學生人體呼吸系統機能。
(三)耐力、爆發力項目測試分析
耐力、爆發力項目分別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和50米項目,這兩個項目體現學生身體素質的綜合體質健康水平,能較好反映出學生的耐力、速度及爆發力等身體綜合機能。表3顯示,我校耐力項目不及格占比例較高,為21.60%,說明我校學生耐力項目較差。而在爆發力項目中,從表4看出,我校全體學生基本達標,僅有0.61%不及格,但良好以上有明顯差異,需要加強體育鍛煉,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下肢力量素質練習。
(四)立定跳遠成績分析
立定跳遠是發展下肢爆發力與彈跳力的運動項目,成績的好與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一個人下肢的爆發力、柔韌性、力量等大小。表5顯示,我院2015級學生立定跳遠測試結果整體處于較好成績,達標以上接近80%,但仍然占有較大不及格比例,約20%,說明該項目應在體育教學中加強下肢力量和爆發力的內容安排。
(五)一分鐘仰臥起坐成績分析(女生)
仰臥起坐是體能鍛煉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既可增進腹部肌肉的彈性,同時亦可以收到保護背部和改善體態的效果。從表6看出,我院2015級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約20%的成績處于不及格,說明我校女生腹部肌肉彈力較差,提高幅度比率不大,建議加強體能鍛煉,引導女大學生良好的飲食、作息、鍛煉等方式。
(六)引體向上成績分析(男生)
引體向上最考驗臂力,缺乏臂力練習將難以順利完成引體向上考核。從表7看,多數學生無法完成引體向上測試,經常出現一個也拉不起的現象,不及格比例為72.49%,說明學生的臂力令人擔憂。建議體育教學加強臂力與上肢力量練習。
(七)坐位體前屈
坐位體前屈是用于反映人體柔韌性的測試項目。一個人的柔韌性程度越好,表示其關節的活動幅度越大,關節靈活性越強。表8顯示,我院2015級學生及格以上等級比率較高,為92.21%。說明學生身體有著良好的柔韌性。
三、以學生體質健康為目標的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從上述學生體質數據結果分析來看,我校學生基本上符合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然而仍有相當比例的學生不達標,從分布走勢來看,男生達標比例明顯高于女生,基本上與學生的日常運動習慣有密切聯系。高職院校更加全面推進實用性人才的培養,提高對社會的教育價值,為我國科技社會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需要良好的體質教育,體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學校體育教育應與體質健康結合,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優化,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及提高身體素質的體育教學改革方面提供新思路。
(一)提升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軟、硬件建設
高職院校體質健康的發展必須與教學實施為基礎,然而實施有效的教學措施離不開先進、科學的教學設施,硬件設施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根本。同時,老師自身的教學素養是提升高職院校學生健康標準的保證,只有專業的體育教學技能,才能從本質上把握住體質健康教育對學生未來職業生涯的影響,進而從個人意識角度啟發學生對體育的科學認識。
(二)構建科學的體質健康考核體系
考核體質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良好的考核機制不僅能夠督促教師精心設計體育項目,而且能夠從心理上讓學生意識到體質健康教育與文化課知識同等重要。科學的體質健康考核機制包括學生身體機能的測試和基本運動項目的考核,在考核力度上可以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與文化課考核掛鉤,甚者可以將體質健康考核視為畢業考核的選修部分。比如,將學生體質健康數據納入畢業檔案,作為未來就業的參考材料之一,這樣從根本上提升了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識。
(三)打造多元化體育教學模式,豐富體質健康教學內涵
教育模式的革新是新時期教育改革重點考慮的方向,高職院校體質健康教育模式需要在傳統觀念上引進先進的教學思想,將體育鍛煉與身體美學結合起來。例如,學校應該不定期在校內舉行與體質健康相關的科普展覽,促使學生進行自發的體育運動,這樣能夠從根本上提升高職院校的(下轉第67頁)(上接第63頁)體質健康水平。其次,不定期舉行校內體育競賽也將成為豐富體質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盡可能采用多元化體育運動的形式,使得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最終有助于全社會體質健康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尹先平.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與對策研究[J].運動,2014(14)
[2]謝紅光,戴霞.兩種不同的體質健康評價結果反饋對大學生影響的效果評估[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9)
[3]王曉婷.高職院校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3(9)
[4]李月紅,邱團,農貴,丹慧芬.高職院校開展體育教學俱樂部的調查與分析[J].運動,2011(3)
【基金項目】2016年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立項項目“基于新版《國家體質健康標準》的體育課程體系重構研究——以高職院校為例”(GXGZJG2016B102)
【作者簡介】陳 超(1970— ),女,廣西賓陽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體育教學。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