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摘 要:最近幾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私家車。但是,目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變革,汽車行業的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對汽車技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社會對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多。本文主要針對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做了重點論述,希望能夠為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建設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人才培養;體系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6-121-2
0 引言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環境的污染、生態的破壞直接影響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增長,尤其是汽車的能源消耗越來越多,因此,我國想要保證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目前,我國高職院校是定向培養專業人才的學校,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就應該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重視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
因此,我國高職院校就應該順應汽車行業的發展格局,不斷改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的方法,合理構建專業課程體系,并突出實踐技能培養目標,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1 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設置的基本情況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屬于一個能源消耗巨大的國家,同時我國也是汽車產銷量第一的國家。但是,眾所周知,汽車在使用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尾氣排放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汽車產業的穩定發展。汽車尾氣非常難聞,不僅影響了我國自然生態的平衡,而且還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從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來看,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已經遠遠超出了自凈的能力范圍。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因汽車尾氣造成的污染,經濟損失已經達到了230億元人民幣。據英國某機構相關數據統計,大氣污染源的50%以上都是由于汽車排放的尾氣造成的。如果我們再不采取行動制止這些大氣污染,那么就會嚴重影響我國的“綠色經濟”發展戰略。目前,我國正在努力開發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能夠緩解汽車尾氣污染的問題。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研發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同時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也在不斷增長,尤其是在2015年10月份到11月份,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最高,已經達到了12萬輛,由此可見,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但是,從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來看,與傳統的汽車結構相比,新能源汽車對技術人員的要求非常高,新能源汽車技術人員不僅要熟練掌握機電技能,而且還要懂得傳統的汽車專業技術。同時,為了緩解汽車行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各大高職院校開始重視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也成為了比較熱門的行業。高職院校為了保證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教學質量,已經設置了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為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
2 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
目前,隨著高職院校市場經濟壓力的不斷增大,各大高職院校開始重視專業課程的教學。據目前我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形勢來看,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已經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高職院校要想保證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質量,就應該對專業人才培養進行準確定位,構建人才培養體系,并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得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適應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專業人才培養定位
針對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而言,準確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新能源汽車專業包括的方面有很多,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銷售、新能源汽車機電維修、新能源車輛性能檢測等。高職院校在對新能源汽車專業進行定位之前,應該對市場做一個整體的調查,看市場上都需要什么樣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并根據當前行業的發展路線和產業結構對學生進行定向培養,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人才培養體系,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高職院校的就業率。現如今,隨著汽車行業市場競爭壓力的逐漸增大,汽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專業技術人員不僅要了解汽車電控原理和能源汽車理論知識,而且還要熟練掌握現代化的相關先進技術,并能夠適應生產、管理、服務等第一線崗位。總之,在具體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要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不僅要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而且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據目前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大型4S店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年薪能夠達到二三十萬元,屬于高薪的職業,而且這樣的年薪依然呈現上升的趨勢。
2.2 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從以往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來看,大多主要以“教”為中心,沒有充分認識到教學收益的重要性,從而使得教育過程流于形式,沒有把真正的教育過程落到實處,所以傳統的汽車人才培養模式存在很多問題,抑制了學生專業技能增長的水平。因此,在進行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時,高職院校應該按照“素質+技能”培養模式進行人才培養,重視學生個體的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目前,隨著我國企業的發展,企業越來越看重人才的綜合素質,人才品德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自身的工作態度。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專業人才時,不僅要重視學生掌握技能的能力提升,還應該加強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不斷強化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德國的職業教育模式就是將相關的技能教育與綜合素質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不是單純進行知識灌輸,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更加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
2.3 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對于高職院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培養來說,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顯得非常重要。只有構建了科學、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才能不斷提高專業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在構建專業課程體系時,要以就業為導向,按照企業的工作需求來選擇合理的教學內容,構建“工學結合、能力遞進”課程體系,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培養人才,用模塊化、單元式等教學方案來明確人才培養思路,從而為培養出適應企業發展的人才而做充足的準備。首先,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專業知識技能的培養,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其次,要培養學生核心職業能力,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的心理;最后,高職院校還應該培養學生崗位工作能力,讓學生能夠提前適應社會工作。總之,高職院校要通過構建合理的專業課程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針對性和實效性,保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夠有所提升,從而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型人才。
2.4 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屬于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構建的一種重要措施。教學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益的高低,因此,教師在教授專業課程時,應該采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益。高職院校在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時,應該堅持與時俱進,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高職院校在進行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時,應該重視實訓教學,改變傳統的實訓教學格局,采用“6S”管理模式實訓方法,從而提高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育的水平。“6S”管理模式實訓教學主要是從一種管理角度展開教學,這樣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從日本豐田公司的現場管理制度研發而來的,在實訓過程匯總,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應該準備好現場實訓用到的設備和相關器材,制定物品使用標準,從而保證學生實訓教學的順利進行。
2.5 構建完善的師資隊伍
在進行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育時,一定不能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要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規劃和建設,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首先,高職院校應該給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師創造一個繼續深造的機會,不斷提高教師的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兼職教師資源庫。其次,還要多招聘一些比較高素質的專業教師,要構建一支德才兼備、“雙師型”教學團隊。
目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國高職院校就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并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形成一種“理實一體化”的課程體系,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從而為我國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 考 文 獻
[1] 盧宗霞.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長安大學,2015.
[2] 江泉.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