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芳
【摘要】高中的模塊化教學造成了學生對知識的生疏和遺忘,數學名師李睿曾這樣說:“高二的學習最容易造成遺忘.”而高二的知識是高中數學中的重難點,過長的間隔期會給高三的復習帶來額外的負擔.而處于高考的重要階段的高三,就要求老師準備好備考方案和復習方法,給學生減輕一定的壓力.本人以從事高中數學教學的經驗,對高三數學復習的備考方法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高三數學;復習備考;方法研究
一、從復習題型出發
(一)從復習要點出發,設計簡單題型
考試是大眾化的考核,所以在進行考題出題時不會出現過多太偏太難的題型,在復習過程中要重視基本知識點的掌握.在數學考題中,不論任何題型,基礎分占據題型總分60%以上,學生掌握了基礎的題型,在考試過程中不馬虎,數學100分以上是可以達到的.所以,不論教師、學生都應該注意基礎題型和知識點的掌握.比如說函數值域求法的掌握,這在以后三角函數、周期函數和初等函數學習中都是最基本的知識掌握點.
(二)進行多樣化題型訓練,進行變式結構講解,讓學生在多變的題型中認識到問題的本質
作為老師,總會教給學生從整個問題中提煉題型本質和知識點范圍,因為任何題型永遠萬變不離其宗,只是轉換了表達方式或者問題的要求表述.這就要求在高三的數學復習過程當中,進行變式訓練,讓學生在多樣性的問題提問中,能夠開拓思維,提煉問題本質要求,降低題目難度.
(三)熟悉考試考點,針對性地進行題目訓練
高中數學的知識點、重難點、試題中所占份額、基本題型,經驗的教師對于這些是有著心理預估的,所以教師可以在高三復習過程中,針對考試考點,進行題型設計,從基礎題到能力型應用題,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題海戰術的運用下,形成思維習慣,進行能力提升.
二、從復習進度出發
(一)對復習進度有規劃
在第一輪復習過程中做到全部整體的統一,不僅有利于教師間的交流,也容易對學生的實際現狀進行分析,統一的進度能夠在基礎知識的復習過程中做到扎實有效,以教材為根本打好基礎為后續的復習提供保障.在第二輪的復習中重點進行題型復習,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的數學階梯能力,并在復習過程中培養數學思維的形成,對題型有一定的掌控性和理解力,從問題出發看到根本,做到審題準確,在解題思路上要明確步驟,可能性的問題考慮周全,力求最正確的解答.
(二)關注學生,課堂教學把握節奏
高三的教師總會有“復習課難上”的體會,太過細化的講解,會有同學放棄不聽,可是條條框框地分析,又有學生跟不上節奏.所以,教師應該關注班級學生整體狀況,從大部分學生的聽課需求進行講解,如若不關注學生學習狀況,只按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授課方向走,不僅費時,而且達不到效果,提不起學生的興趣和課堂教學質量,對高三的復習沒有絲毫提升.
(三)重視考試講評課
高三復習中面臨最多的就是考試,考完試之后的點評在復習中極為重要,也是被規整進教學進度的,可見講評的重要性.教師對學生在課堂授課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日常復習中可能判斷會有所偏差,但考試中的答題現象是最明顯的表達,教師可以在其中看到學生對知識掌握的不足和誤區,以及整體性地分析大部分學生的易錯點和應試過程中容易漏掉的知識點.通過考試可以分析出問題,并在每一次的考評課堂上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多次考評之后,對于易錯的知識點和題型,教師和學生都有大概的方向,這對于復習質量的提高是有很大幫助的.
三、從應試技巧出發
(一)明確自我定位,有舍有得
應試教育針對的是所有學生,最后面的大題和附加題雖占總分分值,但在設置題目時是為了拉開成績差距,以及給數學修養極高的學生設置的.所以,為了保證得分情況,在習題練習時,大部分學生應該從基礎知識出發,重視基本得分點,將中低檔的題型明確定位,反復練習,盡量做到熟能生巧,一眼從題型看到問題本質,鞏固基礎知識,得到卷面中的送分值.然后在中低檔題型有百分百保障的時候,建議再去進行偏題和難題的訓練.
(二)思路清晰有序化答題,作答合理掌握得分點
拿到考題時,先不急于書寫卷面,不管心理定位上是基礎點還是考試重難點,都要在腦中勾畫出清晰的解題思路,并在演算紙上得出結論,最后進行卷面書寫,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要點明確,合理化作答,不可過省過繁,掌握得分要點,規范化書寫.
結束語
數學是偏邏輯性的科目,總體的考試題型和解題思路在熟練之后也就那么幾類,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題型理解能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基礎知識的掌握.還有在應試過程中,不僅要在知識點上拿到分值,還要注意應試技巧.
【參考文獻】
[1]施益軍.高三數學復習的方法與策略[J].中學數學月刊,2014(01):44-45.
[2]邸振.芻議備考復習新方略——談高三數學復習[J].中學數學雜志,2012(S1):55-56.
[3]杭軍.淺談普通高中高三數學復習備考[J].基礎教育論壇,2011(0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