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社會觀念趨于理性的當代,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建筑領域也出現了綠色建筑的概念。文章針對綠色建筑的發展狀況,對相關設計原則進行了闡釋,并對相關材料及其性能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原則;材料選擇
“綠色建筑”作為建筑領域的一個新概念,強調“綠色”理念,特指一種基于環保節能、生態平衡的新型建筑。此類建筑能夠大大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將建筑本身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形成適宜人類居住的健康、高效的建筑環境。此類建筑在建造、使用的過程中,對空間、材料、水、能源的占用和消耗始終保持最低水平,真正實現了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1 綠色建筑設計基本原則
綠色建筑的最終目標是為人類提供舒適健康的居住空間。即在生態控制、生態平衡等理論的指導下,遵循相關規劃設計原理,建立綠色居住建筑系統,該系統的各要素彼此依存、彼此調節、彼此促進,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綜合循環系統,并始終保持系統的最佳狀態。
1.1 整體與系統的原則
在對居住空間進行設計時,首先應遵循多樣化原則,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其次應盡量提高彈性空間的比例,彈性空間能夠在人們的需求發生變化時實現對建筑物小氣候、建筑功能等的自我調節,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再次,對空間結構的安排應層次分明、疏密有致、功能明確,應結合原本的地形地貌特點建設社區的整體景觀。最后,應確保建筑或空間外部輪廓的設計感,提高其識別度。
1.2 設計遵循整體性原則
“功能是基本的,形式是首要的。”這在建筑行業是人盡皆知的規則。所以,建筑設計永遠無法避開建筑形態、風格等問題。綠色建筑的設計也不例外,除了在居住功能上滿足人們的需求,更要通過特定的設計、建造手段,賦予建筑與眾不同的外觀與風格。如通過色彩的運用,形成別具一格的建筑風格;或利用自然與人工系統對建筑布局或空間進行巧妙的組合與分配,形成具有流動性與規律性的建筑體系;或從經濟、文化、科技、藝術等層面入手,營造富有內涵與特色建筑空間氛圍。
1.3 建筑環境的設計原則
就綠色建筑環境設計而言,首先,應確保功能的完善,除市政配套設施之外,還應配備滿足人們居住需求的各類公共建筑與設施;其次,應確保環境的優美宜人,要具備園、林、山、水、亭、廣場等基本的綠化與娛樂空間;再次,建筑風格要和周邊的環境相統一,確保原有的自然生態不受破壞。總之,建筑環境的設計要尊重人的需求,以人的根本利益為核心。
1.4 藝術和科技相結合的原則
環境設計一般都會將主體建筑作為主要依據,追求環境空間和主體建筑的協調一致,包括造型風格、材質、色彩、比例等。而要想將這一系列富有藝術性的設計變為現實,則必須借助特定的科技手段。因此,建筑環境的設計還必須堅持藝術和科技相結合的原則。
1.5 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的重點之一是“綠色”,即要關注人類的長遠利益,關注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因此,綠色建筑的設計與建造應盡量不改變、不破壞周邊環境,盡可能選擇環保、可再生的建筑材料。
2 綠色建筑的建材選取
綠色建筑要盡可能地運用陽光、風等自然能源,為人們提供貼近自然的居住感受。因此應避免選用合成材料,堅持節材、節水、節地、節能等原則。
2.1 綠色建材的選取
目前,很多發達國家都在努力進行綠色建材的研究與推廣工作。所謂綠色建材,即通過清潔的生產手段,不消耗或很少消耗不可再生資源或能源,以城市或工業固態廢物為原料而生產的潔凈、安全、環保、有益人體健康的新型建筑材料。此類材料不僅能夠抗靜電、防火、隔熱、調溫、調光、消聲、消磁,還對人體機能具有調節作用。因此,無論是在建筑的設計階段,還是在建造、維護階段,都應節約資源,盡量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選用可再生、可循環、無公害的綠的建材。
綠色建材不僅能使建筑更節能環保,還能使其更舒適宜居。太陽能熱水系統、外墻保溫層、地源熱泵、中空玻璃塑鋼窗的廣泛運用為綠色建筑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有利條件。如太陽能熱水系統、中空玻璃塑鋼窗能夠收集并利用天然、清潔的太陽能,低碳環保;加氣水泥標磚、煤粉磚是新型的環保墻體材料;外墻保溫層的存在能夠保持建筑溫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冷、采暖方面的能源消耗;而按照自然風向規律建立的風冷系統,能夠充分利用每個季節的主導風向實現空氣的置換與流通。這些新型節能技術與節能材料能夠降低建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提高資源或能源的利用效率,實現并保持建筑節能的最佳水平。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國家在鼓勵和推廣綠色建材使用的過程中,不可忽略經濟水平的地區差異,成本較高的綠色建材即使性能再好,在經濟水平低下的地區也很難被接受。因此,國家應根據各個地區的經濟水平、環保意識,制定具有多個不同層級的綠色節能建筑標準,通過這種差異化的策略,推動綠色建材的普及。就綠色建筑內部裝修而言,在選擇各種裝修裝飾材料時,應參考國家對有害物質含量的相關規定,選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的材料。涂料的選擇以天然、無污染的涂料為佳,如石灰、壁畫顏料、白色涂料等,在美化環境的同時,還能對石塊、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形成覆蓋,避免其中的氡氣逸出,防止室內氡氣濃度過高。在選擇家具時,首先應確保其材料本身不含有害物質,不會產生有害氣體;其次應選擇以天然物質為材料、低碳環保、可回收再利用的種類,爭取不給環境增加負擔。
2.2 綠色建材的性能
綠色建材具有生態環境材料與建筑材料的雙重特性:(1)有利于降低資源消耗。綠色建材的使用不僅能在數量上減少資源的投入,更能降低有害物質的產生;(2)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綠色建材自生產到使用,再到廢棄及循環利用,整個過程均保持極低的能耗水平,并以綠色可再生能源為主要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3)符合環保理念,有利于維護人類健康與生態環境。
3 結語
作為一項綜合性極高的學科門類,綠色建筑設計和建造可以折射出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又會推動綠色建筑設計和建造水平的提高。因此,我們在該學科的研究與實踐中,應堅持辯證地、發展的眼光。崇尚低碳生活方式、關注人的根本需求是當代人類的共同追求,也是綠色建筑設計和建造的根本原則。
參考文獻
[1] 李林潔,王樹聲.論綠色建筑設計與材料的選用[J].建筑科學, 2012(11).
[2] 常繼福.淺談綠色建筑設計管理原則與理念[J].山西建筑,2011(19).
[3] 付兵.綠色生態住宅建筑設計原則及其實現[J].江西建材,2012(02).
作者簡介:樊繼虎(1987.01- ),男,江蘇同建強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