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
摘要:當今社會發展迅速,新媒體在高職院校中的作用越來越高,新媒體要求高職院校有豐富的校園文化,所以,在當今社會,高職校園的文化建設受到高度關注。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文化建設;實踐創新
一、新媒體環境的概念及特點
新媒體是在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基礎上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媒體技術形式。新媒體不同于傳統的報紙、廣播、書信、電報、電話等技術,而是以電子技術、互聯網為基礎的新的媒體技術,新媒體的主要形式有博客、網絡等技術。隨著高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因為新媒體方便、快捷的特點,新媒體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新媒體逐漸成為成為社會媒體的主流。
新媒體的發展和運用就有互動性、時效性和碎片化的特點?;有裕何⒉┑某霈F讓我們隨時隨地的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鮮事,而且微博也自己編輯,人們在自己的網絡圈子里發布消息,人們成了主動發布者。時效性:網絡上的內容豐富、全面,人們可以輕易地在網絡上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再也不用擔心時間上、空間上的限制。碎片化:新媒體具有簡單快捷的特點,文章字數少,視頻時間短,而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特別快,這就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需求。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媒體將不斷發展,壯大。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主要以老師和學生為主體,是歷代學校老師和學生集體創造,以及后代學生繼承精神成果的總和。校園文化的覆蓋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個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技術院校一直以它的“職業化”的優勢而被大眾所喜愛,“職業化”要求高職校園的教育方針與企業管理形式相一致,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要符合企業人才的素質需求,高職院校要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有職業道德的人才。
高職院校沒有大學形成的歷史時間短,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積淀不夠,作為一個新起的高等教育類型,他現在正處在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的階段,它具有很強的開放性。雖然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的內容還不夠完善,但是高職院校的校園環境和辦學理念和企業管理十分相近,它能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為學生將來的工作打好基礎,學生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
三、高職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
高職院校與本科學員有很大的不同,高職院校在學術研究方面比較欠缺,但高職院校注重的是技術性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在叫教學、技術和服務方面更加超前,創新。高職院校的教育是一種大眾化的教育,學校的教育與企業的技術管理有密切的聯系。課程內容以就業市場為導向,內容就有很大的實踐性。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既要有技能,又要有社會公德、社會公德、團隊意識、敬業意識學生要有基本的愛心,責任和健全的人格。
校園文化是校園優良傳統的結晶,校園文化以學校的學生和老師為主體,有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共同創造而成,,包括學校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價值觀念、行為舉止,學校的文化活動,、校園環境等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高職院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辦好特色專業、品牌專業和構筑特色校園的有效途徑。
學校文化作為高職院校學校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校園文化除了就有教育、指導、約束、鼓勵等作用外,還具有人才的培養,社會服務的重要作用,也關系到院校的發展、改革和穩定,對學生的職業定向教育,道德精神建設,能力的培養以及建立民主、自由的校園,讓學校有優良的環境,強大的教學資源以及良好的學習氛圍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新媒體環境下構建高職校園文化的路徑
1、制定校園文化建設戰略性規劃
一個好的規劃可以讓我們在建設校園文化是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可以讓我們在建設時不會亂了陣腳。制定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時,要站在院校發展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對院校的總體發展、設計,計劃校園文化的未來發展趨勢,加快校園文化的完善與發展。一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需求發展校園文化。學校的校園環境決定這學生的學習氛圍,影響著學校的校園文化發展的進程。學生的教育一定要以培養高技術,高素質,高品質,高道德的全方面發展的人才,學院的校園文化建設更接近于就業環境,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必須要有明確的發展主題,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只有明確的目標才會有有動力,加快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的發展。二校園文化建設并不是單一方面的建設,而是一個系統化的大工程,校園文化是有多種文化相互結合,相互貫通而成的。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要和現代企業的就業環境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比如環境相一致,也要不斷的完善學校的規章制度,學校的管理制度中要融入企業經營管理制度,用校企共同的精神文化塑造新的校園精神。
2、構建新媒體平臺,拓展校園文化功能
3、要積極建設新媒體,比如可以開通微博服務平臺,如學校的官方微博,老師的微博,學生會的微博,各專業的微波等等,這些微博可以發送與自己相關的內容,讓學校的師生以及校外的師生了解這個學校。所以學校就要了解微博的功能和發布方式,充分運用他的優點從各個方面展現學院的風采。官方微博可以及時發布學校的通知、近期大事,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的社團活動,老師介紹,大型晚會的報道等等。
4、學校和就職企業相互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5、要想建設好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需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點,學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尤其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環境。第二點,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學校的教育資源教學水平‘師資力量教學方式‘實習基地校園文化,要通過各個方面展現高職院校的特色。第三點,由于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性格特點,高職校園教育要根據個人的特點培養成不同類型的人才,各個職業需要有不同的人才,對職工的技術等有特定的要求,加強專業素質養成教育,建設特色課程文化,培養專業性的技術人才。高職校園一直它的校企合作為特色,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就是高職學校與企業、行業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的相互合作,高職院校的學生畢業后學生會直接進企業實習。高職院校教育人才是,還要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不斷改革教學制度,積極建設校園文化。
總結:
新媒體下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的發展更加迅速,新媒體能加快校園文化的發展。報紙、電臺、網站、電視臺編輯部應對近期的新聞大事進行整理分析,各部本之間相互合作,要全方位、多角度報道,還可以建立有留言服務功能,加強信息搜集和反饋,進行媒介與媒介互動、媒介與受眾互動,多了解群眾的想法,進行不斷修改和改進,有一個完整的信息傳播網絡;學校門戶網站要有新聞版塊,運用網絡傳遞新聞信息,校報、廣播等媒體內容電子化,校園信息的傳播,傳統的方式與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同時更新,擴大社會影響,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積極利用新媒體優勢,促使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周靜;新媒體背景下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路;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年9月
[2]蔣一清;構建高職院校和諧校園的探索與實踐;管理觀察;2011
[3]藍剛;基于新媒體影響下的高職院校媒介素養教育的策略研究;成人教育;2013年2月
基金項目:重慶廣播電視大學2015年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運用校園新媒體開展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創新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GZJG1512715)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