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祖瑞
摘要: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聯系生活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會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它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傊?,數學教學只有走生活化的道路,讓學生的生活走進數學課堂,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綜合實踐能力和個性品格,才能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創新
一、.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內涵
所謂數學教學生活化主要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生活環境和情境,將數學的教學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密切聯系在一起,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鮮明特征,讓學生學會用相關的數學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數學問題。由于學生對周邊的生活環境和事物非常熟悉,擁有更多的實踐操作的機會,因此對于數學的學習自然而然的就會提起興趣,學生能從生活周圍去發現數學、學習數學,并且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深入貫徹學以致用的教學思想,幫助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和其他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它主要是以學生提高學生的應用和實踐能力為核心,強調學生良好數學素質的培養,為國家培養新時代的創新型和全面型人才多做貢獻。
二、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教學途徑
1、教學手段生活化
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學手段也不斷更新,特別是多媒體教學,由于其直觀、形象,又“聲色俱備”,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在教學中應用廣泛,然而數學離不開生活。教學時,適時選取一些輔助性的生活內容,更貼近學生。例如教學《什么是周長》一課時,我先讓學生描一片葉子、一本書的封面、文具盒一個面的邊線,讓學生明白從邊上的任意一點出發,繞邊線一周回到原點才是圖形的周長。再設計了“你摸我看”活動:①選擇你身邊的一樣物體,找出它的一個面,沿著它的邊線摸一周。②誰來說一說你們找的結果?③動筆算,要求學生量一量剛才摸的一個面的邊線,算出它的周長。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小學生年齡小,往往難以理解,學起來常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富有生活性又貼近學生的游戲教學,能夠給孩子們帶來樂趣,讓學生們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興趣,達到教學的目的。例如教學《可能性》一課時,設計摸球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發現規律。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課堂不應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地方,更應是學生生活的樂園。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把社會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學學習的大課堂中,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角度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感知數學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學習有用的數學。
2、教學情境生活化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學習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經驗越接近時,學生自覺接受知識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情出發設計數學活動,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學生去發現、探索和應用,學生們就會發現原來熟視無睹的事物竟包含著這么豐富的數學知識。例如老師可以把學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學中來,“同學們去春游,爭著要去劃船,公園里有7條小船,每船乘6個人,結果還有18個人在岸上等候?!痹谡n上,讓學生根據情境自己編題,自己列式解題。這樣,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變成了來自生活的、生動的數學問題,還促使學生能夠主動投入、積極探究。
3、數學問題生活化
數學教材呈現給學生的大多是抽象化、理性化、標準化的數學模型,教師如果能將這些抽象的知識和生活情景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體驗數學知識產生的生活背景,學生就會感到許多數學問題其實就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這樣,不僅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熱情,還使他們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原型,讓學生真正理解了數學,感受到現實生活是一個充滿數學的世界,從而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例如教學《植樹問題》一課,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馬路邊植樹、小朋友排隊、路燈等一些生活中的現象,讓學生體會間隔的含義。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探究欲,而且使他們體會到只要用數學眼光留心觀察廣闊的生活情境,就能發現在平常事件中蘊含著的數學規律。教學時,讓學生為自己的校園設計植樹方案,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體會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與植樹問題相同的數量關系,感悟數學建模的重要意
4、教學趨勢生活化
首先,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標改革的必然趨勢。新課標制度改革要求學校在學生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在自己所熟知的環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中主要注重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主要起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問題,積極順應時代的號召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例如某省會城市某所小學,積極順應新課標改革的具體要求,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功能,引導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其次,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小學生學習的必然要求?,F階段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僅僅通過老師照本宣科的講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必須制定符合小學生實際情況的學習策略,因此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模式引入的眼簾。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保證學生上課效率的提高,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對數學課本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時,在講到阿拉伯數字5時,要求學生通過聯想現實生活中的具體事物,例如手指頭、腳趾頭等,擴充學生們的思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學習過程中各因素發展的必然選擇。現有的學生教材在素質教育的改革下逐漸的改變過去的課程模式,逐漸加強對于課外實踐的重視程度,同時像小學數學比賽等都逐漸重視對于學生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結合考察,考察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注重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對于學生個人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
三、結論
新形勢下對于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思路,尋求更好的發展。數學教學中注重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迫在眉睫。盡管目前我國的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仍然存在著些許不足之處,但是相信隨著以后的不斷發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與現實生活的結合,創設情景式教學模式,并且在課下注重日常生活對相關知識的鞏固作用,通過這些措施保障教學生活化的順利進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新世紀的創新型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冬蘭。對數學生活化和作業生活化的探討[J].成功(教育版),2010,(4)。
[2]童立新。淺談對小學數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學周刊,2012,(3)。
[3]溫從虎。小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