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靜
摘要: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有: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對于高中語文的重視程度不夠,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運用的不是很好導致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氛圍不活躍。最后就是學生學習的技巧也相對的比較匱乏,導致高中語文課堂效率不高。本文通過了優化語文教學模式、多給學生一些自主學習的空間等方式來盡可能的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效率;教學模式;自主學習
一、當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首先是教師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F階段的教師都過分的強調灌輸式的教學。特別是在現階段升學壓力大的情況下,語文教師希望能夠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能夠盡快的讓學生學習到,這樣在面臨升學的時候,也能夠減少一點壓力。但是實際上,學生的參與愿望卻不強。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體地位。但是還是有部分教師固守陳舊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自己滿堂的灌輸方式來組織語文教學活動。在這樣的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講的唾沫漫天,但是學生卻不以為然,學生聽的是昏昏欲睡。缺乏有效的師生間的互動。學生也就僅僅只是在活動中成了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對于學習是沒有主動性的。這樣也就不利于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導致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其次就是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已經到了一個瓶頸階段。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語文,而語文是一種厚積薄發的學科,很多時候可能自己付出了努力,但是在考試的時候卻不一定有分數的提高。而且有部分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沒有付出什么時間和精力,但是考試成績還是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很多學生認為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時不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和精力,只是需要在考試的時候認真備考。把平時的學習時間都放在了其它學科的短板中。所以很多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都不會專注于老師的講解,而是會做其它的事情。這就是為什么高中課堂效率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還有就是對于很多教師來說,他們認為現階段的信息教學只是花架子,沒有很大的用處。所以說在教學活動中教少的運用的到現代化的信息教學。就算是用也只是作為平時的調劑,不會深層次的運用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去。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課堂中,就僅僅只是教師的一張嘴一支粉筆走上講臺為學生講課,長期用這樣的教學手段,會讓整個高中語文課文的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對于語文教師所講的內容完全不感興趣。無法有效的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和豐富教學的內容。
最后就是學生學習的技巧也相對的比較匱乏,導致高中語文課堂效率不高。任何一個學科的學習都是有其專屬的技巧的,掌握比較多的語文學習技巧,聽課技巧,那么自然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會更好。反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聽課中沒有掌握相關的技巧,則課堂效率就會比較底下。而且在長期的應試教育中,學生已經習慣的被動的接受教師直接的知識灌輸,主動意識慢慢的被泯滅。在學習中最忌諱的就是學生沒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沒有積極主動學習意識,學生不管事學習什么都不是自己自愿的,就會從心里慢慢的產生逆反,對高中語文的學習,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都是很有阻礙的。
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效率不高的建議
首先就是從根本做起,優化語文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于語文課堂的參與意愿,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來。良性的教學模式是雙向的,不僅僅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講解,還需要學生能夠盡可能的參與進來,讓學生能夠由強烈的參與愿望,對于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滿足于教師的一昧的灌輸,而是由自己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和看法,思維是發散的活躍的。所以說教師要用正確的方式方法來進行教學,要讓學生成為語文教學課堂的主導者,是學習的主角,并且語文課堂的開展要以學生為教學中心。所以說,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獨立思考的問題就盡量的讓學生自己思考,教師沒有必要一昧的灌輸這些知識點,教師灌輸的知識點學生自己可能還難以接受,但是通過學生自己思考得來的知識點卻是會讓學生記憶很久的。還可以設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比如說,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問題,讓小組成員能夠進行合作的學習,每個成員在小組都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進行討論,放手的讓學生自主的去學習,去理解。教師不在是對所有的知識點的講解都大包大攬,而是通過學生獨立的思考和小組討論式的學習,讓學生能夠活躍自己的思維,同時還能夠讓學生能夠更加的關注語文課堂。在進行學生小組學習討論中,教師要時刻的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效果,在學生遇到難題的時候及時的給學生一些恰當的提示,讓學生能夠突破學習的難關,突破思維上的困境,能夠有效的推進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時,還能夠鍛煉到學習能力。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更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主學習的空間。到了高中階段,學生的語文素養都養成了,很多知識點都可以自主的去學習和探索。老師一昧的去重復和灌輸,那會讓學生產生厭倦心理。高中階段的課堂教學更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看學生在哪方面的知識比較缺少,看學生那塊是短板,就集中的對那個知識點進行講解。而對于那些基礎的知識點的講解可以是讓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去到講臺進行講解,這樣語文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了,還能夠鍛煉到學生的團隊意識,成績好的同學會帶動學習成績差的同學進行學習,讓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都活躍起來,讓學生能夠在其中得到學習或者是幫助同學學習進而提高自己的樂趣。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不能再將學生當做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要尊重學生的參與欲望,體現學生在整個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學模式的優化與改革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融入其中,從而實現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