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
摘要:本文具體闡釋在我國體育法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法教育觀念淡薄、體育資源分配不合理所導致的體育平等權保護缺失。最后,說明美國體育法對我國體育法中的高校體育平等權保護的啟示。
關鍵詞:體育法;高校;體育平等權
1.中國體育法對高校體育平等權保護的困境
1.1高校學生體育法觀念比較淡薄,體育平等權意識不強
我國是一個社會主義法制化國家,在不斷的加強法制的宣傳和教育,普法教育工作在各個領域不斷推廣。但是,我國對體育法的宣傳和學習比較薄弱。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以下簡稱《體育法》)通過并實施,體育法中對社會體育、學校體育、競技體育、社會團體體育等幾大塊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但是規定不明確。事實上,我國只有幾所體育高校中存在體育法學課程,大多數高校實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即比較重視單項或者是多項體能的鍛煉與學習。大多數的高校都沒有設置體育法這門課程,從而使高校學生的體育法觀念比較薄弱,體育平等權意識不強,不知道自己在體育賽事中有什么樣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當自己的權利受損失,或者苛以不當義務,甚至在被苛以不當義務應當任何救濟。
1.2體育資源的配置不合理。
國家教育總局在不斷的對教育課程進行改革,新的課程標準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根據學生實際狀況靈活地選擇教學方法。但是,教學課程的設置與實際需求的銜接不夠,對實現學生體質健康的手段和對體質健康含義的認識不到位。我國高校的體育類專業的招生機制以及培養方式,導致我國高校學生的自身素質存在著差異、高校學生本身的素質不均衡,直接導致我國高校的體育專業發展不平衡。影響高校體育事業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別狀況,區域分布狀況,運動員的自身身體狀況等因素。體育教師資源配置的數量有限,工作量過大,以及班上體育學生的人數過多等因素,致使高校的體育改革效果仍然不盡人意,體育課堂教學出現混論局面,“放羊式”教學大面積滋生。因區域的差異,高校體育器材、設施的分配多寡不均,質量分布不合理。高校體育場地的建設不規范,使用不規范,存在高校的專業運動建設場地被挪用的現象。由于高等學校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滯后于基礎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思想觀念、課程設置等方面不能適應中學體育教學需求,高校培養出來的體育人才進入基礎后只能在困惑中生存,惡性循環加大,高校不能發揮其應有的“龍頭”作用。
1.3體育經費的來源渠道不暢通
高校體育經費問題是直接影響我國體育專業的發展。高校體育活動經費欠缺存在的主要原因包括:地方政府財政的體育??畈还_,體育專項基金撥款不及時;科研專項基金的劃撥有限,難以支撐專項體育事業的長期建設;學校自身的教育建設經費不足等。我國高校體育的平等權發展嚴重的受到了阻礙,所以,為了促進我國高校體育平等權的良好發展,必須吸取一些先進的經驗和總結我國高校體育平等權發展的問題,并且不斷地做出更新,最終,順應全球的高校體育平等權的發展趨勢。
2.美國體育法對中國高校體育平等權保護的啟示
美國是體育大國、體育強國,對體育事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的研究比較早,體育法相對完善,高校體育或者是高校體育聯盟形成的體育規則比較成熟。
2.1加強宣傳體育法,使高校體育平等權意識得到落實
體育法的立法宗旨,即《體育法》第1條的規定,增強人民體質,鍛煉身體,使體育事業長足發展。我國現行的體育法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為基礎,行政法規、規章和地方性法規為補充而構建的法律體系。這意味著體育法不僅僅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這一部體育法典,還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甚至包括各高校規范性法律文件。尤其是在高校,學??梢愿鶕陨淼男枰?,同時在不與憲法、法律以及其他的上位法相沖突的狀況下制定出適合本學校的長遠發展的規章制度,并不斷的根據實踐需要更新,同時,要保持規則的相對穩定性。
學校教育理念是以“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并確定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的五大課程標準。這一標準需要有體育法這一專項課程。體育法這一課程,在我國高校只有很少的幾所專項體育發展的學校有設置,大多數學校對體育法的教育就是空白。所以,這就要求高校中增加對體育法教程的設置,使高校學生開始了解自身的權利和義務,從而使高校教育平等權得到真正的體現。學生是高校教育的核心,所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是高校的教育任務,但是,除了運動的基本技能以外,還要加強學生的權利義務的認識。這不僅是高校體育平等權的體現,更能促進社會體育的長遠發展。
2.2細化我國《體育法》法律條文
美國《業余體育法》第220503節第9條規定,為了進一步鞏固業余體育運動設備的發展,使現有的體育設備能有效的運動員所使用。在實踐中,如果美國奧委會不能為業余運動員提供運動所需的必備設備,那么美國奧委會就會義務有相關設備的機構協商并取得同意,例如全國高校的體育聯盟,供業余運動員使用。第22條中要求保證學生能正常使用運動設施,從事體育活動。由于體育資源因地域差異本身就存在著差異,所以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有限的體育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所以,我國在實踐中會出現部分高校相關運動設備暫時缺位的狀況,除了動用財政撥款及時購買外,還可以采用這樣的思路——向有優勢資源的企事業單位借用或者租用。等到時機相對成熟的時候,再自行購買或者修建。
2.3加強高校體育聯盟的建立和發展
美國的高校體育比較重視高校體育聯盟的建設,美國高校體育聯盟的最大特點在于組織的獨立性,自治性,有極大的決策權。美國高校體育聯盟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制定出一系列的自律規則,多所高校形成的地方性高校體育聯盟聘用了律師專家團為各所高校在高校體育專業的招生與培養方式方面制定了規則,對高校的迅速成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國的高校體育規制制定具有極強的行政能力,更多的偏向于政策性。為了促使高校體育平等權的發展,可以建立高校體育聯盟,加強國高校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最終促進體育教育事業的良性發展。
3 結語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的運動員的專業機構,是孕育高水平運動員的場所。如果高校體育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也更加有利于社會體育的發展。高校體育是與社會體育發展相并存的,高校體育不能作為一個獨立的部分發展。所以,要注重高校體育的培養,使高校體育的性別歧視、區域歧視慢慢根除,使教育法和新的體育課程理念扎根其中,促進高校體育平等權的實現,最終實現“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的社會體育運動宣言。
參考文獻:
[1]熊曉正,鐘秉樞.新中國體育60年[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2]傅硯農,曹守和.新中國體育指導思想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2
[3]王慶偉.我國職業體育聯盟理論研究[M].北京體育與大學出版社.2007.
[4]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體育產業現狀趨勢與對策[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5]凌平.控制和管理美國體育產業和體育市場運作的主要法規條例[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
[6]石磊.國外體育動態[J].國家體育總局信息中心.1998
[7]石磊.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國體育政策[M].國家體育總局信息研究所.1998
[8]呂予鋒.中美體育法學研究現狀比較及對體育法學學科建設的探討[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6
[9]孫廣豐.中國與美國體育法比較研究[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