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朝暉,谷玉明,趙世鴻,卓 朗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衛生管理專業領導科學實踐教學改革效果評價
覃朝暉*,谷玉明,趙世鴻,卓 朗
(徐州醫科大學,江蘇 徐州 221004)
目的 評價衛生管理專業領導科學實踐教學改革效果,為提高教學質量、改進實踐教學提出意見與建議。方法 采用電話調查法與問卷調查法相結合的方法調查參與實踐教學的學生以及部門行政領導,評價實踐教學效果,分析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因素。結果 90.5%的部門行政領導支持此種實踐教學,58.3%的學生認為能夠提高管理與領導能力。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因素包括事先通知、工作性質適宜、男生以及領導支持。結論 增強理論教學效果,與部門行政領導充分溝通,選擇工作性質適宜學生參與的部門開展實踐教學,明確實踐教學的目標、內容與考核辦法,以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
衛生管理;領導科學;實踐教學
在《關于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衛人發[2009] 131)中指出要深化醫學教育改革,發揮醫學院校人才培養基地作用,整體推進包括衛生管理等各類衛生人才的協調發展,推進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人員職業化建設[1]。基于此,衛生管理專業的學校教育必須結合新形勢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求,深入開展教學改革,提高衛生管理人才的培養質量。近年來衛生系統危機事件頻發,要求衛生管理工作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領導素質,因此,順應時代和社會的要求,衛生管理專業領導能力的教育教學必須加強。領導科學是一門集理論性和實踐性于一體的學科,研究領導活動的科學化過程,包括用人、用權以及領導方式和方法,闡述領導學知識在管理應用的科學[2]。我校通過開設領導科學課程對學生進行領導能力教育,具體的途徑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理論教學師資專兼職結合,包括院系專職師資以及醫療、衛生、校內行政管理干部的兼職師資,他們向學生傳授領導科學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實踐教學則統一安排在第五、第六學期,持續3周,約30學時,進行領導、管理實踐工作,并將實踐評分作為該課程的形成性考核成績。每位學生通過實踐過程來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溝通、協調、實施、決策與領導的能力。為改進本課程實踐教學的質量,現采取整群抽樣的方法對學生實踐時所在部門的行政領導以及學生本人進行電話調查與問卷調查,評價實踐教學的效果及其影響因素,提出改革實踐教學方式的意見與建議,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將以下人群作為研究對象:徐州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管理專業參與過領導科學課程實踐教學的學生,以宿舍為單位進行整群抽樣;接收并安排學生進行管理實踐的部門行政領導。
1.2 方法
1.2.1 實踐教學方式方法 學生持專業教師以及院系所開介紹信到參加實踐的部門匯報領導科學課程實踐學習的目的,獲準后參與為期3周(約30學時)的管理實踐。按部門行政領導的要求在本部門開展日常工作,實踐結束后由部門行政領導對學生實踐工作進行評分(滿分為100分),并將成績計入領導科學課程成績。
1.2.2 研究方法與研究內容 采用電話調查法調查實踐部門行政領導對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及影響因素;使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學生對實踐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及影響因素。根據調查結果分析教學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并提出改革實踐教學的意見與建議。
1.3 統計分析
問卷采用EpiData 3.0建立數據庫,采用雙錄入,使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情況
采用電話調查的方式調查學生進行實踐的部門行政領導21人,無失訪、拒訪;向學生發放問卷48份,回收有效問卷4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
2.2 領導科學課程實踐教學效果評價
在部門行政領導中,有19人(90.5%)支持該實踐教學方法,支持率較高。部門行政領導對學生的綜合表現以及能力評價較高,對學生實踐的評分為(85.50±5.30)分。在被調查學生中,有28人(58.3%)認為這種實踐教學方法能夠提高管理與領導能力,學生滿意度較高。
2.3 領導科學課程實踐教學問題反饋
部門行政領導反饋的問題依次為:學生不能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占33.3%)、工作主動性較差(占28.6%)、實踐時間短(23.8%)、實踐目標不明確(占14.3%)。學生反饋的問題依次為:實踐目標不明確(占52.1%)、實踐內容安排隨意(占22.9%)、工作性質不適宜學生參與(占14.6%)、實踐時間短(占10.4%)。
2.4 領導科學課程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影響因素分析
2.4.1 部門行政領導對領導科學課程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是否支持作為效果指標,應用χ2檢驗對可能影響效果評價結果的5個變量進行分析,包括行政領導的年齡、行政領導的性別、參與實踐部門的類別、是否需要事先通知以及參與實踐部門的工作性質。結果發現,事先由院系通知參與管理實踐的部門以及參與實踐部門工作性質適宜均可以提高部門行政領導的支持度(P<0.05或P<0.01),詳見表1。

表1 影響部門行政領導對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因素分析[n(%)]
2.4.2 學生對領導科學課程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影響因素分析將是否能提高領導能力這個指標作為學生對本課程效果評價的指標,應用χ2檢驗對可能影響效果評價結果的3個變量進行分析,包括學生性別、領導支持度以及參與實踐部門的類別。結果發現,學生性別和領導支持度是影響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因素(P<0.05或P<0.01)。男生比女生、部門領導支持的比不支持的實踐效果更好。結果見表2。

表2 影響學生對實踐教學效果評價的因素分析[n(%)]
將對實踐教學過程的評價作為學生形成性評價考核的方式,學生以及部門行政領導對教學效果均較為滿意。58.3%的學生認為管理與領導能力得到提高;部門行政領導對實踐教學的支持率達到90.5%,對學生實踐的評分為(85.50±5.30)分,說明部門行政領導對實踐教學方式支持率較高,對學生綜合表現的評分也較高。實踐教學作為課堂理論教學的延伸,通過形成性評價考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效果較為理想。
為進一步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應不斷改進實踐教學方式與方法。本研究發現,是否需要事先通知、參與實踐部門的工作性質、學生性別以及領導支持度是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因素。因此,實踐任務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教學目標與內容是否明確以及實習部門的工作與理論的相關性等直接影響學習的效果。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我們認為應對領導科學實踐教學做如下改進:(1)建立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和反饋機制[3];(2)明確實踐教學目標、任務,充分調研并遴選出工作性質適宜學生開展實踐學習的部門,提前與參與實踐的部門充分溝通,明確實踐內容;(3)增強理論教學效果,做好實踐教學的學習動員并強調注意事項,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衛生管理專業領導科學課程實踐教學綜合評價方案的設計、實施以及內容有其特殊性,學習和實踐的具體內容可以不相同。鑒于目前本課程學生的實踐機會較少,教師大多重視認知過程,學生很難將所學運用到實踐中,故應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改革考評內容與方法,對實踐教學環節的效果提出嚴格要求,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評[4]。總之,只有不斷深入開展實踐教學改革,學生的專業思想、學習效率以及工作技能才能不斷提高。
[1]六部門印發關于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EB/OL].http://www. gov.cn/ztzl/ygzt/content_1661138.htm,2010-07-22.
[2]劉建軍.領導科學原理——科學與藝術[M].3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3]司建平.衛生管理專業創新性實踐教學探討[J].河南教育:高校版,2011(12):28.
[4]梁玉清,邱福利,祁艷波,等.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衛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4,13(7):706-709.
(*通訊作者:覃朝暉)
G526.5
B
1671-1246(2016)24-0085-02
徐州醫學院教育教學研究課題(Xjy010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