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鳳嬌
摘要: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語文教學任重道遠,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我們語文教師的不斷努力、不斷創新,讓初中語文課堂更快更好地走上優質、高效之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創新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52-01
高效課堂是指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怎樣打造高效課堂呢?結合教學實踐,本人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1.教師要有改革創新意識
我們的新課改,要求體現高效課堂,我們不斷的在探索,在前進。我認為,要想高效課堂在語文課堂中體現,我們教師首先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和品質。我們要把課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全部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我覺得我們教師應該做到:掌握先進的教學方法,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制定終生學習計劃,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理念,讓自己擁有豐富的學識和深厚的專業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教師要有博采眾長,謙虛學習的高尚品格,要動大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有奮發向上的不斷進取的創新意識,要善于總結,不斷進取,每日進行自我反思;教師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要愛崗敬業,有無私奉獻的精神,愛校如家,愛生如子,要用滿腔的熱情去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教育學生。總之,要構建出高效的語文教學課堂,首先要構建出一位高素質的教師。構建和諧高效的教育課堂,要以人為本,要先從教師的職業入手,只有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了,教學思想認識領悟了,自身業務素質提高了,課堂教學技能增強了,才能從根本上體現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
高效課堂遵從新課程理念所強調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在課堂中有根本的改變,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削弱或磨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這是對教師這一職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轉變了,思想認識提高了,業務素質增強了,教學技能水平提升了,才能促進我們教師快速成長,成為新課程教育改革和高效課堂的領軍人物和主力軍。
自從新課程培訓完之后,我就開始嘗試讓自己從根本上轉變,做學生的朋友,聊友,知心人,和學生親切的交談,了解他們的家庭生活,重新認識他們的學習生活;在學生面前放下自己那種高高的師者風范,在課堂上真正的做學生的引導者,指引者,合作者。在課堂中和學生做游戲,體會文章中作者的心情,學生高興了,老師輕松了,學生學會了,老師完成了教學任務,何樂而不為呢?
2.精心備課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基礎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打造高效課堂離不開課前的精心準備。
2.1要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教師只有深入鉆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一是備教材。備課前,教師應反復通讀教材,用心解讀教材,吃透教材的編寫意圖,把握教材在本學段的地位和作用,明確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二是備學生。一個成功的教學設計不能脫離學生實際,我們在設計教學思路前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能力、接受能力等特點,關注共性、突出個性、有的放矢。三是備教法。教學方法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教師在備課時,應把如何教寫清楚,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學生的學情和自己的個性特長,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
2.2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預習是學好語文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務是復習、鞏固有關的舊知識,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難點,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學生課前有準備,那么上課的時候就會心中有數,課堂筆記也有了重點,不會"胡子眉毛一把抓",對教師啟發性問題的反應就快,這樣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預習必須做到三點:一是讓學生認識預習的重要性,二是讓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三是要落實預習的檢查環節。
3.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高效地導入課堂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能否做到高效,開頭非常重要。抓住學生心理,就是一個有效的開局,對于學生的學習欲望將會有大的啟發。不過在很多情況下,有些老師為了趕進度,也有的老師為了讓學生多做練習和習題,基本上不太注意課堂的開頭,都是直奔主題而去。如果說用題海戰術帶動考試分數,這算是一種高效,我只能說,這是特殊體制下的高效,摧殘了學生的心靈,是一種偽高效。
初中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對于新奇的事物都很有興趣去了解,他們唯獨缺乏的就是耐心,所以初中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一定要抓住初中生的這一特性,利用這些特性,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拉進到課堂中來,讓學生覺得課堂學習并不是那么的枯燥乏味,而是豐富多彩的。如學習《論語》,在講解課文之前,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相關的課外話題,讓學生想象一下太陽在一天中不同的位置、顏色、大小等,之后再以太陽的顏色為話題給學生介紹光滲效應等物理現象,引起學生的注意。把學生的興趣激發出來之后,再通過講述《兩小兒辯日》的故事引入新課——《論語》的學習,對于其他的課文也可以像這樣來引導。這樣的開局很明顯地比直來直往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一上來就開始講解課文,沒有鋪墊,學生有何興趣去學,何來高效課堂!
4.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高效地因材施教
我國的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化教學。在集體化教學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很容易被忽視的。我相信教師講課會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講課的深度也就僅僅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水平要求,那么學習好的學生聽起來就會覺得沒意思,而學習差的學生也很難聽得懂。以前我們把學生比喻成祖國的花朵,這一點都沒錯,只不過,每一個學生都代表著一種花草,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像梅花就專屬于寒冷的北方,而南方少有。學生也是如此,在同一個層次上的教學,有的學生會感覺到沒意義,浪費時間,而有學生則感覺是在聽天書,如果我們不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就這么一視同仁,就不會有高效課堂。所以我們要正視這種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教學。
5.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對教學上的改革也是輔助有佳。我們語文教學,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將語文中的朗誦,畫面,視頻等,在課堂教學中展示出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學生對語文的熱愛,同時課堂信息量增大了,課堂教學質量也提高了。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身臨其境,在領悟上也有所提高。
但是多媒體在教學中始終只是一個輔助工具,我們在制作課件時要注意課件的設置,不要有過多的flash小動畫,不要設置過多的播放聲音,他們有時候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而起到反作用。要有原則性,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教學,實現語文的高效課堂。
在《最后一課》的教學中,我將小弗朗士的復雜心情,通過多媒體視頻播放,讓學生觀看之后,深切的體會到小弗朗士的沉痛心情。
總之,構建和諧、高效的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就是要堅持:首先教師要有改革創新意識,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努力營造和諧課堂氛圍,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切實實現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