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閃
[摘 要]研究不同的運動項目對高中生身體自尊發展的影響,幫助高中生更客觀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身體,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意識到體育運動對身體自尊發展的積極作用,提高自尊水平。對450名分別選修籃球、健美操、乒乓球的高中學生進行徐霞版《身體自尊量表》的問卷調查,以了解不同運動項目對高中生身體自尊及不同維度發展的影響,了解身體自尊在男女性別上的差異。根據研究提出對學生進行選修項目的指導,減少運動項目間的差異,目標取向建立為任務定向,擴展評價內容,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等措施,以提高學生身體自尊水平。
[關鍵詞]體育項目選修 高中學生 身體自尊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6)330054
課改后的高中體育課提供多樣化的選修課程。本文以不同運動選修項目為中介對高中生身體自尊進行研究,用以了解不同運動項目對高中生身體自尊及不同身體自尊維度發展的影響,了解身體自尊在男女性別上的差異。這將有助于高中生建立正確的身體觀念,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自尊發展的正作用,激發學生參與運動鍛煉的內部動機,達到健康人生的目的。
本研究以選修籃球、乒乓球、健美操3種項目的高中學生身體自尊特點和差異作為對象。選擇了無錫市3所江蘇省四星級高級中學的450名學生參與調查,其中選修籃球144人,男110人,女34人;選修乒乓球167人,男88人,女79人;選修健美操139人,男30人,女109人。
本研究調查量表采用徐霞(2001)漢化修訂版基礎上修訂成的《身體自尊量表》,英文簡稱PSPP。本次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825份,回收率100%。剔除無效問卷123份,有效問卷為702份,有效率85%,符合本次研究要求。
一、本次研究結果及其分析
(一)不同運動項目學生身體自尊總值及各個維度比較
對不同運動項目身體自尊總分及各維度進行統計處理,結果如表1所示:選修籃球項目的學生,其身體自尊總體水平最高,選修健美操項目的學生身體自尊水平最低。選修籃球的學生在身體自尊的五個維度(自我價值感、運動技能、身體狀況、身體吸引力、身體素質)均顯著高于選修乒乓球、健美操的學生,存在顯著差異。選修乒乓球的學生在身體素質維度上顯著高于選修健美操的學生。
此結果不僅說明籃球運動對身體自尊有顯著作用,中大運動量的運動可以減輕體脂,增強身體機能,改變身體形象,進而提高了身體自尊,而且也說明越是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越喜愛強度大、競爭性強的項目,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往往喜歡比較輕松、沒有身體接觸的項目。
(二)不同運動項目男女生身體自尊總值與各個維度比較
1.不同運動項目男生身體自尊比較
對選修不同運動的男生身體自尊及其各維度進行T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籃球男身體自尊總分高于乒乓球男(p<0.05)、健美操男(p<0.05),主要體現在運動技能、身體狀況兩個維度。乒乓球男與健美操男無顯著差異。
此結果說明男生參加較大強度運動能更好地提高身體自尊水平,原因可能是男生通過對抗運動,會加強肌肉力量訓練,成功的對抗,體現出身體的強壯,對身體也更有自信。
2.不同運動項目女生身體自尊比較
對選修不同運動項目的女生身體自尊各維度進行T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籃球女的身體自尊總分高于健美操女(p<0.05)、乒乓球女(p<0.05),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維度。乒乓球女的身體素質維度也顯著高于健美操女。
此結果說明籃球運動可以顯著提高女生身體素質,在自我能力范圍內,高中女生參加的運動項目強度越大,對女生的身體機能越有幫助,這類女生的自我身體優越感也就越強。
二、綜上所述得出的結論
1.通過選修不同運動項目學生之間的比較顯示,選修籃球的學生身體自尊總體水平顯著高于選修乒乓球、健美操項目的學生,選修健美操項目的學生身體自尊水平最低。從各個維度之間的比較看,差異主要體現在身體素質維度和運動技能維度。
2.選擇不同項目男生或女生的身體自尊也存在差異。選擇籃球項目的男生身體自尊總值要顯著高于選修乒乓球和健美操項目的男生,在運動技能、身體狀況兩個維度上最明顯。選修籃球的女生身體自尊總值顯著高于選修乒乓球、健美操的女生,在身體素質維度上體現得很明顯。
三、針對結論,為了減少項目間的差異性,可以通過以下五項措施來達到全面強身健體的目的
(一)選修前,加強選項指導,正確認識自我
教師要擴大學生的體育視野,培養學生全面性、多樣化的體育興趣。加強對學生選修項目的指導工作,克服盲目跟風、隨意選擇的簡單行為,創造條件讓學生選擇到自己真正喜愛的運動項目。正確處理學生運動興趣與自身發展需要的矛盾,讓學生選準對身體發展有利又最合適自己的體育項目。
(二)改進、擴充各項目的教學內容
運動項目特點各不相同,自然會產生差異。但是體育教學不是運動隊訓練,在進行選項教學時,不僅要進行專項運動的學練,還要加強一般身體素質練習,增加能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項目,如長跑、短跑、跳躍等。
在學生體育意識增強和身體能力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以鼓勵學生在發展了某個專項體育能力后,再嘗試增加其他運動項目或提高專項技術難度。讓學生嘗試一些自己不擅長的活動,對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是不無禆益的。
(三)樹立目標時以任務定向為前提
教師要幫助學生確定以任務定向為目標的鍛煉,有研究表明任務定向占優勢的個體會有更高的運動參與動機,表現得更具有堅持性,而且更容易產生積極的情緒、情感。教師應引導學生制定階段性學練目標,創造條件使學生逐步提高,獲得成就感、滿足感,幫助學生正確全面地看待自我,提高自信心,達到身心水平的全面提高。
(四)擴充評價內容,重縱向比較,區別評價
教師要幫助學生提高身體認知水平,指導學生客觀地對自己的身體做出評價。多使用成功評價和積極鼓勵,給予學生豐富的反饋信息,能幫助學生明確改進目標。評價多使用縱向比較,少使用橫向比較,個人的進步與成長更為重要。評價內容也可以從技能、體能兩塊來共同評價,提高學習態度認真的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及自信心。
(五)加強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在校園中開展體育知識專題講座,舉辦健康知識競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身體觀,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提高學生對自己身體的滿意度。
在校園開展多種形式和內容的體育活動,定期舉辦體育周,以氛圍帶動學生的運動參與熱情,使學生熱愛體育活動。
[ 參 考 文 獻 ]
[1]沃建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徐霞,姚家新.大學生身體自尊量表的修訂與檢驗[J].體育科學,2001(2).
[3]季瀏.體育鍛煉與心理健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4]滿慶壽,金寶玉.論大學生體育興趣與體育課程的設置[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7(4).
[5]肖軍凡,周蘭,李曉東.大學生身體自尊、目標取向與主觀鍛煉體驗的關系[J].山東體育大學學報,2008(3).
(責任編輯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