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臣+婁佳樓
【摘 要】 目的 探討鎖定加壓接骨板(LCP)采用MIPO技術治療鎖骨及脛骨骨折的手術方法、技巧及療效。方法 對收治的病人中選擇鎖骨中段骨折6例,脛腓骨中下段骨折10例采用MIPO技術應用鎖定加壓接骨板(LCP)治療。結果 獲隨訪4~18個月,平均12個月。骨折愈合時間3~6個月,平均3.5個月。骨折完全愈合,無骨折延遲愈合及骨不連。結論 鎖定加壓接骨板(LCP)采用MIPO技術治療四肢骨折具備手術切口小,軟組織損傷輕,感染幾率低等優點。
【關鍵詞】 加壓接骨板(LCP) MIPO技術 手術方法 治療效果
本文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采用鎖定加壓接骨板(LCP)應用MIPO技術治療鎖骨骨折6例,脛腓骨骨折10例,獲得臨床滿意療效。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齡24~58歲。其中左側鎖骨骨折2例,右側4例;左側脛腓骨骨折4例,右側6例。其中交通肇事6例,摔傷5例,砸傷5例。均為閉合性骨折。鎖骨骨折AO分型,15-A1型 2例,15-A3型1例,15-B2型3例。脛腓骨骨折AO分型,42-A1型5例,42-A3型3例,42-B1型2例。受傷至手術時間在4~72小時,平均為24小時。16例病人中完全閉合復位的12例,骨折斷端有限切開復位4例。均采用鎖定加壓接骨板(LCP)采用MIPO技術治療。
1.2 手術方法
手術時6例脛骨骨折采用硬膜外麻醉,其余均為全麻。平臥位,鎖骨骨折病人傷肩下墊枕,尺骨骨折病人傷肢置于胸前。
鎖骨骨折 于鎖骨上方肩峰端做一長約2.0cm切口,直達鎖骨外膜,再根據鋼板長度于胸骨端做一長約2.0cm切口達骨膜外,注意保護骨膜。用接骨板或組織剪刀于切口間做皮下隧道。骨折復位,肩關節強力背伸復位,必要時用布巾鉗輔助斷端復位,透視下見復位滿意,接骨板一端安裝導向器沿皮下隧道植入,再次透視見骨折對位好,鋼板位置滿意。分別于鋼板兩端各打入1枚皮質骨螺釘。再次透視見鋼板位置好,分別于兩端各打入2枚螺釘。6例病人中有3例行斷端有限切開復位,其余均閉合復位。
脛腓骨骨折 取內踝尖上2.0~3.0cm處做縱行切口,注意保護大隱靜脈和隱神經。切開皮膚及皮下組織,順行插入接骨板。適當牽引后用點狀復位鉗經皮骨折復位。C臂透視,見骨折復位良好,鋼板位置滿意。根據擰入螺釘數量,于內側皮膚切數個0.5cm切口,植入螺釘。對于部分復位困難的,可在透視下用普通皮質骨螺釘提拉復位。所有10例病人中1例脛骨斷端有限切開復位。6例脛骨復位后,腓骨骨折端位置滿意。4例腓骨斷端錯位。腓骨未予處理。
2 結果
本組獲隨訪4~18個月,平均12個月。骨折愈合時間3~6個月,平均3.5個月。骨折完全愈合,無骨折延遲愈合及骨不連。 6例鎖骨骨折病人術后3個月肩關節功能Neer評分78~93分,平均86分。10例脛骨骨折按Johner-Wruhs評分標準評定:優9例,良1例。16例病人骨折均愈合,無骨折延遲愈合及骨不連。無皮膚壞死及感染病例。
3 討論
3.1 MIPO技術治療鎖骨及脛骨骨折的優勢
鎖骨中段骨折及脛骨中下段骨折發生骨折延遲愈合及骨不連的幾率較高。通常采用切開復位支撐鋼板內固定,已獲得精準復位及堅強固定。但切開復位對局部皮膚條件要求高,軟組織損傷重,術后發生皮膚壞死及感染的幾率高。特別是對骨膜破壞嚴重,影響骨折后期愈合。而MIPO技術,局部切口小,可回避皮膚條件較差的區域,對軟組織損傷輕,術后發生皮膚壞死及鋼板外露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減少了對骨膜的剝離,有效保護骨折斷端血運,大大降低骨折術后骨不連的發生。由于鎖定加壓接骨板(LCP)的自身設計優勢,骨折斷端屬橋接固定,避免應力集中發生鋼板疲勞斷裂的的發生。MIPO技術既體現了微創的原則,又達到了生物固定的目的。
3.2 手術注意事項
MIPO技術存在一定的缺點。手術切口小,無法充分的顯露神經及血管,術中發生損傷的幾率增大。切口與置入的螺釘孔不符,不可避免挫傷周圍的皮膚。螺釘與螺孔的螺紋發生誤鎖的幾率亦大。間接復位存在一定困難,術中需多次透視。筆者因病例選擇相對簡單,術后切口恢復及骨折愈合滿意。但對大宗病例及相對復雜的骨折病例近遠期效果仍需進一步觀察。
3.3 基層醫院采用MIPO技術對于其他四肢骨折治療的展望
四肢長管狀骨(鎖骨、肱骨、尺橈骨、股骨、脛腓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0%~52%。發生率較高,傷后需手術治療的病例較多。其中脛骨、鎖骨骨折在省級醫院采用微創技術已相對成熟。 肱骨、尺橈骨及股骨骨折技術亦日漸完善。做為基層醫院的骨科醫生在掌握手術適應癥,按照手術原則治療病人的同時應盡可能的減少病人的痛苦,減輕病人的損傷,加快病人的康復。鎖骨及脛骨局部軟組織覆蓋少,解剖層次單一,有利于開展微創技術。肱骨、尺橈骨及股骨局部肌肉組織豐富,神經血管走行相對復雜,采用微創技術開展手術風險高,并發癥多。需熟悉局部解剖特點,熟練掌握手術技巧方能順利開展手術。對于四肢長管狀骨關節內骨折采用MIPO技術仍需努力學習、探討。四肢骨折的微創治療是骨科發展的趨勢,肌層醫院的骨科醫生需在前輩的帶領下,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完善自身技術,才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顧鴻程,朱義用,劉曉峰,王建偉. MIPO技術結合LCP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J].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6,04:53-56.
[2]胡玉平,張亮,周建偉,范勇,許慶利,劉磊. 加壓鎖定接骨板在治療小腿中下1/3骨折中的應用[J]. 中國骨與關節外科,2011,03:205-208.
[3]張海波,鄭稼,李偉建. 經皮微創接骨板技術治療粉碎性脛骨遠端骨折臨床分析[J]. 中華全科醫學,2012,04:509-510.
[4]王國利,張建華,張旭坤,李謙,王君,劉偉. LCP內固定治療脛骨遠端骨折過程中微創鋼板內固定技術的應用[J]. 山東醫藥,2014,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