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誌欣+羅春娣+王晨曦+李淵


【摘 要】 目的: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并對其護理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采取自愿原則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選取22例,并依據計算機表法將所有患者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1例患者。在護理對照組患者時應用常規護理干預,在護理觀察組患者時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將兩組患者行不同護理干預后的健康達標情況和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經對應性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健康達標率、配合依從性優良率、注意經期衛生情況、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更優,與對照組相比,組間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值均小于0.05,統計學意義存在。結論: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以顯著增強患者的健康達標率、疾病知識知曉率、配合依從性優良率,對提高患者注意經期衛生意識和護理滿意度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 盆腔炎 住院 健康教育護理干預 護理效果
盆腔炎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女性疾病,臨床上主要采取口服抗菌藥物治療盆腔炎患者,治療療程較長[1],治療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是患者治療依從性較差,部分患者會出現中途停止服藥的情況,導致病情反復發作或者病程遷延不愈[2],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因此,臨床上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提出了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3],臨床護理效果較為顯著。為了對盆腔炎住院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進行深入探究,我院對22例患者進行了如下過程探究和如下結果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收治的盆腔炎住院患者中選取22例作為研究對象參與本次探究,將所有患者按照計算機表法均分為觀察組(n=11)與對照組(n=11)。所有患者均對本次探究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充分了解,明確探究目的、探究過程、相關護理方法,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探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觀察組患者中最大年齡是47歲,最小年齡是23歲,中位年齡為(34.5±3.2)歲,文化程度在中學以下的患者例數為1例,文化程度在高中的患者例數為6例,文化程度在本科以上的患者例數為4例;對照組患者中最大年齡是46歲,最小年齡是25歲,中位年齡為(35.6±2.9)歲,文化程度在中學以及以下的患者例數為8例,文化程度在高中的患者例數為2例,文化程度在本科以及以上的患者例數為1例。通過對兩組患者的組間數據(性別、年齡以及病情等)進行對比發現,一般資料之間不存在明顯性差異,P>0.05,統計學意義并不存在。
1.2 方法
在護理對照組患者時應用常規護理干預,即給予患者給藥指導、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給予患者一般入院須知告知、一般基礎護理等;
在護理觀察組患者時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闡述如下。
1.2.1 患者入院后,給予患者入院指導,包括病房環境介紹、責任護士和主治醫師介紹、醫院設施介紹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病房內制度,通過有效溝通交流和微笑服務護理建立護患之間的良好關系,提升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告知患者家屬家庭支持對于促進患者疾病康復的臨床意義;
1.2.2 入院次日給予患者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相關檢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盆腔炎疾病的發生原因、發病機制、治療方法、護理方法、注意事項等進行充分講解,講解方式可以是口頭講解,也可以是書面手冊閱讀;
1.2.3 告知患者臥床休息以及半臥床休息對盆腔炎病情變化情況的影響,使患者明確臥床休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確不良衛生習慣可影響盆腔炎疾病的康復效果,明確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對應處理措施,告知患者并發癥的臨床表現和其對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告知患者注意個人衛生,培養患者的個人衛生保持意識,尤其是性生活時,需注意衛生以便避免復發。
1.2.4 在患者出院后給予患者出院指導,通過口頭講解和發放手冊的方式幫助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告知患者出院后需密切監測自身的盆腔炎病情變化,并定期復診。
1.3 觀察指標和判定標準
觀察2組患者的健康達標率、配合依從性優良率、注意經期衛生情況、護理滿意度,并進行組間數據對比分析。
利用醫院自制的健康知識問卷對患者的健康達標率進行調查,滿分是100分,90分以上患者判定為達標,反之不達標;利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分為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總滿意度是滿意度+一般滿意度。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軟件對本次進行研究的22例盆腔炎住院患者所有臨床數據進行分析,其中對計數資料對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X2檢驗,當P<0.05時表示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2.1 將兩組患者的健康達標率、配合依從性優良率、注意經期衛生情況進行對比發現差異顯著,觀察組患者明顯更優,與對照組相比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下表1所示。
2.2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組間數據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值小于0.05,統計學意義存在,詳情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盆腔炎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易反復發作的女性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炎癥,按照疾病類型主要分為輸卵管卵巢膿腫、子宮內膜炎、盆腔腹膜炎、輸卵管炎[4],具有治療療程較長、治療依從性較差的臨床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因此,臨床上在盆腔炎患者的護理過程中提出了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獲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應用效果,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
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護理措施,是一種具有目標性、計劃性、整體性、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5],其根本目的是有效培養患者的健康行為意識,糾正不良生活習慣,維護自身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以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干預、疾病知識健康宣教、個人衛生護理、出院指導等護理措施明顯控制患者的疾病發展[6],有效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進而顯著提升其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知曉程度,進而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
另外,健康教育護理干預還可以顯著減少患者的復發率[7],增強盆腔炎疾病的治愈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效果,已經將其作為綜合護理干預里的關鍵環節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本次探究中,觀察組患者的組間數據對照組相比存在顯著差異,觀察組患者的健康達標率、配合依從性優良率、注意經期衛生率、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0.90%、100.00%、81.81%、100.00%,對照組患者的健康達標率、配合依從性優良率、注意經期衛生率、護理滿意度分別為45.45%、63.63%、18.18%、36.36%,經統計學檢驗,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工作中應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可以通過針對性健康教育顯著提升患者的健康達標率、配合依從性優良率,同時培養患者的經期衛生意識,對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具有極高的臨床推廣意義和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崔靜.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價[J].河北醫學,2014(3):521-523.
[2] 易云蘭.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結核性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8):1112-1113.
[3] 艾四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4):206-207.
[4] 劉春雨.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價[J].母嬰世界,2015(16):138-138.
[5] 孫瑩瑩.盆腔炎住院患者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8):260-260,261.
[6] 鄒霞.健康教育護理在盆腔炎住院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信息,2013(20):374-375.
[7] 劉麗娟.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盆腔炎住院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3,32(36):163,165.
作者簡介:李誌欣,性別:女,出生年月日:1971年07月04日,學歷:大專學歷,民族:漢;籍貫:廣東;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婦產科疾病的觀察護理研究;職稱:初級,職務:高級責任護士,單位名稱:中山大學屬屬第一醫院,科室:婦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