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康寧
(聊城大學東昌學院音樂系,山東 聊城 252000)
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探索
楊康寧
(聊城大學東昌學院音樂系,山東 聊城 252000)
中國鋼琴音樂作品有著獨特的發展歷史,而且各種鋼琴作品在創作上具有自身獨特的創作特征和藝術情懷。研究一種藝術創作特點,可以依據調查法、文獻法等科學研究方法,在傳統和現代技法及作品創作理念相結合的基礎上,融入當代著名的創作方法,全面探究。本文從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理念和特點入手,對鋼琴作品風格上的特征、創作手法上的特征等方面進行具體分析,探索一些作品創作實際。
中國鋼琴;鋼琴作品;創作特點
分析一種藝術特點,要從該藝術的創作技法、創作特點、發展歷史、作品創作意義及思考等方面出發,結合當代的特點實際,參考各種文獻資料,綜合考慮和分析,才能夠比較清晰、客觀地認識到作品創作的重要性,根據實例入手,從而展現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的發展歷程。對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探索也是如此,要從全方面進行分析。
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注重民族風格與民間音調相結合,藝術家要理解鋼琴作品風格,加強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分析,提高實際操作理念。首先,要了解鋼琴的發展歷史,對一些著名的鋼琴作品要適當了解,比如,賀綠汀的《牧童短笛》,回味深長,是第一首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鋼琴作品”,代表了很多意義,有其深刻的理由,這首曲子特別注重二聲部五聲性曲調的對位,曲調優美,頗有巴赫“創意曲”之風,實為鋼琴初學者有價值的練習曲目。鋼琴作品的音色是由鋼琴發音體的性質、音色形態等特征,以及其產生泛音數目的不同,再根據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審美情趣,而呈現出的不同的聲音,給聽者不一樣的藝術感受,即音的不同色彩和特征形成不一樣的獨特美。
一些抒情小曲風也是中國鋼琴作品的“始祖”,比如《抒情小曲集》、馬水龍的《雨港素描》、王建中的《繡金匾》、殷承宗的《快樂的哆嗦》等,研究者可以進行一些賞析和分析,全面了解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和藝術情懷。這些簡短的小曲目,通過短小的篇幅,簡明的音調,優美和諧的旋律,加上精致的織體,能為聽眾帶來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印象,頗具抒情小曲的風格與特色。此外,在遼闊的鋼琴音樂世界,各種傳統特色和情懷相互交織和融合,加之獨特樂器的品種類別數以千百,各有千秋,形成“百家爭鳴”的音樂盛世。但古往今來的事實證明,人們對鋼琴情有獨鐘,無論是大型音樂會,還是小地方的音樂表演,都可以根據鋼琴為表演素材,構建愉悅的氛圍。因為鋼琴本身所具有的獨特性能和審美價值,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和喜歡,而且,鋼琴的氣勢宏大,演奏起來頗具能量,沒有哪件樂器可以與之相比。從多個角度來說,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既有遼亮輝煌的音響,又有絢麗多彩極具豐富的音色,藝術家一定要不斷根據歷史資料和參考文獻,對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和藝術情懷做分析和研究。
對于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手法上的特征,更是千篇一律,但是大致可以分為音色、裝飾、旋律、節奏四個層面的內容。其中,音色是鋼琴作品創作的精華,是中國傳統音樂里非常重要的一個藝術因素,在鋼琴演奏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表現功能。但是傳統的鋼琴演奏模式較為古板,中國鋼琴音樂作品中存在諸多的特殊音色問題,因此對鋼琴作品音色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藝術家要特別注重對民族樂器音色的模仿,此外,節奏的運用也是特別重要的,可以決定音樂的基本性格和鋼琴作品的藝術情懷,形成性格鮮明的主題。鋼琴有它獨特的音色美,從各個角度來分析都能感受到意蘊無窮的藝術價值,在演奏獨特的曲目時,有它的“自我價值”,無法與其他東西混淆,也不能和其他的音樂形式相提并論。在對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和藝術情懷分析過程中,我們應當了解并喜愛鋼琴獨特的“自我”,不斷感受它帶給我們的藝術氣息和人文情懷,從而徹底理解它、掌握它、演奏好它。
另外,裝飾是民族風格、傳統民族韻味得以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而旋律是鋼琴作品手法主要的表現手段,節奏則是音樂歷史中最先出現的表現形式。藝術家一定要注重這四種作品手法的分析和探究,協調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不斷,人們對鋼琴曲目節奏的認識和演奏理念逐步深化,把鋼琴作品各種創作特點邏輯而有序地組織起來,是必然的發展任務。有的鋼琴曲目通過旋律的抑揚頓挫,或者音色的回味無常,可以給聽眾帶來意想不到的“聽覺盛宴”,加強了中國鋼琴曲目的傳承。鋼琴作品特別注重音色之美,音色美能隨時給人以官能上的快感,讓人感到親切和體貼,隨時隨地的融入到藝術情懷中,這種源于物理屬性的生理反應,人類都會有的感官,是一種初級的靈感,探究鋼琴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創作理念及特點時,一定要加強對資料的收集和各類鋼琴曲目的賞析,全面探究和鉆研。
藝術家要知道,鋼琴演奏時,有很多突出的特點就是從特殊的音樂節奏和技巧特點中所表現出來。在傳統的中國古代音樂中,最早出現和實用的樂器就是打擊樂器,所以關于鋼琴的重音的移位、弱起的音色部分、切分的節奏等都是研究鋼琴作品創作特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有綜合探究,結合現代作曲技法創作,借鑒現代作曲技法,才能協調一致的發展,挖掘獨特的創造和豐碩的成果,廣泛的傳播中國鋼琴的作品特點,發揮深遠的影響力。我國是豐富多彩的多民族國家,各地的音樂傳統和演奏習俗都不一樣,都存在諸多作品特點,一定要深入探究和分析。鋼琴曲目演奏的過程中,不僅給人以情緒的感染和精神的愉悅,傳遞不一樣的藝術情懷,表達獨特的意蘊美,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具有一定的啟迪智慧、完善人品格的效應。對鋼琴的研究和分析要從細節入手,從最簡單的鋼琴曲目和音色探究入手,掌握整體投入、上通下點等作品特點,創作和譜寫時要在節奏旋律上有脈動感,追求愉悅的感覺,不斷總結藝術情懷和氛圍,掌握音樂理念,明白概念、想象、愿望都是可以練習實際生活,跑在實際的東西前面的,更能通過音樂的曲調表達出來。
另一方面,從鋼琴彈奏的原理上看,鋼琴是鍵盤樂器,是核心的演奏部件,完整的曲調和音樂是通過琴槌擊弦發出聲音的,尤其藝術家在進行演奏時,臂腕部要盡量放松,注重顆粒性聲音是鋼琴的特色和所長。中國傳統美學講究許多理念和情懷,比如鋼琴演奏時的情景交融、對于聽眾的寓情于景、作品創作的借景抒情等部分,都要合理重視。中國鋼琴音樂創作特點也正符合這一優秀的美學理念,把中國傳統的藝術表達形式繼承和發揚,有很強的作用性,即形象的鮮明性、標題性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鋼琴音樂作品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格,融合了各地的名族特點和創作精華,即藝術家要創作出適合于人民大眾審美情趣的中國韻味的獨特鋼琴音樂。在當代的藝術形式中,比如各類戲曲及說唱、傳統的民間歌舞、民族器樂演奏等多樣的音樂痕跡都有些鋼琴曲調的影子,甚至當代的許多流行音樂,都以鋼琴曲調作為基礎音調,所以藝術家一定要加強對鋼琴曲目的研究和分析。
總而言之,鋼琴家和藝術家一定要認識和掌握中國鋼琴音樂技法特征和創作特征,從全方面入手鋼琴作品的特點和操作實例,參考大量的鋼琴音樂作品和歷史文獻,做到充分理解鋼琴作品風格,加強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分析,并注重鋼琴作品手法,優化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創作,不斷發展鋼琴作品理念,提高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質量,全面分析?!?/p>
[1] 劉昌旭.湖南民間音樂改編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J].藝海,2016,04:12-16.
[2] 黃上強.探析中國鋼琴作品的創作特點[J].商情,2015,2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