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思
(周口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的社會適應性研究
李 思
(周口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在發生著變化,現在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必須積極轉變教學理念,構建起多元化的聲樂教學體系,才能不斷推進聲樂教育向前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鑒于此,本文從多角度對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的社會適應性進行了分析,供大家參考。
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社會適應性
縱觀當前的發展形勢,我國高校音樂專業聲樂教學在授課、教學等方面一直在沿用傳統模式,尚未形成一套專業的教學方案,缺少研究創作思維,設備設施也非常落后,嚴重阻礙了高校專業聲樂教學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的學生,其音樂技能、基礎水平都不是很穩定,社會適應性不強。下面從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開始出發,對高校聲樂教學怎樣順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社會的需求,探索出一些方式方法。
(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我國專業藝術院校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出優秀的聲樂專業人才,而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出一批有一批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因此二者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有著本質的區別。然而,當前高校聲樂教師卻側重于利用專業藝術院校的教學模式,多數情況下都利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沒有認識到學生自身專業條件與專業能力二者的差異,很明顯這與對教師的“高要求”之間存在著一些矛盾。
(二)學生缺少專業基礎
隨著近年來我國各大高校不斷擴招,藝術類學生的數量正逐年增多,每年高校音樂學專業都會招收大量的學生,一些高校為了能夠達到招生目標,甚至不惜將專業要求降低,這種情況下很多專業能力較低的學生進入高校音樂學專業,使得高校招收的學生其專業能力參差不齊,很多學生的專業基礎都比較薄弱,專業素質非常差,整體文化知識水平及綜合素養都不高。
(三)課程設置不全面
很多高校音樂專業都沿用專業藝術院校音樂學院的教育方式安排聲樂教學課程,在這種情況下高校音樂專業學生的聲樂教材不統一,教學內容審核及評定也缺少嚴密性,學生根本無法積累扎實的專業基礎,嚴重阻礙了完整聲樂教學體系的構建步伐。同時,在培養音樂專業人才的過程中,需要為學生設置有針對性的、全面的聲樂教學課程,這種情況下要求音樂學專業應按照學生層次的不同、具體需要的不同,突出不同的側重點,制定具有一定差異的人才培養方案,注意學生對聲樂課程涵義的深入理解,側重于對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積極轉變聲樂教學理念
一直以來我國都在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教育也要講這一理念延續下來,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也應該注重教學的人文性。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側重于教師的“教”,在傳統教學理念下教師是教學的主體,他們在課堂中單方面的為學生灌輸知識,這種教學方式獲得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新時期教師應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注重和學生的互動與溝通,堅持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適當提供一些指導與幫助,從而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
(二)適應社會需求,改革教學方法
高校音樂學專業聲樂教學的針對性極強,在聲樂教學過程中不同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教學過程中堅持“因材施教”往往可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創造性。為了使學生對聲音的概念形成正確的理解,同時掌握發生的基本方法及演唱的基本功,應注意加強對學生聲音技巧的訓練。首先,學生應清醒的認識發聲器官與發聲原理,加強理論課的學習,與聲樂學習需求相適應,強化教學課程內容;其次,應明確在發聲、演唱中控制呼吸可以起到的重要作用,提升學生的自覺性與能動性,并在課下進行刻苦訓練;第三,呼吸強弱變化會傳達出不同的音高,音高不同傳達出的情感也不同,老師在示范教學中可能需要多花一些時間,糾正學生的發生習慣,通過師生共同努力達到進步。
(三)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以適應社會潮流
聲樂課程學習也是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其教學任務需要與很多相關學科知識交叉滲透,聲樂課程中學生并不是單純的學習演唱技能,其終極目標在于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因此,聲樂教學中應重視學生音樂專業素養與審美能力的提高,只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美好的心靈與健康的體魄相結合,才能將學生的聲樂才華充分體現出來,進而對其表現力產生積極影響。聲樂教學中必須提升學生對聲樂作品的鑒賞能力,注意加深對聲樂作品的理解,以不斷豐富其表現張力。
總之,高校聲樂專業教學不能單純的沿用藝術類院校的教學方法,應該按照不同學生探索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與內容,并注意調整教學進度,從而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對于挖掘出學生聲樂專業潛力非常重要,培養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
[1] 宋紅柳.聲樂教學中學生的地方特征探析——以新疆兵團高校音樂教育專業為例[J].音樂創作,2015,04:188-189.
[2] 樊萍,馮力斌,郝潔,范文彥.陜西省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研究生教學質量的提升方式研究[J].才智,2013,23:76-77.
[3] 秦衛紅,石麗琳,許燕,姚紹超,駱宗勤.關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聲樂課程教學的調查與思考——以廣西五所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為例[J].藝術探索,2011,04:82-84.
[4] 郭克儉.學科概念驅動下的自覺意識(上)——1997至2007年我國(大陸)聲樂學術敘事考索[J].音樂研究,2008,05:9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