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嚴成 孫晉蓮
(棗莊市第六中學)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一個紀律嚴明、訓練有序的隊伍才能打勝仗。同樣一個有著嚴明紀律和班規的班級才更能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開學之初我便與學生討論班規條例。
1.讓學生明白制定班規的意義,避免學生產生敵對情緒
如果一個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得征服自己。獅子告訴幼崽,一定要努力否則跑不過最慢的羚羊就會被餓死。羚羊也會告訴孩子,一定要努力,否則跑不過最快的獅子就會被吃掉。活著就要奔跑,奔跑就要有目標。在實現目標的的途中還不能走偏。我們的班規就是教會你在正確的道路上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將來帶領你向成功的方向發展。
2.制定班規
首先教師擬定班規讓學生討論,學生可增加或刪減,可把或意見反饋給班干部,開家長會征求家長意見,爭取家校聯合,班級隨后討論修正,班規制定要細致,以下是我班部分班規:
⑴早晨7:00分到校,值日生提前10分鐘到校;下午1:00到校;遲到者扣一分,被學校扣分者班級同樣罰
⑵請假要用家長簽字的假條(特殊情況除外)。不允許無故曠課、曠操、逃值日,否則扣三分
⑶娛樂性光盤磁帶、隨身聽、與學習無關的課外讀物、玩具等到學校來的,扣三分并沒收這些物品
⑷眼保健操、課間操、跑操、等集體活動不遵守紀律者扣一分,集會升旗一次扣三分
⑸預備鈴響后不盡快回教室做好準備,或者坐下后仍大聲喧嘩扣一分
⑹上自習課說話的同學罰背單詞10個每天,如果找不到下一個說話者一直下去,一直堅持一周;上課說話的罰背內容由代課老師確定。如果找不到下一個說話者,也要堅持一周。這樣學生就會督促自己的同時,又會監督其他學生。
3.對違反班規的同學處罰的落實
⑴賞罰分明才會調動學生學習與守紀的動力。每兩周評比一次,對扣分最多的組罰掃地一周或本組內每人撿10個飲料瓶給班級創收入,同時也美化校園,避免垃圾瓶到處都是。年終總評一次再評出表現最好的組,給予獎勵。目的是督促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生活習慣。
⑵對于做不到的學生,應該給他們反省的機會,累計幾次后再與家長聯系
⑶在做工作過程中要讓學生時刻感覺教師對他們的關愛,讓他們知道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可以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的思維習慣。
在班規的約束下我班學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勞動衛生任務也能出色完成。細節決定成敗,不用天天督促學習,在好習慣的作用下反而促進了學習,我班得到學校及家長的認可。
1.班級圖書角建設
作為一個班主任有沒有把班級作為自己的家,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來對待,直接決定班級建設的成敗。班主任要從生活、學習、思想等各方面教育引導孩子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像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才能撼動學生的心靈。孩子的精神需求是第一位的,除了課本知識外我班又建立了圖書角,圖書來源主要有三個途徑:①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從學校圖書室借一部分書籍;②班主任和學生捐贈;③班級購置。
圖書借閱與管理由組長負責,一至五組組長負責周一至周五的圖書管理與借閱。每組專人負責圖書安全,為督促學生養成愛護公物的習慣,損壞要賠償。每周要讓借閱同學寫讀書心得,然后在班級內展評。
通過圖書角借閱活動,學生開闊了眼界,隨著閱讀能力的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也得到提高。
2.班級文化建設
為了學生每天都有一個美觀,催其上進的學習環境,與同學們討論后決定進行班級文化建設,這件事放手給班干部去做。團支部書記孫淑琳負責設計與購買,班長負責收款。體育委員身高較高,就負責布置張貼。為了讓孩子們每天都在繁重的腦力勞動中找到支撐自己的力量,就在教室前面貼上標語“不苦不累,初三無味”為讓孩子們懂得苦盡甘來的道理,就在教室門對面的墻上張貼標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教室后面張貼標語提醒學生注意安全標語“安全在于心細,事故出自大意”。在教室門一側讓孩子創立心語心愿專欄,孩子門可以寫下自己的理想或打算,或者自己的決心等。最終有效地把握所學的內容。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資源共享
教育信息的基礎設施建設是教育信息化良好發展的基礎,資源的享用更是教育信息化的靈魂所在。所以,高校要合理利用學校所擁有的先進資源和科學的設備,利用好現在的智能技術,去創造出先進的數字化教育環境。發揮出無線網絡的作用,用多種方式接入互聯網,加快網絡的應用;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網絡課堂,創建數字化圖書館以及網上虛擬實驗室,促進教育更好更快的發展。
2.培養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是做好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也是讓教育信息化順利發展的關鍵所在。所以,隨著現在學校對于教育信息化不斷地發展與改革,對于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大,所以信息化人才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首先就要培養他們的素質,要求不斷地去學習,掌握先進的知識內容,改善知識結構。必要的話,要開展人才建設的培養機構,鼓勵師生更加努力的學習進步,還要轉變思想上的變化,不僅能夠熟悉的了解這些技術更要在教學當中會有效的使用,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3.創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
創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指的是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的氛圍以及過硬的信息技術。學校要為師生們構建完善的校園網絡以及多媒體教室,圖書館也要進行智能化,設備要齊全。宿舍也要有完善的上網措施。也要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網絡資源的培訓,對于新的信息化教育開展講座,讓整個學校充滿良好的信息氛圍,這樣就為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提供了有利的環境。
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建設為教育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會,以及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對今后的教育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教育改革要從思想上意識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這樣才可以培養創新人才,發揮信息化給教育帶來的巨大作用。同時,高校也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思想上的轉變,有效的將信息化技術融入到教育當中,加快信息化的進程,對21世紀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環境。望此研究對于教育信息化建設以及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的方法探究,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1]曹大有.Google云計算在高職教育信息化中的應用.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6).
[2]徐娟,梁稱福,李現.依托世界大學城空間云平臺實現高職教育信息化新跨越——以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2).
[3]歐陽波.儀尹長源中職與高職教育信息化失衡問題研究.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05).
[4]袁銘.“后示范”時期高職教育信息化發展策略研究.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2).
[5]高凱虹.高職教育信息化手段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讀寫算,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