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維維
(濟寧市鄒城市香城鎮中心小學)
隨著新課改的繼續推進,在小學的音樂課程新標準中就提到了作為音樂教師應該通過多種途徑來讓學生們更加的喜歡音樂,從而激發他們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地參與各種和音樂有關的活動,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對學生們的綜合能力產生一定積極的影響。那么,在小學課堂教學中要如何的讓學生們的音樂核心素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呢?
(一)小學音樂教學
小學是一個人一生中獲取知識的最開始的階段,在這時候學生們的好奇心是最大的。在小學階段音樂課程教學中,音樂課程教學是培養小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培養小學生音樂審美、表達能力以及情感表達的重要途徑。而音樂本來就是一門比較抽象的藝術,它是需要通過聽覺來引起人們對于內心的思考的一種現代藝術。小學音樂活動就是旨在通過音樂的學習和欣賞,讓學生們能夠對音樂產生主動的接觸、感受和自我的理解,從而幫助他們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逐漸的建立起來良好的音樂審美能力、鑒賞能力等。
(二)音樂核心素養
音樂核心素養指的是人們對于音樂作品的主要理解能力,并且在對音樂作品進行初步理解基礎之上,進行二次創作或者表現。著名的音樂教育學家陳一新曾對此表達過自己觀點:“現在很多小孩都在學鋼琴,但他們學的不是音樂,而是鋼琴技巧,因為他們只是按照老師的想法進行機械訓練,而不了解作品中應該表達的情感!”就是說現如今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往往只是學習如何使用樂器,而對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完全忽視。通過對小學教學實施課程改革之后,越來越多的人對學生如何培養音樂素養更加關注,更多教師也在原本基礎上提升了自身的整體音樂素養。
在教學改革的當前背景下,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借助多種音樂教學方式,提升小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那么如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音樂學習細胞,就必須要對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教學進行重視,基于此具體的教學實現路徑包括以下幾點:
(一)創建良好音樂學習氛圍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存在正是我們對每一件事情認真完成的最大動力。如果我們針對某一件事情失去了自身的興趣,那么這件事情必然無法繼續完成。因此,我們在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時,要努力創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讓小學生身處其中,能夠充分的調動自身學習積極性。小學生還處于孩童階段,而該階段的最大特點就是好奇心大,且較為多動。因此,小孩往往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無法集中精力學習。要想讓小學生對音樂課堂教學充滿興趣,就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創建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比如可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增添適量的小游戲,或者發動孩子表現自我,讓音樂課堂教學更加充實,充分調動小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與自身能力性。
在對小學生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是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游戲教學方法的,在“愚教于戲”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們的音樂核心素養。在教學中滲透音樂課程標準的相關理念,從而進行創新和發散的思維設計。比如,在教授《山谷靜悄悄》這首歌曲時,通過生動的視覺感官,把學生一下子帶到了美麗的山谷中。讓學生充分體驗,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意境、在豐富的想象感悟中學會用音樂表達情感,同時又把相關知識技能巧妙融合于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演唱中體會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們更好的把握歌曲,有助于他們音樂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
音樂核心素養包含了諸多內容,并且是復雜多樣的,因此音樂核心素養的具備要求小學生對于樂器以及音樂相關素養的整體學習。而我們就需要基于音樂教學課堂對小學生的音樂素養進行培養以及針對性的提升。
其一,就是對音樂的審美素養。審美素養在音樂的核心素養中占據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音樂教學新課標中指出:音樂審美素養為核心音樂素養,將其貫穿于音樂課堂教學的諸多環節。
其二,就是對學生想象與創造力的培養,在小學課堂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在學習歌曲時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創作力與想象力,充分發揮小孩子自身天馬行空的特點。因此只要小孩子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思維是合理符合音樂創作的,那么教師就應該對其進行鼓勵。通過這種方式,就可以提升學生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創造能力。
其三,重視小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的培養。音樂課堂教學的存在就是對于音樂實踐的存在。因此多種音樂教學都應該以小孩子的音樂實踐為主要教學目標,引導孩子將音樂所學內容得以應用,參與各項音樂活動中。讓本來單一無聊的音樂課轉化為學生們手腦并用的一體的綜合性音樂課堂,這樣也可以塑造學生們良好的心理品質。
其四,注重音樂評價素養的培養。在音樂的學習中是和其他的科目有區別的,因為它沒有唯一的答案,因此的話,只要你努力就會變得很優秀。所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們感受到音樂本身的趣味性以及樂感美。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以小孩子為主體,教師為輔助性角色,將更多的音樂學習與創作空間留給學生,給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習提供更多的機會。比如在對小孩子音樂節目表演過程中,使用多種鼓勵評價,讓小孩子感受自身主體位置,更加有音樂學習主動性。
(三)做到音樂和其他科目的完美融合
音樂是基于其他科目所共同存在融合的,也必然存在了諸多聯系。比如,音樂教學與語文以及藝術類學科存在了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將音樂作品相關的背景知識引入課堂中,讓音樂作品與文化知識兩者互相結合,從而使得小學生能夠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之上,更提升了自身的整體素養。除此之外,更是形成了一個和諧的音樂課堂教學氛圍,增加了音樂教學的渲染力。與此同時也要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重視培養小學生的品質道德,讓小學生擁有健康優質的品德欣賞音樂藝術文化。
新課改中所提到的新要求,要在小學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們的音樂核心素養。而音樂核心素養又是包含了多個方面的,這就需要我們了解音樂核心素養的內容,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采取各種方法來提升這種音樂核心素養。本文就從三個方面來為小學課堂教學中音樂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實現的路徑,希望可以為以后的小學課堂音樂素養的培養提供理論依據。
[1]穆穎欣.如何進行小學音樂視唱教學[J].科學大眾,2008,(11).
[2]文蕾,陳文麗.如何利用小學兒童的心理特點進行音樂教育[J].讀與寫,2008,(02).
[3]米采葑.小學生獨立識譜能力的培養[J].教育實踐與研究,1999,(09).
[4]田義嘉.以節奏訓練為切入點 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1999,(02).
[5]穆園園.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大眾文藝,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