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高翔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聲樂表演與其它音樂或表演形式不同,它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對聽覺藝術和視覺藝術進行融合統一,在帶給觀眾視聽盛宴的同時突顯表演者的情感訴求。要想使作品能達到藝術層次的審美追求,聲樂表演者在具備高度審美水平的同時,更要有優良審美體現,才能把情感訴求融入到作品中。
雖然聲樂表演技術注重于視覺和聽覺藝術的結合,但其主體依舊是聲音。聲樂表演者的演唱技巧是表演過程中的重點,也是觀眾欣賞的主體。視覺享受作為聲樂表演的另一主要構成,對聲樂表演者的表演技巧也有較高的藝術要求。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基于演唱和表演,這兩種技巧也是其審美價值的直觀體現,是表達作品內涵和思想的方式。以演唱技巧為主,輔以表演技巧,是聲樂表演藝術的首要審美體現原則。
聲樂表演藝術是表演者的技巧展示,更是表演者的情感表達和魅力體現。好的聲樂表演藝術,必然是傾注有表演者的個人情感和魅力的,這是藝術與產品的最大區別。如果只是機械化地完成作品內容,那么也稱不上藝術。所謂聲樂表演藝術,是以歌唱和表演的形式表達表演者的思想和情感訴求,展示的不僅僅是作品內容,更是表演者的個人魅力。
聲樂表演作為藝術,其形式與內容必定是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不可避免地需要對其進行創新。就形式而言,聲樂因為歷史發展而產生了許多流派,這些流派的產生正是由于藝術表現形式的不斷創新,不同流派的審美體現都各有差異。就內容而言,聲樂表演作品的內容不斷追隨時代的腳步,緊貼社會要求而不斷得以創新,符合當代人們的審美追求。
藝術美感是藝術的基礎,也是藝術的追求。聲樂表演藝術是歌唱、語言及表演的結合,其藝術美感主要就體現在這幾方面。歌唱是聲樂表演的基礎,聲樂表演者的歌唱直接決定了觀眾的第一感受,悅耳的歌聲能體現聲樂表演藝術的歌唱美。語言的準確表達是展示聲樂表演內容的基礎,也是聯系表演者和觀眾的紐帶。表演是觀眾的視覺享受,其美感提升對整個聲樂表演的美感提升起到了附加作用。
藝術是具有特色的。現今工藝水平發達,但機器制造的工藝品始終不能成為藝術品,原因就在于工藝品缺少特色。聲樂表演的藝術特色除了其形式和內容上的特色外,更在于表演者的個人表演特色。正因如此,即便是千篇一律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內容,但由于不同表演者審美體現的區別,使得他們的表演獨具自己的特色,能帶給觀眾更為深刻和震撼的藝術體驗。
聲樂表演的內容只是一種表現形式,其意義在于傳達表演者的思想和情感。
審美體現使得這種情感得以升華,使得聲樂表演更具感染力。情感是聲樂表演的靈魂,沒有情感的聲樂表演就如同一汪死水,毫無生機,更不能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在進行聲樂表演之前,表演者需要經過反復練習,才能在進行表演時達到較為完美的表演狀態。審美體現在練習、準備過程中,能加強表演者對作品的理解,是表演者能把自身表演特色和作品相結合,從而對作品完成二次創作,真正意義上把表演作品從形式變成藝術。表演者將個人情感注入作品,能夠在詮釋作品內涵的基礎上,使觀眾感受到表演者獨特的個人魅力。
審美體現除了提升形而上的藝術美感之外,對表演者的表演技巧也有實際提升。通過藝術體現,表演者能準確把握傳達作品藝術性的相應技巧,無論是唱還是演,都是在提升了表演者自身表演技巧的基礎上,使其審美能力達到新的高度,再從新的藝術高度反哺表演技巧,再次促進表演技巧的提升。這種表演技巧與審美追求的相互提升,可以有效地幫助表演者突破對表演的認識,達到新的表演境界。
審美體現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提升藝術審美表達和審美接受的藝術體現。
聲樂藝術表演者通過審美體現,強化了審美表達能力,使觀眾能更好地接受表演者所要傳要傳遞的思想與情感,從而能從根本上提升其藝術感染力。深度的審美體現,帶給觀眾的是深層次的情感共鳴,為表演者和觀眾架構藝術的橋梁,提升審美表現。
聲樂表演藝術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服務于觀眾的藝術形式,需要表演者依靠自身的表演技巧和個人魅力,傳遞情感訴求和藝術追求。表演者良好的審美體現可以更好地打動觀眾,使觀眾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和內涵,真正感受到表演者的情感并引起共鳴,提升觀眾的藝術體驗。
[1]石葦.關于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現研究[J].音樂時空,2016 (02):101-102.
[2]李佳佳.探析聲樂表演中的美學問題[J].音樂創作,2015(02): 134-136.
[3]肖英群.聲樂表演的審美與創造[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3 (0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