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民
貴州省廣播電影電視學校,貴州 貴陽 550008
中職新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
李建民
貴州省廣播電影電視學校,貴州 貴陽 550008
新聞專業是一門具有極強操作性與實踐性的學科,對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本文針對當前中職學校新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對策,以期進一步提高中職新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
中職學校;新聞專業;實踐教學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新聞專業人才的專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中職學校開辦了新聞專業,但由于師資力量不足、硬件設施不完善、課程設置不合理、生源素質差異、學歷起點低等諸多因素制約了中職新聞專業的發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新聞專業能力與實踐素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一)實踐課程結構設置不合理
盡管大多中職學校新聞專業開設了實踐課程,但實踐課程比重明顯低于理論課程,且二者未得到有機協調。一般在入學教育、社會實踐等階段設有實踐課程,其它時間段內并無系統的實踐課程。這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也制約了中職學校新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良性開展。
(二)教學硬件設施不完善
硬件設施不完善是當前很多中職新聞專業教學面臨的一個普遍問題。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有著較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配備相應的專業設施與專業場地[1]。同時,攝像、攝影、電視制作、報紙編輯、非線性編輯等主干課程也涉及到很多實驗實訓,這要求中職學校必須有完善的硬件設施作為保障和社會實習實踐平臺。而現實是不少中職學校硬件軟件設施不足,不得不壓縮實踐課程的比例,同時學生的生源素質低,供職要求較高,從而影響到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缺少“雙師型”教師
新聞學的專業特色就是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因此,教師不僅要懂得新聞理論,還應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目前,國內高校對教師學歷要求較高,在職業院校任教的教師多為“從校門進校門”的學歷型人才,而來自新聞媒體一線的人才非常少。這些教師雖有較強的理論知識,但實踐經驗不足,表現在實踐教學內容的選擇上不夠合理,實踐教學各環節間的銜接也不夠合理。
(一)根據人才定位對新聞課程體系進行構建
中職新聞專業對人才的培養目標應定位于能夠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并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以及較高的職業技能。在此基礎上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與創新,以滿足實用型新聞人才培養的需求。一方面要開設職業素養課程,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要開設職業基本實操課程,為學生提供較多的職業技能實操機會,培養學生的新聞實踐能力。另外,要根據新聞行業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現狀合理設置職業綜合技能課程,在提高學生新聞專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創造能力。
(二)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實效
首先要善于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讓學生感受到新聞的魅力。其次,要將傳統的“說教式”教學改為互動式教學,如案例教學、小組合作探究等。教師將新聞素材分配給學生,由學生分組合作思考、分析,最后完成任務。第三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媒介批評教學,讓學生對報刊新聞進行評論,培養他們的新聞鑒賞能力與寫作能力。四是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多發現新聞線索,積極參與戶外采訪或拍攝練習。五是改變考核方式,更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2]。
(三)加強教學實踐平臺的建設
教學實踐平臺是中職新聞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方面要加強校內實踐平臺建設,組建校園媒體,選擇學生參與管理運營。同時,專業實驗室與校園媒體要加強互動,安排學生參與媒體運營。這既能提高實驗室的利用率,也能提高校園媒體節目的質量。對于學生在校內實踐平臺中所做的工作可進行量化考核,并將結果計入專業課程的期末成績,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另一方面,中職學校要積極與業界單位共建教學實踐基地,安排學生進入實踐單位參與實訓。同時,實踐單位可安排指導老師負責對學生的指導,并及時將發現的問題反饋給學校,便于學校調整教學方案。
(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的實踐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實踐水平。若沿用當前的教師隊伍選拔機制,則難以建設一支具有較高實踐水平的新聞教師隊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目標也只能成為紙上談兵的笑談。因此,重視“雙師型”教師隊伍是中職新聞教育需要解決的一個首要問題。一要選派教師定期到媒體參加定崗實踐,積累工作經驗,提高實踐技能。二要適當放寬學歷要求,拓寬師資來源渠道。將兼職教師作為整個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一種可有可無的次要資源[3]。比如,可邀請業界專家與專業技術人員作為講師,到學校授課,介紹媒體新發展動態以及新技術、新工藝的運用經驗等。聘請新聞單位的資深記者與編輯擔任兼職教師,負責實踐性強的專業課程教學,如新聞采寫、編輯、版面編排、新聞攝影等。三要鼓勵教師對外開展相關專業技術開發與服務,如在新聞單位擔任策劃工作,優稿評選工作等。
總之,加強實踐教育,完善實踐教育課程已成為當前新聞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必然發展趨勢。因此,中職學校必須科學設定人才培養目標,合理改革新聞課程體系,加強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提供充足的保障。
[1]梁驥.淺論高職新聞專業的實踐教學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6,26(4):76-79.
[2]葉奕.高職新聞專業實踐教學問題探討[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7(6):100-102.
[3]楊天瑜.高職新聞教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教探索,2011,43(6):166-167.
G642.4;G
A
1006-0049-(2017)05-01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