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寒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江西 九江 332000)
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音樂教學研究
李夢寒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學,江西 九江 332000)
音樂課旨在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加學生對藝術的欣賞能力,也能讓學生在繁雜的課業中得以放松。尤其在高中階段,學生面臨著來自高考的壓力,在緊張的氛圍下開展音樂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新課程改革以來,對高中音樂教學更加重視,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教師加強對高中音樂的教學研究,選擇更高效的教學策略,使高中音樂教學綻放更大的魅力。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和心理特點,從多方面論述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音樂教學。
高中音樂;新課程改革;有效策略
高中音樂是高中教學綱領中的基礎性學科,旨在培養學生藝術素養與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提出了“音樂以審美為核心,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注重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從其中不難發現,加強對高中音樂教學不僅是新課程理念的表現,更是基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國家建設培養一批批全面發展的可塑性人才。那么我將針對高中音樂教學,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實現快樂教學是一個熱點研究課題,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可行的教學策略。并且緊張的氛圍下,音樂興趣的引導可以幫助學生釋放學習壓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欣賞音樂電影《歌舞青春》,這部作品就是以校園音樂為背景,歡快的旋律和生動的表演總是能夠刺激學生最敏感的聽覺神經。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在那個自由自在的情境下,用音樂來表達心情與情緒是如此的具有魅力,學生深受音樂的感染,會愛上這樣的表達方式,同時電影是學生喜歡的形式,有利于幫助學生感受學習音樂的興趣,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組織教學,完成了計劃內的教學任務,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互動教學是一項高效的教學方法,既可以幫助教師在教學中獲取反饋信息實現針對性教學,還可以用互動的方式活躍課堂氣氛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于是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互動教學。就以《酒歌》的教學為例,這首作品以民族文化為載體,傳遞了一種激昂豪放的情感,根據這樣的特點,教師可以更好地開展互動教學。在導入階段,教師先用提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提出:“中國有著深厚的酒文化,而酒文化又誕生出了多樣的音樂文明,你們想了解嗎?”學生對這樣的問題表達各自看法,進入正式教學,教師再可以截取一些精彩的片段,邀請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表演小片段。通過這樣的方式,完成了有效的互動教學,能夠獲取更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的設計師,那么要實現高中音樂的有效教學,教師有必要加強師資團隊建設,為高中音樂教學提供源源不斷的發展力量。首先,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與在職培訓與提升,要求教師由資歷較長的教師組建教研小組,教師可以每周定期開展教學研討,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探討,找到有效的教學策略,同時積極引導同事進行教學觀摩,實現共同的進步;其次,學校要加大對高中音樂教學的投入,完善基礎設施的建設,比如為音樂教室添置更多或更全的教學用具,完善樂器的配備,同時學生可以提出一部分資金用于教學研究,根據各種音樂流派加強教學研究,為高中音樂教學提供長遠的發展力量。通過這樣的方式,直接地加強師資團隊的建設,確保高中音樂教學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能夠獲得理想的發展效果。
高中音樂教學在于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如果僅僅依靠理論式的教學,很難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突出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審美建設,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內涵,接受藝術的洗禮。就以《春江花月夜》的教學為例,這部作品突出了民族管弦樂的藝術魅力,引導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內涵。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重心有理論教學轉移到內涵領悟當中,教師先用多媒體系統從視覺﹑聽覺兩個方面來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全面地感受《春江花月夜》中的音樂情境。此時,教師由音樂作品引申到其中的歷史背景中,讓學生了解作品創作的故事以及其中的內涵,實現對音樂作品的全面把握。接著,教師可以用點名提問的方式來讓學生談一談對作品的理解,深化對內涵的感悟。通過這樣的方式,使高中音樂教學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時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藝術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涌現出了一批批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情境教學法非常適合高中音樂教學的特點,通過設置情境加深學生的感悟,提升音樂的教學效果,用音樂的力量實現對學生的積極影響。就以《歌唱祖國》的教學為例,這樣的作品弘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于高中生來說,即將走進更大的學習平臺,更加接近我們所處的社會,愛國主義精神對于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于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系統加入各種素材,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的情境,這時再配合教師投入感情的教學,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一起來學習這首作品,同時在歌唱表演中賦予自己的理解,感受一個高中生的愛國情懷。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身處一個更生動的情境,有效地用音樂的力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總而言之,高中音樂的教學作用在整個高中教學體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符合時代發展對于人才的要求,從人文﹑藝術方面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素養,有利于培養學生成為國家建設中的全面型人才。那么在今后的教學中,學校和教師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開展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加強教學研究,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開展高效教學,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挖掘可用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組織豐富的音樂活動,實現對學生藝術素養與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1]阮享梅.淺析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J].新課程·中旬,2015(12).
[2]張貞.新課程改革形勢下高中音樂教學的創新路徑探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6(12).
G63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