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嵐華
(河西學院音樂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論微課視頻在聲樂教學中的利與弊
李嵐華
(河西學院音樂學院,甘肅 張掖 734000)
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將微課、微視頻現代技術融入課堂教學已是大勢所趨。認真研究微課在高等院校聲樂教學中積極正面的幫助和消極負面的影響,理性地認識微課在聲樂教學中的利與弊,將傳統聲樂教學與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合理的搭配與整合,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聲樂專業教學深度融合目標的最佳途徑。
微課;教學微視頻;聲樂教學;傳統與現代
微課是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多媒體技術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一段音頻和視頻。在教育教學中,微課所講授的內容呈點狀﹑碎片化,這些知識點可以是教材解讀,題型精講,考點歸納,也可以是方法傳授。微課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微課不僅適用于大數據時代的知識傳播,也適合學習者個性化,深度學習的要求。
形式:微課可以使用手機﹑數碼相機﹑DV等攝像設備拍攝錄制,也可以使用錄屏軟件錄制的音頻﹑視頻。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微課成為了進行深度學習的有效教學方法,通過借助音效﹑圖像﹑視頻等多媒體技術可在聲樂教學中直觀﹑生動﹑形象地感染和影響學生。作為載體的視頻,記錄著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言一行,基于此,微課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完整地傳承下來,并與相關的教學設計﹑聲樂課件﹑教學反饋等輔助型教學系統緊密聯系起來。
在聲樂教學中有三種微課模式比較適用:
1.講解式微課模式
是一種常用的授課模式,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將某一知識點在短時間內具體地講述出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2.PPT微課模式
該模式比較簡單,集文字與圖像一體,加背景音樂或者是教師旁白,讓學生能夠處于一個比較輕松的環境當中學習。
3.情景劇微課模式
這是一種應用效果比較好的微課模式,也是一個設計起來比較復雜的模式,它主要是將某一個知識點以情景劇的形式表達出來,具有一定的生動性﹑形象性。因而被廣泛應用。然而這種模式最大的難度在于設計,需要講授者在課前進行大量的設計工作,保證課程的質量。它能更加直觀﹑形象地為學生呈現相應的知識點。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與弊,都存在矛盾的兩個方面,在我們運用微課,微視頻提高聲樂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的過程中,同樣存在一定的弊端。
在高等師范院校,綜合性大學開設的音樂院系由于課程設備﹑師資力量﹑地域差異﹑學生數量等因素,如:一些大學音樂院﹑系聲樂小課以每節50分鐘計,2人一節,人均25分鐘;小組課:4人一節,人均上課時間12-13分鐘,微課的方式只能用于課后發視頻,分期錄制上課過程,如果每個學生每節課都錄制上課視頻,會受到上課時間的限制。
聲樂課是技能訓練為主的課,只通過看和聽,不進行具體操作步驟的技能練習,進行千錘百煉的技能練習體驗,無法實現技能訓練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跨越。
聲樂課技能訓練與中﹑小學唱歌課,有著專業與非專業的本質區別:微課在中小學歌唱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前景,利用微課,可改變以教師反復范唱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使學生迅速地進入動態的教學環境,及時得到啟發。運用微課,將歌曲中的難點與微課中生動的音像﹑圖文顏色的變化,直觀真實地呈現于學生面前,既可以輕松地引導學生掌握難點﹑節奏,又可以從中調動每個學生參與歌唱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演唱的自信心。
對于大多數把精力集中在技能訓練和技巧傳授的聲樂老師來講,如何將正確﹑有效的技術﹑方法通過微課﹑微視頻展示給學生,如:歌唱的共鳴,歌唱的喉頭與聲帶等,這些從字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的內容,在實際制作微視頻的過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精力。筆者在成功申報省級聲樂精品課的過程中已深有體會。微課教學中的視頻制作過程,若追求高質量的視覺效果,如前所述:制作情景劇的模式,制作者必須具備至少1/2個電腦工程師的水平,這對高校的聲樂老師提出了更高的電腦制作要求,很顯然是不現實的。
正如俞子正先生在《聲樂教學論》中指出:現代科技給人們生活﹑學習﹑工作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人們精神的懶惰與肌體的衰退與道德的缺失。
正值青春妙齡的少男少女本來就迷戀網絡,過度依賴微課﹑微視頻,也會助長部分學生不練基本功,只靠聽名人﹑名家﹑藝術歌曲﹑中外歌劇的片斷來應付考試的不良之風。
我們辯證地將傳統聲樂教學與微課﹑微視頻教學合理搭配與融合,認真研究微課在高等院校聲樂教學中積極正面的幫助和消極負面的影響,理性地認識微課在聲樂教學中的利與弊。根據教師自身所處音樂院系的實際情況,將課時量安排﹑課程進度﹑教學大綱相結合,讓微課教學成為聲樂課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學生聲樂學習中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深度學習;成為欣賞和模仿的延伸,讓師生共同在聲樂藝術的海洋里吸取精華。
探索出一條從根本上提高教學質量,學生素質和專業水平的新路,才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聲樂專業教學深度融合的最佳途徑。
[1]陳卉.微調.教學微視頻在聲樂課堂的創新應用[J].黃河之聲,2015(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新音樂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3]俞子正.聲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J61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