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亞
(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江蘇 如皋 226500)
音樂從“聽”開始
萬 亞
(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江蘇 如皋 226500)
“聽”對音樂教學的重要作用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小學“聽”音樂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限制了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在對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改善音樂教學效果的建議,希望能夠對小學音樂教師有一定的幫助。
小學音樂教學;問題;對策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必須培養學生聽賞音樂的興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賞音樂的習慣,讓其總結出這一方面的經驗。通過多種途徑指引學生獲取音樂體驗,激勵學生形成自己的認知,對聽賞音樂形成自己的意見,為音樂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根基。”[1]這就給小學音樂教師的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教師要積極關注引領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賞習慣,并以此為基礎讓他們逐漸掌握音樂技能,提升欣賞能力,完成音樂育人的目標。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大多小學音樂教師受到傳統音樂教學理念的影響,對聽音樂的重要性認知不足。他們大多還是堅持對學生進行教唱教學,通過一句一句地教唱,讓學生學會一首歌曲應該如何演唱,其最終目標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歌曲的唱法。而對于讓學生聽音樂﹑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的關注度并不高。所以,大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并不研究如何開展聽音樂教學。
當前,盡管我國已經開始實施素質教育,但是應試教育的影響并沒有徹底清除。尤其在小學教學階段,學校大多還是將教學的重心放于語文﹑數學這些所謂的主科教學上,而音樂通常會和美術一起被歸類于副科,屬于可有可無的學科。在很多學校,音樂教學都成為擺設,專業的音樂教師很少甚至沒有。對小學音樂教學來說,教學質量取決于音樂教師的素質。在專業教師稀少,學校對音樂教學又不足夠重視的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質量參差不齊,無法達到新課程要求的標準。
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大多依然采用單一的教師領唱的方式開展教學,教學方式單調,在教學過程中無法長時間保持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時間一長,音樂教學極易鬧場,看似課堂很熱鬧,師生互動很活躍,但是學生掌握的技能卻很少,音樂鑒賞能力也無法提升,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想要改變聽賞教學的地位,將聽教學當作小學音樂教學的起點,首先必需轉變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學理念,讓他們充分認知到聽音樂在音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2]
比如,在四年級《捉泥鰍》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必需舍棄原先讓學生學會唱的教學理念,重視聽音樂對學生的影響力,樹立對學生欣賞能力的信心。在對這首充滿田園風味的歌曲做大致背景介紹之后,讓學生直接進入聽音樂的環節。讓學生通過聽賞,感受這首來自臺灣的校園歌曲和本地校園歌曲之間的差異,感受歌曲那種歡快的節奏,感受歌曲所營造出來的田間嘻戲的畫面感。在多次播放歌曲之后,讓學生發表對這首歌曲的看法,了解學生對這首歌曲最真實的感受。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高素質的音樂教師,才能慢慢讓學生掌握音樂聽賞技能,逐漸提升學生的音樂聽賞能力。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學校要盡力為音樂教師提供便利,讓他們多參與校內外的培訓和教學研討,提升自身的素質。
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針對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教學內容,采取適當的教學方式,能夠讓聽賞音樂教學取得更為理想的效果。
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初級的樂譜知識,初步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的特征。結合這一階段學生好奇的天性,綜合運用信息技術教學和互動教學等多種教學方式開展音樂教學,不僅能夠保持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還能加深他們對教學知識的印象,深化他們的記憶。[3]比如,在開展《動物說話》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課件,用音頻的方式播放各種動物的叫聲讓學生認真聽,然后教師提問所聽到的音頻中,總共有幾種動物在說話?分別是哪種動物在說話?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鼓勵。在學生對這些內容有了初步掌握之后,播放《動物說話》的音樂,加深學生對動物說話的印象,掌握動物說話的特點。在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動物說話的規律之后,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這些小動物,再次深化學生對音樂節奏的認知,形成簡單的節奏感。
音樂屬于“聽”的藝術。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必需通過音樂教學提升學生“聽”音樂的能力,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讓他們對音樂形成更為深刻的體驗,深化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讓他們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逐漸形成自信﹑樂觀的性格,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讓音樂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王程麟.芻議從聽音樂到學音樂[J].現代交際,2014(07):87-86.
[2]萬莉琪.理解音樂從“聽”開始[J].音樂天地,2014(01):17-18.
[3]林美紅.“聽”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0(22):270-271.
G633.9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