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偉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
大學生“隱性逃課”現狀與對策研究
梁大偉*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當前大學校園中,逃課是普遍卻屢禁不止的現象,雖然校方也相應加大了對逃課的懲治力度,但是隨著監管措施的不斷強化,“隱性逃課”現象卻隨之出現。主要表現為學生人在心卻不在,雖然坐在課堂上,但是卻做一些和課堂內容無關的事。長此以往,“隱性逃課”現象產生,不僅嚴重影響高校課堂的教學質量,降低課堂效率,還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十分不利。本文對當前我國大學生存在“隱性逃課”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改進策略。
大學生;隱性逃課;現狀;對策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走進大學已經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但是由于大學的學習、生活方式與初高中存在很大差別,很多學生在步入大學之后,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這樣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催生了“隱性逃課”現象的出現[1]。“隱性逃課”比“顯性逃課”更難制止,且存在年級越高,“隱性逃課”的情況越嚴重的現象。由于大學學習主要是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加之一些課程的任務重,課時短,很多教師對于這種“隱性逃課”也秉持一種默許的態度,導致這一現象在大學課堂上迅速蔓延。
為詳細了解大學生隱性逃課的實際情況,故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采集大學生的真實想法。本次調查在校內一共發放300份調查問卷,其中有效問卷共254份。其中大一學生75人,占29.5%,大二學生59人,占23.3%,大三學生62人,占24.4%大四學生58人,占22.8%。其中男生103人,女生151人。
通過調查發現,有79.3%的學生有過隱性逃課的經歷,37.4%的學生有過顯性逃課的經歷,只有9.6%的學生可以認真聽教師的授課內容,根據這一數據可以看出,逃課現象在大學課堂上普遍存在,且隱性逃課現象更為嚴重,在調查中還發現,大一學生隱性逃課的概率為12.3%,大二學生為21.9%,大三學生為43.6%,大四學生為69.7%。由此可見,隱性逃課存在年級越高逃課率越高的情況。且隱性逃課出現頻率最高的課程為公共選修課,比例為69.1%,公共必修課的占55.6%,專業課程的逃課率明顯低于公共課,其中專業選修課的逃課率為24.6%,專業必修課逃課率最低,僅為6.3%。
(一)首先,隱性逃課沒有明確違反校紀校規,所以在對其進行監管上很難長期有效落實。其次,由于大學課程相對較多,一些專業在課程內容安排上存在任務重、課時少的情況,加之隱性逃課并不會影響課堂紀律,所以一些教師為了保證課時進度,并不會將課堂時間放在治理隱性逃課這一問題上[2],教師的縱容也使這一現象愈加嚴重。
(二)大學學習更加強調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學習相互配合的學習方式,但是很多大一新生不適應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在學習過程中經常缺失自主學習的部分,課堂所講內容很難得到鞏固,導致自主學習能力的缺失,嚴重影響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這樣的惡性循環會使學生逐漸失去對所學知識的興趣,隱性逃課的現象也隨之出現。
(三)高年級學生面臨實習、就業、考研等多重壓力,因此很多學生往往會犧牲一些對其工作或者考級不太重要的課程,學習一些專業知識。很多教師也理解學生的難處,所以并不會對這一情況進行過分追究,這也導致很多專業課程的設置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四)在調查中還發現,很多學生出現隱性逃課的原因是由于教師課程安排相對刻板,教學形式也常是照本宣科,所講內容也缺乏與實際生活的銜接,師生間缺乏正常的課堂交流,這樣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但是為了保證出勤率,學生只能隱性逃課。
(一)學校管理方面
學校首先應制定科學、合理的選課制度,力求大部分學生都能選到感興趣的課程;在課程設置上,也應以社會所需專業人才的職業能力為設課原則,使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學習專業技能;相應減少大課的排課量;學校還應根據不同專業的職業能力需要,相應開設時間課程,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在課程安排上,應當根據課程總量合理安排每天的排課量,盡量避免某一天的課程安排相對集中的情況。同時應注意對教師授課情況的考核,強化對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以及授課方式的優化,使教師在課堂內容的設置上更加科學、合理。
(二)教師授課方面
教師應不斷探索適合不同類型學生的授課方式。在教學形式上,教師應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對于一些實踐性強于理論性的專業課,教師應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家庭等一些教學資源,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投入到相關崗位中去。對于一些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采用幽默詼諧的教學語言幫助學生理解那些較為枯燥難懂的專業知識。同時,應根據課程需要適當弱化教師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而強化學生的重要性,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自主探索。教師課堂形式的豐富必然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有效減少隱性逃課這一現象的出現。
(三)學生自身方面
很多學生存在隱性逃課的現象是因為學生自身缺乏一個系統的學習規劃和明確的學習目標。因此,學校應就這一情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學習計劃,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輔助學生做好職業規劃,讓學生在入學之初就能快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學習重點,并以此為原則樹立長期的學習目標。
通過調查可以發現,形成隱性逃課的原因有許多,要避免隱性逃課現象的出現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學校在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課程改革以及考核制度的完善的同時,還應根據不同時期學生的心理變化相應調整課程安排方案。解決隱性逃課這一問題時,校方還應重視家庭因素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幫助學生增加學習動力,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減少隱性逃課現象的發生。
[1]蘇明宏,倪小冬,徐捷,等.大學生隱性逃課量表的編制和結構探索[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12):1858-1862.
[2]王曉靜.大學生“隱性逃課”狀況的調查統計分析[J].統計與管理,2015(3):42-42,43.
梁大偉(1985-),男,漢族,安徽桐城人,碩士研究生,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初級職稱,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
A
1006-0049-(2017)07-0175-01